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的武陵源景區, 有一種跟家雞差不多大的野雞,當地的老人管它叫“背水雞”。
背水雞住在山上的叢林里,偶爾會下山,到溪流邊喝水。據說背水雞胸前有一個藍色的水袋,平時藏在羽毛下看不見。當它孵化小雞,小雞還不會飛時,背水雞會來到溪流邊,用水袋打水,帶回山上喂小雞。它的水袋能裝3斤水,打一次水足夠喂養一窩小雞。
背水雞有水袋倒是不稀奇,它的水袋很可能就是它的嗉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雞嗉子。很多鳥類的食管后段都有一個嗉囊,嗉囊像身體里的口袋,能夠存儲和運輸食物。比如企鵝捉了很多小魚,裝在嗉囊里,帶回家后再吐出來喂小企鵝。但是,一只體重只有3斤重的雞,怎么能夠攜帶跟自己同樣重的水袋飛上山?
生物學家到張家界探尋“背水雞”,拜訪了多位當地人之后,終于揭開了背水雞的神秘面紗。
背水雞的水袋
背水雞的學名叫紅腹角雉,雞形目雉科角雉屬,是一種野雞。
跟其他野雞一樣,紅腹角雉有明顯的雌雄區別。雄雞披著一身橘紅色羽毛,上面點綴白色斑點。雌雞披著一身灰褐色羽毛,黯淡普通。
雄雞小哥一身花哨的打扮,只為吸引妹子的目光。尤其到了求偶季節,雄雞小哥還會放一大招,在妹子前面表演一段獨特的求偶舞蹈,并換上它隱藏的舞蹈服裝。
藍臉紅爪的小哥,在妹子面前開始表演。
第一個舞步是上下點頭示意,這時候,小哥下巴上的皺皮會充血膨脹。平時藏在羽毛下的皺皮,跟橡膠氣球一樣,延展性極強,完全打開后,像一面巨大的盾牌,撐在小哥胸前。
盾牌跟臉頰一樣,以深藍色為底色,上面點綴著淺藍色的圓點。盾牌周邊,還調配了一圈紅色色塊。對比強烈的鮮艷色彩,一下就抓住妹子的目光。
除了肉盾之外,雄雞小哥還給自己配了一對藍色天線,充血時一并展開。
雄雞展開盾牌,拍打翅膀,圍繞著妹子炫耀它的舞技。同時,它還會前后抖動藍色的天線,發出響亮的叫聲。
有聲有色的表演,不僅吸引到雌雞,還吸引到旁觀的路人。
路人在溪流邊看見紅腹角雉的表演,認為它胸前的肉盾,是一個用水撐滿的水袋。那么大一個水袋,起碼能裝3斤水。于是,紅腹角雉有了一個“背水雞”的綽號。
原來,紅腹角雉會背水,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過,世界上確實有會背水回家喂小雞的背水雞,它是生活在新疆沙漠里的沙雞。
背水回家的沙漠雞
生活在張家界的紅腹角雉,并不缺水。它的小雞從日常的嫩葉、果實,或者樹葉上凝結的露水里,就能獲得水分,不用父母專門從溪邊背水回家。但是,生活在沙漠里的小雞,就不同了。它們從日常食物中,不能獲得足夠的水分,需要另外補充。
沙雞,鳩鴿目沙雞科的小鳥。雖然叫沙雞,但它更像鴿子,個頭比家雞要小很多。世界上有16種沙雞,15種都會背水回家喂小雞。
沙雞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干旱沙漠地帶,一身黃褐色的羽毛,正好融入茫茫黃沙背景。
沙雞以植物種子、綠葉和螞蟻等昆蟲為食。干旱地區的食物里水分不足,沙雞需要定期喝水來補充水分。生活在沙漠里的沙雞,往往要飛上幾十公里的路,才能到達水源地。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里的沙雞,每天甚至要飛行160公里的距離,才能喝上一口水。
沙雞挑選清晨或黃昏,白天中最涼爽的時間飛行,跟同伴們一起前往固定水源地喝水。喝飽水之后,雄性沙雞還有一個艱巨的任務:背水回家喂小雞。
沙雞爸爸是鳥族里少有的好爸爸。
沙雞是一夫一妻制鳥類,每年春天,一對沙雞夫婦產下3個鳥蛋。白天沙雞媽媽孵鳥蛋,到了晚上,換成沙雞爸爸孵化。20天后,孵化出3只小雞。剛出生的小雞,會跟隨爸媽在地里找食吃,但是它還不會飛行,不能自己去喝水,只能等著爸爸背水給它喝。
每天沙雞爸爸飛到水源地,喝飽水之后,會把肚皮浸到水塘里,左右搖擺。在水中反復搖晃腹部羽毛,是沙雞吸水的方式。它的腹部羽毛呈松散的網狀毛結構,類似海綿,能把水分存儲在網狀空間內。
沙雞爸爸加滿水,需要做上15分鐘的搖擺運動,一次能吸收25毫升的水分。25毫升,大概是3調羹的水量。不過,不要小看這點兒水分,它相當于沙雞爸爸體重的10%。沙雞爸爸要攜帶10% 體重的水分,躲開潛伏在水源附近的捕食者。在高溫的沙漠里,飛上至少20公里的路程,才能帶水回家喂它的寶寶。
沙雞爸爸回家后,3只小雞鉆到爸爸肚皮下面,從羽毛中擠出水來喝。
沙雞寶寶跟父母一起生活幾個月后,才會離開家,獨立生活。
總結
紅腹角雉憑借鮮艷的“水袋”,吸引妹子的目光,爭奪生殖權。
跟紅腹角雉相比,沙雞小哥的外貌要低調很多。但是它比紅腹角雉花費更多的精力來照顧自己的寶寶。從孵化一直到喂養,一步都不缺。
水草豐美的地方,鳥類有一套生存法則。在環境艱苦的地方,則是另一套生存法則。沙漠地區養育小鳥,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
沙雞,當之無愧的“背水雞”,它是真正能背水回家喂小雞的好爸爸。
好了,“背水雞”的秘密先聊到這兒。
關注法蘭西is培根,為你講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見。
參考資料:
1、The Structure of the Water-Holding Feathers of the Namaqua Sandgrouse
2、The Water-Holding Mechanism of Sandgrouse Feather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