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叔每日推薦
我們將每日推薦磨鐵好書。
請各位朋友移步關注!
「深度閱讀」時間又到啦~
看完《法醫(yī)秦明》,很多人都對“油炸雞爪”案記憶猶新,還有人說看完那一案,一個月沒吃炸雞或是到現(xiàn)在還是無法直視香噴噴的虎皮鳳爪……
但……雞爪只是老秦書中的冰山一角!
不信,就看看今天這期:法醫(yī)秦明書中9大毀美食瞬間。
解剖間。
法醫(yī)小組正在解剖。
秦明,一邊動刀一邊解說:“從死者的耳屏前縱向下刀,然后沿著下頜兩端,一刀劃到下頜下。這樣,沿著刀口,就可以分離皮下組織,把死者的整個右側‘面皮’給掀起來……”
韓亮&林濤,聽到“面皮”二字,忍不住了:“以后沒法正視‘三鮮炒面皮’了。老秦你又廢了我們一道美食。”
補充科普:掀面皮不是法醫(yī)的常規(guī)檢驗手段,只有確定損傷位于面部皮膚下,才會用這種辦法。檢驗完之后,只要法醫(yī)認真一些縫合,死者的整個面容不會遭到破壞。
小編感言:
細想想這畫面,手里的涼皮都不香了!
揭開,掀起……嗯。大腦可以先關機了!
犯罪現(xiàn)場。
死者被勒死了,全身被撒上了鹽。
他的眼瞼結膜、指甲、口唇等部位發(fā)現(xiàn)了窒息征象,可以確定是機械性窒息死亡。
切開死者頸部,發(fā)現(xiàn)頸部皮膚有一條深深的索溝,索溝是水平狀的,在頸后提空。索溝比一般勒死的索溝要寬一些,看起來行兇的物體不是一根繩子,而是一個柔軟的帶狀物。索溝的周圍有大量的表皮剝脫,這一點不僅證明這是一個生前損傷,更加證實了死者在死亡前經(jīng)過了激烈的掙扎。
尸體的腐臭夾雜著粗鹽的味道,讓人難以抑制胃里的翻滾。
仔細觀察后大寶說:“這兇手怎么喜歡給尸體上撒鹽?看來是一個喜歡吃腌肉,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做腌肉的人。”
秦明沒說話,心中卻認可了大寶的判斷。
小編感言:
但……讀者以后怎么直視腌肉呢?
粗鹽、腐臭……是不是,如果腌肉放壞了腌臭了,就能體會那種“胃里翻滾”的感覺了。
告辭!
火災現(xiàn)場。
臥室里擺放著兩張床,坍塌的磚瓦下壓著的是類似桌子、衣柜之類的家具。
剛走進屋內(nèi),突然,迎面塌下兩塊磚,把秦明嚇了一跳。還好3具尸體都躺在自己的床上,沒被塌下的磚瓦壓壞。
走近尸體,一股濃重的肉煳味撲面而來。
秦明下意識地揉了揉鼻子。干法醫(yī)這么久,他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碰見有明顯異味的現(xiàn)場和尸體,都會使勁兒地揉幾下鼻子。
師父知道他的習慣,笑著問:“不會吧,腐敗的尸體說難聞可以,火燒的尸體可不難聞,肉燒熟了都是香的。”
秦明突然很想吐,想起了那晚狼吞虎咽下去的烤肉……
小編感言:
毀美食的師傅出手,比秦明還厲害啊。
焦尸的味道=烤肉,無法想象法醫(yī)出完這樣現(xiàn)場,會有多么難熬。
火鍋店。
打著飽嗝的大寶,指著一盤黃喉考韓亮:“‘活百科’,你知道,這是豬的什么部位嗎?”
“我當然知道!”韓亮說。
“這么簡單?黃喉,應該就是氣管吧?”林濤搶答。
“錯!”韓亮笑,“氣管是由軟骨、肌肉、結締組織和黏膜共同組成的。你看,這黃喉這么光滑,哪兒來的軟骨?哪兒來的黏膜?”
