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一個巨大的“10%危機”悄悄浮出水面。
鄭州天津這樣的大城市,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和東北小城牡丹江肩并肩。
牡丹江、鄭州、安慶、天津、石家莊、湛江、常德
從南到北,分布廣泛。這7個城市,房價跌回5年前!
在國家統(tǒng)計局監(jiān)控的70個大中城市中,數(shù)量恰好占了10%。
它們,何以至此?
鄭州的老張,最近很郁悶。
2016年,他花了60萬在鄭州西郊買了套98平的小高層。
到了2020年,他準備以80萬的價格賣掉這套房子,結(jié)果掛牌了一年多也沒能成交。
去年降到了75萬元,還是無人問津。
前兩天,老張“認命”了,價格降到65萬。算上資金成本,這已經(jīng)是妥妥的虧本甩賣了。
但他說,這個價格在市場上,其實還是沒有競爭力……
因為,鄭州買房的人太多了!像老張這樣的,絕不是少數(shù)。
2018年,北龍湖綠城百合的二手房,曾以接近4萬/平的價格成交,今天,掛牌價已經(jīng)跌到3萬左右。
來源:鏈家
2017年,有人在鄭州普羅旺世買了一套91平的房子,當時的均價是14500元/㎡。
結(jié)果,今天這個小區(qū)掛牌價還是停留在14300元/㎡左右,真想快速賣出,要掛到13000元/㎡以下才行。
太無奈了!
鄭州,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1260萬,房價卻硬生生連跌了5年!
放眼70城,跌幅僅次于資源枯竭、人口凈流出的東北小城——牡丹江。
2017年7月,鄭州商品房均價12994元/㎡。
2022年7月,鄭州商品房均價12174元/㎡。
圍繞著鄭州主城區(qū),東南西北各個板塊都出現(xiàn)了房價下跌的行情,跌個一兩千不嫌多,降個百分之二三十也不稀奇。
因何淪落至此?
除了接連不斷的疫情、水災等客觀因素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是鄭州自己的任性!對樓市調(diào)控缺乏系統(tǒng)思路,甚至朝令夕改,反復無常。
2015年以來,鄭州平均每年有100個村開拆,如今啟動拆遷的村已經(jīng)高達600余個,四環(huán)之內(nèi)城中村幾乎絕跡。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與之同步的,是天量的土地供應和大規(guī)模的棚改貨幣化。
開發(fā)商嗨了,買房人嗨了,房價也嗨起來了!政府賣地樂呵呵,但“嗑藥”的后果很嚴重。
隨之而來的,鄭州房價在一年內(nèi)大漲40%以上,猛得嚇人。
直到今天,鄭州潛在的商品房庫存還有約1億㎡,足足可以賣6-8年。狹義庫存去化周期高達26個月,遠超18個月的警戒線。
眼看著房價節(jié)節(jié)攀升,鄭州又拿出了奇葩招數(shù),不分青紅皂白:限價!
2016年,在鄭州豪宅聚集的北龍湖,金茂以3.6萬/㎡的樓面價拿下當年地王,引爆鄭州樓市。很多人預估,這個樓盤怎么也賣個8萬/㎡!
可誰能想到,沒過幾天,鄭州卻把該板塊的成品新房價格直接限制在3.2萬/㎡。
不賺錢不說,轉(zhuǎn)眼血虧4000元/㎡,這刺激,誰受得了?
后來鄭州自己也覺得此舉太過分,給開發(fā)商特批了備案價,允許賣到5.8萬/㎡。
此事才得以平息。
可是長久以來,種種任性之舉,還是使得鄭州樓市庫存高企,供過于求,城市的房價缺乏帶動,房企杯弓蛇影,購房者也是膽顫心驚。
鄭州樓市,就這么被自己玩殘了……
如果說鄭州多少是咎由自取,那天津多少有些飛來橫“鍋”。
很多天津人,都感覺到挺困惑的。這房價,怎么就不漲呢?
