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公益新村莊是中國公益新農村的基本單元,它既是現代化大農業的生產單元又是新農村基層公益生活單元,它由傳統中國村集體加入公益元素后形成,它的建設及其管理既是中國社會穩定和諧共富等需要也是“市場-公益”二元有機混合經濟系統良性協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分析表明公益新村莊方案可能就是中國鄉村振興工程中綜合效益最好的方案。
1?
中國公益新村莊方案的理論依據
中國農業既要現代化又要普惠中國人,既要確保中國糧食安全還要為國儲備維護綠水青山良田沃野,還要高效利潤補償城市市場主體出清其相對過剩商品,并能隨時隨地吸納城市無業人員就近下鄉就業生息…如何才能做到?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分析表明,只有集體化公益化新農村才能完成這個偉大的歷史使命。
集體化利于全國統籌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利于農業科技普及推廣及農業機械高效使用,利于農業現代化快速實現,利于中國城鄉無縫融合……
新農村的公益化則是“市場-公益”二元有機混合經濟系統的實踐應用方案之一,也是本文重點要強調的內容。
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中的儲備實際上主要指的就是公益儲備。新農村公益化為國儲備綠水青山良田沃野并為國提供各類正外部性,就是這種公益儲備的一種。此類公益儲備在為城市市場主體提供天量需求化解其相對過剩危機同時積累大量公益資產,是化解需求不足性市場失靈的良方。
新宏觀主義一句話精髓“主權貨幣購買公益商品的同時,為市場主體實物利潤的價值實現提供常態化外生性貨幣源泉。”表明,主權貨幣購買公益商品,既補償了市場主體的實物利潤價值,又為公益儲備提供了商品源保障,市場經濟與公益經濟二者間因此而完美地聯接起來了,從此公益經濟市場經濟間不存在任何矛盾沖突,它們間協同互補聯接成了一種新的“市場—公益”二元經濟系統。在這種“市場—公益”新二元有機混合經濟系統中,公益經濟虧錢賺公益,市場主體出清相對過剩賺錢,多贏。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公益國企以貨幣利潤虧損不足百萬億元人民幣的代價為國儲備積累了1300萬億元人民幣公共資產,同時較充分地利潤補償了其他市場主體幫助其出清了大部分相對過剩。此結果正好契合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顯然,若將新農村建設當成另一重要公益產業持續地虧錢賺公益性經營(城市公益性基礎設施投入趨于飽和其投入產出邊際效益逐漸降低,此時將整個中國鄉村各村莊納入公益領域進行投入,其投入產出邊際效益相對較高。),結果必會為國儲備積累大量公益性農業資產。此表明中國公益新村莊的理論依據就是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
市場產能相對過剩時代,必須充分拓展混合經濟中公益經濟部分才能充分利潤補償市場主體。當下中國混合經濟中,虧錢賺公益才是中國公益新村莊存在的意義,中國公益新村莊的建設與管理都要以此為基礎。
2?
中國公益新村莊的建設
中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約144億畝),約百億畝左右山水林田湖草地可農用。根據光、熱、水、土、肥特征,在中國現鄉村基礎上規劃建設百萬左右現代化公益新村莊(平均單個村莊管理土地萬畝左右吸納安置各類人員千人左右,田多的村莊人口密度大,田少的草原林地等村莊人口密度小)。各村莊歸所屬鎮政府管轄。
村莊土地國家所有,村集體代管使用。集體化基礎上的公益化是公益新村莊的基本特征。
公益新村莊設置宿舍、學校、醫院、圖書館、養老托幼院、公益食堂、職業培訓就業促進部等(有些公共設施可以鄰近多個村莊共享共用,住房分單身集體宿舍和村民家庭住房兩類),它們服務新農村村民為主,多數是免費的,少數的可成本性收費以避免浪費。
大興水利:在現有全國水庫9000億方總庫容條件下,主要在中國東南部山區江河各級支流處大量興建小微水庫或簡易土石塘壩再攔蓄降水5000億方,這些水就地農業使用或綠化山河使用,可收防洪抗旱等多重好效果。
國土整理良田改造:削高填低平整土地,全國范圍內改造10億畝左右中低產田為高產穩產田,此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十分有效。
環保設施建設:充分建設風光清潔能源設施,建設生物垃圾沼氣化池,盡力做到村莊零排放零污染。
公益新村莊的產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生產、加工、銷售等,風景宜居地旅居康養等,各村莊可因地制宜設置相關產業,主要宜發展勞動密集性一般技術產業,不宜與城市高技術等產業同質化,不提倡村莊過多介入金融業或大產業園項目等。
公益新村莊村民主要負責生產和加工農產品,小宗特色產品主要由各農莊自主銷售,大宗產品的銷售主要依靠全國統一大市場。探索建立縣域農協統購統銷統分型合作銷售機制(類似于農業供銷合作社),國家政策支持整合各縣域農業供銷合作社以利于各地農產品低成本進入全國市場……
3?