“其實黃喉不是喉,而是豬的大動脈血管。”秦明說,“血管是由平滑肌、結締組織以及上皮細胞組成的,比較光滑,而氣管則應該是一棱一棱的。血管的彈性比氣管更好,韌性更強。”
同桌的陳詩羽和程子硯同時皺起了眉頭。
大寶又用筷子夾起一片黃喉,指著上面的一塊塊斑跡:“你看,這些血管內(nèi)壁不光滑,那是粥樣硬化斑,這頭豬生前吃得比較油膩。”
“天哪!”程子硯輕呼了一聲,“看來是真的不能和法醫(yī)一起吃飯。”
小編感言:
看完這段……小編上火鍋店就不點黃喉了,因為怕看到有斑點想退貨,被店員翻白眼。
小池塘邊。
這不是簡單的一具尸體。那場面,實在令人震撼。
鈴鐺和寶嫂同時尖叫了一聲,抱在了一起。
就連我們這些見慣了尸體的人,也是目瞪口呆。
眼前是一個一米見方的正方體竹籠,里面塞著一團黑乎乎的物件,顯然那是一具高度腐敗的尸體。竹籠的下面墜著兩塊大石頭,這就是尸體一直沒有能夠漂浮上水面的原因。
最讓人震撼的是,整具尸體幾乎被黑紅色的小龍蝦給覆蓋滿了,就連竹籠上,也趴覆了不少小龍蝦。
小龍蝦在尸體上緩慢地爬動,用那雙鉗子大快朵頤。
大寶拎著我們的蝦籠,發(fā)了會兒呆,猛地看到手中的小龍蝦,迅速將蝦籠扔出了一米遠。
“你們以后還吃這個嗎?”陳詩羽皺著眉頭說道。
小編感言:
小龍蝦食腐,小龍蝦食腐,小龍蝦食腐。
看完這一案,我腦子里多了個“單曲”循環(huán)。從此很難再快樂地期待夏日的啤酒,燒烤,小龍蝦……
法醫(yī)小組辦公室。
大寶:“上次我喝多了,路過一個水庫的時候,趴在水邊就睡著了。等我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我旁邊趴著一個老鱉,于是我就提回家紅燒了給你們吃了。記得不?”
林濤:“記得啊,然后呢?”
大寶:“哦,那是因為我當時喝多了,吐了,老鱉從水里跑出來吃了我吐的東西,然后它也醉了。不然,我怎么抓得住一個大王八!說明胃內(nèi)容物有的時候還可以釣魚,釣的還是甲魚。”
林濤瞪大了眼睛:“我關心的是,我們吃了那只吃了你胃內(nèi)容物的老鱉?”
大寶故作無辜地點點頭。
小編感言:
還是腦補害死人啊……
甲魚如果愛吃這么奇怪的東西,那它的肉還香嗎?
解剖室。
一只高壓鍋在電磁爐的作用下,吱吱發(fā)響。鍋蓋上的透氣孔“噗噗噗”地往外噴著白氣,一股“肉香”四散開來。
但這種“肉香”會令不少人作嘔。
大寶:“自從親自煮過骨頭,我就沒再喝過骨頭湯。”
“至于嗎?”秦明減弱電磁爐功率,慢慢地打開高壓鍋蓋,用止血鉗翻滾著鍋里的骨頭,“干活用的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吃飯用的是消化系統(tǒng),井水不犯河水啊。”
一旁的韓法醫(yī):“你是自動擋高排量啊。這也能換擋?”
法醫(yī)煮骨頭是為了讓緊密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組織和軟骨以及骨膜更容易被剝離。這樣就可以完整地暴露骨質(zhì)面,從而進行觀察。
秦明從一鍋乳白色的“骨頭湯”中撈出了恥骨,用止血鉗一點點地剝離軟組織。
很快,恥骨聯(lián)合面的形態(tài)就暴露在眼前。
小編感言:
法醫(yī)解剖還要會用高壓鍋煮骨頭湯?