有個極端案例來自@橘子。
他在2017年以140萬的價格上車武清,結(jié)果房價一跌再跌,最后去年以97萬拋售。
一頓操作猛如虎,5年倒虧了43萬。他感到心在滴血。
可他剛賣掉自己的房子,發(fā)現(xiàn)武清的房價又降了一波,心里頓時好受了不少……
類似鄭州的是,天津這幾年房價也走了一波“過山車”行情。
有網(wǎng)友回憶,2015年底的時候,他看上了一套房子,總價不到90萬,結(jié)果那時臨近春節(jié),就計劃年后再買。
可僅僅就是過了個半年的功夫,房東就要求漲價10多萬,他只好放棄。
而房東之所以突然硬氣,自然是因為大環(huán)境的造勢。
怎么形容2016年天津樓市的火熱程度呢?用天津人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天一個價。”
7月的時候房價還是1.5萬/㎡上下,10月的時候房價就變成了2.5萬/㎡。
圖源:安居客
而天津不斷高企的房價更是吸引了眾多的炒房客,2016年全年,天津新房成交量達23.4萬套,二手房成交量達18.8萬套,同比暴增75%和51%!
天津樓市的分水嶺,正是2017年。
有人在2016年以130萬的價格接手了一套天津東麗區(qū)的二手房,沒過多久,掛牌價就一路飆升至210萬。
當他躊躇滿志,打算等再漲一波就賣掉的時候,房價卻開始掉頭下跌,2020年該小區(qū)的掛牌價只有140萬了。
表面看賺了10萬,但是算上房貸利息和資金成本,肯定還是虧的。
天津的頹勢,跟京津冀的轉(zhuǎn)型和調(diào)控有密切關(guān)系,也跟自身經(jīng)濟衰退有關(guān)。
臨近北京讓天津吃到了樓市放松的第一波紅利,但也成為最早被重錘的城市。
2017年下半年,北京收緊調(diào)控,連帶著整個京津冀調(diào)控都在加碼,限購、限貸等重磅政策接連上陣,天津樓市很快就頹了。
房價一跌就是5年。
天津的經(jīng)濟,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衰退。從2016年到2021年間,天津的GDP總量減少了12.25%。
天津,這幾年過得是相當苦啊。
同在京津冀這個圈子里,天津的苦,石家莊也能懂。
石家莊的房價走勢,簡直就是天津的縮小版。
石家莊樓市在2016年迎來了春天。年初的時候,房價還是8500元/㎡,到了年底,石家莊的房價就飆升到了1.5萬元/㎡,幾乎翻了一倍!
圖源:安居客
2017年年初,石家莊的新房均價甚至一度達到1.9萬元/㎡,二手房掛牌均價也高達1.8萬元/㎡。
緊接著,石家莊就遭遇了和天津一樣的命運,被稱為“國際莊最嚴限購令”出臺:
外地人要在石家莊買房,需要3年內(nèi)連續(xù)繳納24個月的社保,本地人買了房,5年內(nèi)不能上市交易!
這等于是掐死了石家莊的二手房市場,從那以后,石家莊樓市的命運轉(zhuǎn)變了……
2017年的時候,開發(fā)區(qū)有一個極為火爆的二手樓盤叫天然城,當時房價一度被炒高到2萬元/㎡,結(jié)果5年過去了,現(xiàn)在這個樓盤的均價,跌到了11685元/㎡!
來源:鏈家
2017年的時候,2萬一平的房價遍地都是,能接受你就買,接受不了自然有別人買。
現(xiàn)在呢?