中國公益新村莊的管理
中國公益新村莊以公益為主,目標就是花一定量錢產出最大化社會綜合公益。其管理模式不能是市場化的自由競爭貨幣利潤模式,必須是有計劃的公益性競賽模式。
有計劃的公益性競賽管理模式中,計劃意味著村莊生產活動不再盲目而是有相關農協機構大數據信息指導;公益性競賽重點比的是誰生產出的產品更生態更綠色更有品質而不是惡性競爭比誰賺的錢多。此決定了中國公益新村莊管理要注重過程管理不能太看重貨幣利潤。考核標準主要是核定村莊相關人員是否按相關要求盡力了(過程指標權重大),而不是核定最終產出多少產品或賺多少錢(結果指標權重小)。
中國公益新村莊成員組成:管理員,技術員,普工,老弱幼殘者四大類。管理員和技術員納入正式編制,國家財政補貼按城市同類就業人員標準發工資福利,比例控制在村民總數的5~10%左右,這些人是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公開招聘+政府委派);普工就是一般勞動成員,任何中國公民都可以隨時隨地申請加入,公益新村莊保障他們正常生存繁衍各類物質基本需求和少量零花錢發放,他們在管理員技術員帶領下在各公益新村莊里從事各類農業生產活動;老弱幼殘者不從事農業勞動,享受相關待遇低成本但體面而有尊嚴地活在公益新村莊中……
公益新村莊產業管理總體要求是花錢賺公益,務求單位投入產出最大價值公益。其中的市場產業部分可以賺錢但不宜硬性要求(貨幣利潤零和決定了農業類企業賺錢太多不利于其他市場主體正常贏利,總體宏觀看市場性農業企業微利經營可能更利于最大化全體國民福利),所賺的錢除承包者經營者按規分享一定獎勵外一律充公。公益新村莊經營中短缺資金部分由財政資金或主權非債貨幣足額補充。
各村莊成立村委,村委委員主要從骨干村民中民主選舉產生。村委負責領導村民進行相關農業生產等。
各村莊設基層黨小組,小組成員由村莊內黨員組成,當地鎮黨委領導村莊黨小組進行各類黨建工作,黨小組有監督村委工作的權力。
村委與村莊黨小組承擔部分基層自治任務,負責村莊各類精神文明建設及一般治安管理等。
村莊國家所有,全國村莊一盤棋。各村莊既有專業分工(各專門產業承包者只負責其專業部分指標的完成),又有集體合作協同(設國家、省、縣、鎮級農協,共同匯總各村莊產供銷大數據信息,及時指導各村莊有序調整生產),風險同擔利益共享避免無效競爭…… 完善相關制度管理促進全國各村莊同類就業者的勞動付出及綜合待遇等逐漸趨于一致……
各公益新村莊宜就近吸納當地人進入村莊就業,同時允許村民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就業。國家要及時完善城鄉融合政策盡快建成10億中國人之公益新農村人口蓄水池,既可為城市市場發展提供就業后備人才又可吸納城市無業人員成為村莊普工,則中國城鄉融合無障礙,整個國家城鄉協同繁榮成為可能。
4?