突然,手里的骨頭就不香了。
龍番市,一家地溝油生產(chǎn)窩點。
師父:“治安部門來這查地溝油的時候,找到一個雞爪子。”
秦明一頭霧水:“雞爪子?”
師父:“是啊。還是油炸的。”
師父提了下褲腿,蹲在那個放著一根黃油油的東西的碗旁邊,秦明也撓撓頭,蹲下來觀察。
碗里放著一個黃色的柱狀物,秦明伸出手指比了比,比他自己的手指細不少。仔細看去,這個物體的表面雖然有明顯的油炸痕跡,但依稀還能看到紋理。
物體的中間有兩個明顯的彎曲將其平分成三段,看上去應該是關節(jié)。
他從箱子里拿出鑷子,夾起物體看了看:“喲,是不好分辨。說是人的手指吧,太細了點兒、短了點兒,說是雞爪子吧,又粗了點兒。”
師父:“如果是個女人的手指的話,被油炸之后,完全有可能攣縮到這樣大小。”
秦明聽完頭皮一緊:“油……油炸尸體?”
小編感言:
因為網(wǎng)劇法醫(yī)秦明的高度還原,這一幕已經(jīng)成了不少芹菜的心理陰影~
上個動圖,一起感受一下這刺激~
秦明:“哪兒來的碗?你真是在哪兒都能找得到碗啊,殯儀館都不例外。”
韓亮笑笑:“碗與挽同音,所以我們國家有在家人去世后,用碗來回禮的習慣。既然這樣,殯儀館的門口怎么可能沒有賣碗的?”
秦明點頭贊許,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不能再磨蹭下去。于是他拿起勺子和碗,一勺勺地把蛆舀進碗里。等一碗蛆裝滿了,再拿去焚燒堆里燒掉。
秦明的表情看上去可能很淡定,其實已經(jīng)使出了全身解數(shù)來抑制住從胃里翻涌而出的酸水。他微微一笑,說:“我從來不殺生的,今天還真是殺了不少。”
而大寶則是愣愣地看著他端著碗往返于運尸車和焚化爐之間,悠悠地說了一句:“我發(fā)誓,從今往后,我再也不吃米飯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秦明看了看手中端著的一碗蛆,說:“我也不吃米飯了。”
小編感言:
再也不吃米飯!如果能做到的話,真的能減肥呢!
只能這么想想,安慰被嚇壞的自己。
好啦,以上就是法醫(yī)9大毀美食瞬間的盤點內(nèi)容啦~
據(jù)說,在老秦的新書《燃燒的蜂鳥》中,他又毀了一種著名又讓人猛流口水的美食!
大家不妨通過小編下面的靈魂手繪提示,無獎競猜一下這種美食是什么吧~(答案兩個字)
不要急不要慌,大家還可以先看《蜂鳥》系列故事的預告視頻~(老秦也用原聲出鏡了哦~)一起感受蜂鳥振翅的魅力~
友情提醒:請在WiFi環(huán)境下播放本視頻
今日互動:以上哪個毀美食瞬間最令你印象深刻呢?你還記得這些瞬間都出自老秦的哪本書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以及,小編可有漏掉其他的毀美食瞬間嗎?歡迎你來補充~)
參考資料:法醫(yī)秦明系列小說;《燃燒的蜂鳥》;文中插圖均來自網(wǎng)絡
題圖:《legal high》第二季劇照
◢往期內(nèi)容 查看更多精彩◣
99%的人沒讀過的波伏瓦未公開遺作,書頁里浸透作者和讀者的眼淚!
他被稱為“物理界的搖滾明星”,還被卷福、抖森、黃磊爭相推薦,這個史上最酷物理學家到底有什么魔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