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以來,首批8家支付機構均因此前的違規問題收到監管“追償”已不是秘密,通過“跳碼”獲取差額收益這條路被堵死,支付機構靠跳碼躺賺的好日子可能將會一去不復返。
據知情人透漏,原本“追償”的時間是3年改為從16年9.6號費改(96費改)開始,這也就意味這后面全部要追加,要補齊。這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節奏。
手續費“返現抹零”屬違法
近日,遼寧大連一男子和朋友在一海鮮大排檔吃飯,結賬時發現賬單不對勁,總共消費了930.9元,收款時竟被“反向抹零”收取了931元,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熱議。針對這一問題,大連市監局發文稱,已立案調查,“反向抹零”屬違法違規行為。
不少網友認為,總共也就1毛錢的差額,不是什么大事,很多店家都是這么習慣性操作的,主要是店員的態度不好,賠個禮道個歉就好了,也不用把事情鬧得這么大,讓商家為了1毛錢賠得太多。其實這個是真不是一毛錢的事,如今的電子支付時代,不像用現金需要找零。完全可以做到多少就是多少。
“反向抹零”潛規則“與民爭利”,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在此提醒告誡廣大經營者,“反向抹零”屬于“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違法違規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采取“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
事件發生后,「支付曝光臺」針對支付行業做了一些調查,發現有多家的支付品牌有手續費“反向抹零”的問題存在。最兇的是某錢包mPOS,它的反向抹零是取整到元,手續費應扣收1.3元,按照整數2元收取。有的算是比較良心,在分哪里反向抹零。
這次給大家留些面子,不寫具體是哪些品牌,哪些支付公司。希望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后期「支付曝光臺」會進行不定時的調查,如發現依然存在該問題,我們將直接進行實名曝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