中國公益新村莊本質內涵決定其管理主要以公益為主,發達國家大農莊市場經營之賺錢邏輯不可學但必須學其機械化科技化高效率。中國混合經濟的高效性提示,公益化新農村才是長遠普惠中國人的鄉村振興方案,中國的萬畝公益新村莊須吸納千人就業生活(發達國家萬畝大農莊常常只見數十人工作就業)。顯然,中國公益新村莊經營算的不單是經濟賬,主要算的是各類公益賬。
算各類公益賬為主的中國公益新農村建設,主要應靠國家財政或非債主權貨幣投入;亦可發行專項債券募集社會資本參與(非債主權貨幣保障支付專項債券利息),不宜放松要求任由大量社會資本直接進入農村跑馬圈地而違背公益新農村建設本意。絕對不能將中國新農村建成另一市場主體從而徹底破壞“市場-公益”二元有機混合經濟體系中市場與公益有機協同發展的基礎。
中國鄉村振興是當下中國一大工程,各種方案都有。回歸人民公社、小農單干、資本下鄉、合作社、城鄉融合、一村一品、鄉建院、農禾之家、耕讀生活家園、CSA社區支持農業、集體化公益化現代化等都有。到底什么樣的中國農村農業頂層設計最符合中國人民長遠最大利益?目前暫無明確結論,相對而言,綠色、生態、現代化、集體化、共建共享等理念的支持者更多些。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從“市場-公益”二元有機混合系統內在特征出發,結合社會主義共同富裕訴求,宏觀全局地將新農村建設整體看成是中國混合經濟系統中的公益經濟部分,提出中國鄉村振興之集體化公益化新農村方案。相關分析表明只有此類方案才能同時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低成本建成新農村10億中國人人口蓄水池、利潤補償城市市場主體保障就業、減少城市病降低國家治理成本、為國儲備積累綠水青山良田沃野等。此提示集體化公益化新農村方案可能就是當下中國鄉村振興最好方案。
中國公益新農村10億人口蓄水池建設,只是一個大致規劃(中國現有農業人口8億,再為城市無業家庭或困難家庭預留2億人口空間),實際運行中的人口數量可增可減;具體增多少減多少要綜合考慮中國市場化水平等。城市可就業人數量多時在農村安居的人口數量就少,反之,城市可就業人數量少時農村可安居的人口數量就多。
城市無業人員或生存困難人員隨時隨地可自愿申請成為農莊普工去農村低成本生息,也可競聘農莊技術崗位等;農莊人口也可隨時隨地對接城市相關工作;國家政策要為城鄉無縫融合提供支持。此可保障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更和諧更高效。
中國農村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過許多典型,各有優劣,多數并不具備推廣價值。大寨大隊不僅集體化公益化意義明顯其艱苦奮斗精神也有普遍意義但其農業現代化意義仍不足;小崗村單干是對大集體低效率的權宜應對是小農經濟的回歸更不具備現代化意義;華西村南街村等村集體辦工業是政策紅利獲得典型,農民辦工業甚至金融業政策紅利擠出了城市同類市場主體市場份額,經濟上看總體是低效的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很難推廣但他們的集體化公益化探索有一定政治意義;其他許多合作化試點短期成功者有但持續長期成功案例中國幾乎沒有(日、韓、臺小農合作社體系較成功)……
各類三農專家探索的如李昌平的鄉建院、楊團的農禾之家、張孝德的耕讀生活家園、溫鐵軍的CSA社區支持農業等模式中,生態、綠色、共建、共享理念已經具備;宜規劃出若干公益新村莊鼓勵這些專家團隊繼續駐村進行深入研究。全國各地各公益新村莊要時刻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
中國公益新村莊各產業一定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農業優勢發展相關產業。主要宜發展勞動密集性一般技術產業;不提倡借新農村建設之名賺政策紅利擠出同類城市市場主體,不提倡農村鄉鎮企業高薪引進人才設備等與城市高技術產業同質競爭,嚴禁巧立名目圈占土地變相私有(如一些高標準康養基地,名為康養企業,實為私人會所)……