即便強如二環(huán),新盤備案價也就是1.5萬-1.8萬元/㎡之間。如果你打算買二手房,1.5萬元/㎡就可以在二環(huán)內(nèi)享受到“皇帝選妃”般的待遇。
今年以來,石家莊陸續(xù)放松了限售、公積金政策,但是依舊止不住房價持續(xù)探底。
一直以來,石家莊一直被本地人稱作“國際莊”,但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存在感不強。
坐擁1120萬常住人口,但石家莊實在太“窮”了。
石家莊本土搖滾樂隊“萬能青年旅社”有一首很火的歌叫《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里面有一句詞是這么唱的:“傍晚六點下班,換掉藥廠的衣裳,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幾瓶啤酒……”
在石家莊人的記憶里,城市中彌漫的藥味已經(jīng)成了一種烙印。
而憑借著制藥、鋼鐵和紡織這三駕馬車,石家莊有過工業(yè)時代的短暫輝煌,但今天只剩下落寞。
一方面,缺乏高新產(chǎn)業(yè)留不住年輕人和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人們的工資也始終漲不起來。
2021年,石家莊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3024元,一份月薪5000的工作就已經(jīng)可以算是高薪了。
但是對比房價呢?
即便現(xiàn)在石家莊的房價已經(jīng)降到1.3萬元/㎡,一套100平的房子總價130萬,首付40萬,貸款90萬,月供就要將近5000元。
外地人不想來,本地人買不起,長此以往,石家莊的房價其實還沒有到底……
比起鄭州、天津、石家莊跌得轟轟烈烈,更多的小城市垮得悄無聲息。
黑龍江的牡丹江、安徽安慶、廣東湛江和湖南常德,代表了大江南北的小城市們衰落的命運。
這些城市的房價,同樣跌回了5年前。
比如牡丹江,活脫脫的東北五線城市縮影,是繼鶴崗之后,名副其實的黑龍江房價第二城,只不過是倒數(shù)第二。
嚴謹點說,房價跌回5年前并不足以形容牡丹江,牡丹江的房價早已跌回2007年!
一夜回到15年前。
在牡丹江,10萬一套的二手房并不少見,5萬一套的也不是沒有。
樓市垮塌的背后,也是整座城市的陷落。
2010到2020的十年間,牡丹江常住人口從279萬減少到229萬人,整整流出了50萬人!
2021年,牡丹江GDP僅為875億元,人均GDP只有3.5萬元,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相較而言,安慶、湛江和常德的境遇要好上不好。東北被全國虹吸,它們只是在省內(nèi)被虹吸而已。
這3座城市邊上,都有一個胃口極大的老大哥。
從安慶到合肥,108元一張高鐵票,兩個小時車程,非常便捷。十年間,安慶人口外流超過102萬人,占戶籍總?cè)丝诘?9.7%左右,人口外流最嚴重的宿松縣,外流人口占比甚至高達29.83%。
失去了人口支撐的安慶,自2017年到現(xiàn)在,房價始終徘徊在六七千,猶如死水一潭。
常德也是如此,十年間人口流出43萬,房價更是只有四五千。
湛江就更慘了,大灣區(qū)的虹吸能力比一般的省會強了可不是一星半點,十年間湛江人口流出160萬人!
2017年的時候,湛江的房價就沖上了萬元大關(guān),而隨之而來的就是連年下跌。如今湛江的平均房價只有8000出頭,可即使這樣,相比湛江平均3000的工資來說,這個房價還是有點虛高了……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10%的城市,房價已經(jīng)跌回了5年前。甚至還在不斷滑落深淵。
“10%危機”的背后,是樓市大分化的滾滾車輪。
比如,拿鄭州和杭州來說,兩座城市人口都在1200萬左右,都是萬億GDP俱樂部的成員,表面看起來旗鼓相當。
可是五年時間,鄭州房價跌沒了9%,杭州房價反漲25%!
足足三分之一的差距!
2017年,如果分別在鄭州和杭州買套300萬總價的房子,今天資產(chǎn)相差百萬。
在買房這件事上,選對城市,變得越來越重要。
◎本文作者 | 寧侃侃
2022年,是分化大年。
我們堅定認為:未來只有10%的城市可以買。
具體是哪些城市?又分別是為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