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近日,第六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開幕,在政府和協會牽頭下,由洛北春集團承辦一席齊魯酒文化峰會,象征“文化振興魯酒”理念的落地,而借此契機,作為老字號洛北春,順勢推出“邢侗雪蓮酒”新品。
關于邢侗雪蓮酒,筆者曾不止一次撰文解讀其價值,而在“文化振興魯酒”的產區發展共識中,對此產品的文化和價值,又有新的認知,也看到一款高文化價值產品,對于魯酒發展的重要意義,特再撰文,論述邢侗雪蓮酒的三點價值,為讀者參照。
齊魯酒文化峰會現場合影
價值一:邢侗雪蓮酒,是山東產區的“進貢酒”
不可否認,鑒于上世紀山東產區發展的特殊性原因,魯酒在中高端白酒產品中普遍缺乏競爭力,但這并不代表魯酒不具備高價值產品,洛北春集團的“邢侗雪蓮酒”正是代表之一。對此產品,筆者尤為看好的,是它具有明確記載的“貢酒”背書。
邢侗像與雪蓮酒記載石刻
邢侗雪蓮酒,源于明代大書法家邢侗的自釀酒。邢侗者,與董其昌、米萬鐘、張瑞圖并稱“晚明四大家”,還是禮部尚書、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于慎行的學生,因此,具有“上通帝王”之契機。
萬歷三十五年,于慎行看望邢侗,邢侗取出家釀的雪酒與恩師飲用,于慎行大加贊賞,驚嘆為“神漿”,隨后于慎行攜酒進京獻給萬歷帝,帝飲罷,龍顏大悅,賜名“邢侗貢酒”。邢侗聞訊揮毫寫道:“榖城師輦至,黃花六十,色色俱足,仆,報以家釀,雪酒廿盛”。這段佳話流傳四百余年,并具有石刻、史料為證。
價值二:邢侗雪蓮酒,是山東產區的“健康酒”
“雪蓮”二字,代表雪水與蓮花。邢侗雪蓮酒的工序,可簡要概論為,在夏季晴日辰時(上午的七點到九點),采帶露含苞之白荷花,冷鮮藏儲,加入曲料中,制作成特種酒曲;同時,在次年冬季取寒冬的雪花,貯存于壇中深埋,所化的雪水作為釀造用水。以蓮花曲配合雪水釀,再通過特殊的工藝操作釀制的而成“雪蓮酒”。
筆者認為,這其中有兩個關鍵點值得格外考量:
其一,雪水。《本草綱目》載:“雪,洗也。洗除瘴癘蟲蝗也。”又云:“臘雪密封陰處,數十年亦不壞。用水浸五谷種,則耐旱不生蟲;灑幾席間,則蠅自去;淹藏一切果食,不蛀蠹。豈非除蟲蝗之驗乎!”“宜煎傷寒火暍之藥,抹痱亦良。”李時珍對雪水的健康性給予很高的贊譽。
清晨采蓮
其二,蓮花。同樣受到中醫家的青睞,本草學認為,雪蓮花性味溫、甘、苦,入脾、腎經,有祛寒壯陽,調經止血之功,適用于陽痿、腰膝軟弱,婦女血崩、月經不調、風濕性關節炎,外傷出血等。《柑園小識》言其“除冷痰,助陽道”,《本草綱目拾遺》言其“治一切寒癥”。與此同時,蓮花也是我國人們非常喜愛的藥膳食品,比如人們傳統食用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均是蓮花的最常見的食法。
蓮花拌料
因此,邢侗雪蓮酒,占據雪水、蓮花雙絕,這奠定了其健康價值,而對于雪蓮酒的養生裨益,同樣具有明確記載:
《致趙南星》信札有表述:“弟近飲酒可三十小銀盞,年已五十有五,須發無一莖白者,不能揮霍詞場,或得傲肴盤耳”,年過55歲,但沒有一根白發,表明邢侗雪蓮酒的獨特養生性。此原件現存于遼寧省博物館。
價值三:邢侗雪蓮酒,是山東產區的“文雅酒”
如上文所言,邢侗者,為明代大書法家,明朝李曄《六硯齋筆記》中評價邢侗的書法造詣:“先生書法,以山陰為宗,唐宋名家,不以屑意﹐古淡圓渾﹐上掩鐘索,昭代文,祝諸公無是調度出。”在當時,具有“北邢南董”之稱,北即邢侗,南即董其昌。萬歷皇帝見到邢侗的字扇后,擊節稱贊,并賜語“人書同貴,與黃金同價”。在當時,邢侗的書法,還成為受到朝鮮、日本、韓國等官員重金祈求之物。
邢侗書法扇面
因此,邢侗故里臨邑縣,又被稱為“中國書法之鄉”,而邢侗雪蓮酒,也被稱為“中國書酒文化”傳承者。關于書法和美酒的關聯,筆者曾經論證這一課題,我認為,邢侗與王羲之以及張旭、懷素、米芾等書家不同,后者多為“借酒力”,而邢侗則在于“識酒趣”,其不僅是書法家,還是釀酒家,將美酒與書法結合到極致。
正因為有書法藝術的淵源,讓邢侗雪蓮酒賦予了更多文雅精神,引得趙南星、汪元范等紛紛賦詩,而“中興五子”的馮時可在品評雪蓮酒時稱,“甘淡適吾口,清香媚汝卮”“犁丘來妙釀,清芬壓眾珍”等等,以如此唯美之句,描繪美酒之感,讓中國酒的風雅之性,彰顯的淋漓盡致。
邢侗雪蓮酒新品
筆者總結,“貢酒”歷史、健康屬性、文雅氣質,這三者為邢侗雪蓮酒不斷壘高產品價值,形成了中高端白酒的競爭力,同時,更加符合國民日益顯著的健康消費趨勢、文化自信追求,也可見未來空間的廣闊。
放眼魯酒產區,具有價值的產品、品牌,還有很多,比如蘭陵美酒、青州云門陳釀,這些同樣是具有文化底蘊和獨特價值,而當這樣的產品越來越多,越來越被認可,此不正是國民文化自信、文化振興魯酒的表現嗎?
附 筆者對邢侗雪蓮酒(新品)品評
本品為42度,卻不乏50度以上的香氣,尤其是初聞中,能明顯感受到糧食香、花果香、醇香,十分幽雅。品嘗中,開頭具有醇甜感,滋味在口中有迸發感,伴有短苦但稍縱即逝,整體非常干凈,花果香充盈。
李 虓
食品發酵專業碩士、工程師,酒類食品獨立研究者、評論作家,李虓?酒類食品研究室、《酒食評論》自媒體創辦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