三農專家溫鐵軍教授基于其數十年考察研究結果,期望將中國農村建設成綠色生態海綿型社會,期望農村能有效承接城市市場失靈時各類制度成本轉嫁以避免城市產業資本“硬著陸”,溫教授還十分強調“耕者有其田”的歷史意義;顯然,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之公益新農村方案完全包含了溫教授的訴求且還會有更多其他公益正外部性產出。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提法意在回報農村農業曾經為中國城市化工業化所做出的貢獻(有人統計此類貢獻累積值達17萬億元人民幣),這種提法若是在短缺時代,其意義是偉大的;但在相對過剩時代(中國現在城市市場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無處有效消化)此提法欠準確。新宏觀主義儲備需求理論對比分析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公益國企為國高效儲備積累1300萬億元人民幣公益資產結果表明,當下大力投資公益新農村,投入產出邊際效益相對很高,所有投入絕不僅僅是表面看到的反哺、扶貧、輸血那么簡單,而是十分高效的宏觀投資方案,這種投資必將為國高效儲備積累巨量公益性農業資產并同時產出多種正外部性。
如果對中國新農村建設投入的認識仍停留在反哺、扶貧、輸血層面上,則有可能延緩中國新農村建設步伐。梁漱溟之“鄉村建設,實非建設鄉村,而意在整個中國社會之建設”。中國公益新農村建設必將與縣域經濟建設協同發展,它必將在中國混合經濟中發揮巨大公益作用,協同城市市場主體持續繁榮。當下中國宜大膽大力投入建設之。
智能化信息化機械化自動化時代的日益普及,勞動生產率必日益提高,農業現代化生產率也會同步提高許多。中國的千人萬畝公益新村莊中,農業生產需要的勞動小時數不會太多,即使各業混合經營并內部互相服務(如村莊內部村民間互相免費養老托幼服務等),多數人多數時間仍會無事可做,此正好可以增加村民們的休閑娛樂時間,讓其回歸自然慢生活節奏從而提升村民們的幸福感。
自由競爭市場經濟,相對過剩需求不足之市場失靈危機是內在固有的,當其危機爆發時,歷史經驗表明帝國主義一般尋求對外擴張掠奪轉嫁危機。中國市場化改革現進入深水區,面對市場失靈性危機時中國主要在內循環上找出路。實際上中國混合經濟中的各類公益投資自始至終就在為中國市場主體提供著大量有效需求并相當程度上化解了其相對過剩危機(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若沒有大量公益投資,1300萬億元人民幣公共資產就無法積累,市場主體的相對過剩庫存就根本無法有效出清,中國的經濟危機肯定會嚴重百倍。);顯然,集體化公益化中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天量公益需求可以為當下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繁榮提供足夠量利潤補償。此提示集體化公益化新農村建設就是當下中國混合經濟中相對最高效的投資。
結語
中國城市市場產業產能普遍過剩時代,中國農村農業不宜再以市場主體形式參與市場競爭賺錢,而宜以公益經濟形式在“市場-公益”二元有機混合經濟系統中虧錢賺農業公益資產同時利潤補償城市市場主體從而達到公益與市場協同高效發展的目的。
中國公益新村莊是中國公益新農村的基本生產單元和基本生活單元。其集體化利于全國統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利于農業科技推廣普及、利于機械化高效使用、利于農業現代化快速實現、利于城鄉無縫融合;其公益化則利于為國儲備積累綠水青山良田沃野、利于利潤補償城市市場主體消除相對過剩促進就業、利于市場失靈時城市產業資本“軟著陸”,利于低成本安居村民繁衍生息……
2022年8月8日
第1經濟,致力于學術研討、產業監測和部門應用!
版權所有 非授權不得轉載
一綫企服小程序 /掃碼共享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