之前文君發了一條視頻提到“深圳樓市信心回來了嗎?
事實上,隨著各大研究機構發布樓市半年數據,2022上半場樓市,怎一個“慘”字了得。
在文君看來,市場信心依舊處于“低谷”,想要恢復市場信心,首先得看政府的動作,臨深的東莞惠州限購已經放松,深圳上半年醞釀已久的“新版二手房官方指導價”截止目前仍未官宣,這更加讓購房者對樓市抱有濃厚的觀望情緒。
1
2022年深圳樓市上半年已經畫上句號,一二手房成交均出現大幅下跌。
(來源:深圳貝殼研究院)
來自樂有家,深圳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16126套,同比下降38.3%,環比下降38.6%;二手住宅成交9965套,同比下降65%,環比下降18.7%,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比2008年和2012年上半年還要跌52%。
總體而言,深圳房地產市場上半場真的“太難”了!
除了海德園、深圳中心天元等豪宅盤賣的火熱外,其他新盤表現都是差強人意,嚴重內卷,大部分開發商都需要依賴“中介渠道”實現去化。
甚至不惜讓利打折、變相降低首付等促銷手段,吸引購房者買單。但是,面對如今如此“冷靜期”的樓市,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比較濃厚,讓其買單并不是那么容易,隨便掏出幾百萬付首付,還不得好好思量斟酌一番。
這考慮一番,去化周期就被拉長。到6月末深圳新房住宅可售房源28794套,住宅去化周期上升至8.1個月。
開發商上半年推盤積極,隨著住宅庫存大幅上升,優質樓盤數量較少,加上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觀望情緒持續濃厚。新盤的去化整體走低。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統計,上半年上市的39個新房住宅項目中,僅3個項目開盤售罄,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6成項目開盤去化低于5成。
2
2022年深圳各大開發商為了賣樓,花招百出。
低價促銷、降首付、推出“以房換房,以舊換新”等賣房花招,讓人眼花繚亂。
為了制造樓盤火熱賣房畫面,開發商甚至雇人排隊買房。
近期,龍崗的信城縉悅城就被網友曝出排隊假裝買房,報酬一天500元,還包三餐。
這種迷之操作,網友直呼“真不錯!”
此外,據南方+報道,上周(7.18-7.24)開盤的合正新悅和深業山水東城銷售數據較為慘淡,分別去化28%和19%。
而龍華的中海聞華里開盤銷售23億元,福田的中信城開紅樹灣銷售15億元,去化略好些。
但綜合而言,上周深圳5盤開賣,開盤整體去化率約40%。
從這些市場跡象,我們可以非常明顯感受到“深圳開發商賣樓真的越來越難了!”
不是說房子不好,是大家的錢包沒有之前那么鼓啦。
現在,能夠影響購房者決策買房的,首要還是看“價格”。
價格有誠意,打動購房者也是遲早的事。
畢竟,深圳剛需購房者占比已經高達74%,自住需求強勁,就看開發商怎么打動他們了?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行情冷淡問題還未解決,7月樓市掀起了停貸風波,全國多省市超300個項目業主發布公告要求停貸,深圳也是“榜上有名”,佳兆業樾伴山、海德園A區等業主也發布了《強制停貸告知書》。
對于這些發布停貸的項目業主來說,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以此能引起開發商和銀行的重視,在項目復工復產方面更積極,同時希望銀行也能像受疫情期間影響一樣,出臺一些紓困政策,如予以免交滯納金,對因項目長期停工、還房貸有困難的項目和業主,免除一段時間內的相關法律責任。
倘若項目不能在一定期限內復工,將集體停貸,毫無疑問,停貸項目數量仍在增長,造成的影響目前還難以估計,當前也并未出現有效舉措能夠快速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文君認為,倘若停貸事件繼續蔓延,且不能快速有效解決,從消費者端信心沖擊開始,整體市場信心將遭重挫,銷售回暖歷程延長,對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負面沖擊或更重。
現在最重要就是“穩定樓市”,而穩定樓市首先是要扶持房企,只有房企端風險逐步化解,消費者、地方政府、金融端等相關方的利益也自然能夠得到有效保障,房地產業良性循環的目標也自然能夠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