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 瘋狂怪誕!僅持續30年的新藝術主義珠寶,為何會影響后世上百年?中,J先生曾給小伙伴們介紹過瘋狂怪誕、靈動夢幻,顛覆以往審美的新藝術主義珠寶。
牽牛花吊墜 1900年
但在此之前,有這樣一種藝術風格,從設計風格,到推崇思想,都與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新藝術風格實際上是它在歐洲大陸的延續與傳播。
Dorrie Nossiter作品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與新藝術風格處于同一時期,令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工藝美術運動珠寶。
Dorrie Nossiter作品
什么是工藝美術運動?
19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霸主。
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整個歐洲進入相對和平的發展時期,政治和經濟相對穩定,工業化進程加快。
這對工業是個福音,可批量制造降低成本,但對藝術領域卻未必是好事——工業化粗制濫造的批量加工品入侵,不僅缺乏藝術性和創造性,而且質量大不如前,這讓當時的藝術家們頗為不滿。
“戴安娜”王冠 亨利·威爾遜
除此之外,前期流行的維多利亞、巴洛克、洛可可等繁復奢華的古典藝術風格,由于過度的加工與裝飾,使得人們產生了審美疲勞。
維多利亞時期珠寶風格
于是,在1880年——1910年間,以威廉·莫里斯為代表的藝術家們在英國掀起了一場覆蓋建筑、繪畫、服飾、珠寶首飾等多個領域在內的工藝美術運動。
雖然,這場運動是在英國發源,但波及了不少歐美國家,19世紀后期出現的新藝術運動、唯美主義運動更是延續了這場風潮,其影響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年代,并對后世的設計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頭發裝飾,菲利普·沃爾弗斯 1905- 1907年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
小知識:
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VS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
1、以法國為發源地的新藝術運動,實際上是對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延續與傳播;
2、靈感來源不同。工藝美術運動的靈感來自于中世紀等古老藝術風格;新藝術運動主張從自然、植物、動物、甚至是女性中尋找靈感。
3、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者提倡手工藝制作,反對機械生產;新藝術運動的領導者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認為機器是為美服務,允許機械與手工藝共存。
其中,珠寶可謂是這些領域的集大成者。
Charles Robert Ashbee 作品
這一時期的珠寶,最為典型的特征就是摒棄機械化的批量生產以及毫無價值的繁復設計,主張從中世紀等古老的設計中尋求靈感,將實用性和美感相結合,通過精湛的手工技藝,來演繹自然之美。
蓋斯金夫婦作品
復興中世紀珠寶
復興中世紀珠寶風格,是工藝美術運動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
Arthur Gaskin夫婦作品
由于維多利亞時期的珠寶風格浮夸繁復,奢華至極,已然成為貴族的專屬,所以,為了改變現狀,這一時期的珠寶匠人們在設計上反對華而不實,提倡復興中世紀時期流行的簡約質樸風。
Josephine Hartwell Shaw 作品
除此之外,由于受到東方裝飾風格(日本江戶時期的裝飾風格、浮世繪等)的影響,各種寫實的花束、葉子、昆蟲、動物等自然元素,也頻繁的出現在這一時期的珠寶作品中。
吊墜胸針 C.R.阿什比 約1900年收藏于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強調手工技藝
為了與機械化生產的珠寶相區分,這一時期的珠寶匠人拒絕用傳統的眼光看待材質與工藝,提倡手工藝制作,故意保留珠寶上手工制作的痕跡。
祖母綠珍珠18K金胸針,庫柏,1905
由于近乎偏執的強調手工技藝,導致珠寶產量低下,成本增加,售價更是高得離譜,使得珠寶并未向他們所設想的那般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反而成為了部分中產階級精英的專屬。
1905年 Henry Wilson 歐珀項鏈珠寶,館藏于倫敦V&A博物館
大尺寸的珠寶成主流
隨著思想的進一步解放,女性的地位與權利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投入到商業工作當中,一些主張服飾革新的婦女更是在藝術家們的支持下,成立了理性著裝協會。
蓋思金夫婦作品
她們反對維多利亞時期流行的緊身胸衣、超大裙撐、低領露肩等近乎畸形的夸張服飾,倡導更加寬松、便于日常穿著的服飾,比如夾克、襯衫等等。
Dorrie Nossiter 作品
隨著服飾的變化,人們外出時大多只佩戴一件重要的珠寶,珠寶的尺寸逐漸變大,帶有鏈條和垂飾的項鏈、胸針、腰帶扣、帽子別針成為了這一時期主要的珠寶類型。
Arthur Gaskin夫婦作品
耳環、戒指、手鐲、袖扣等精致小巧的珠寶首飾較為少見,早前流行的珠寶套裝逐漸消失。
Arthur Gaskin夫婦作品
半寶石和廉價材料揚眉吐氣
相對于維多利亞時期對奢華貴重寶石的追求,這一時期的珠寶匠人更加注重材料本身的藝術價值。
貴婦與孩子”畫琺瑯18K金項鏈 費舍爾 1896-1904
為了降低成本,使得珠寶成為普通大眾都可佩戴的藝術品,銀、銅、黃銅、鋁等價格相對低廉的金屬成為了珠寶匠人的首選。
珍珠、綠松石、歐泊等次貴重寶石,以及動物角、貝母等天然材質,更是受到珠寶匠人的青睞,被廣泛應用于珠寶設計之上。
而前期流行的鉆石、紅藍寶、黃金等昂貴的材質,則被用來裝飾邊框或修飾線條,不再成為焦點。
道森夫婦 黃金琺瑯項鏈
琺瑯工藝
琺瑯工藝由于制作成本相對較低,成為了珠寶匠人們最為青睞的工藝之一。
Charles Robert Ashbee 作品
這一時期的琺瑯工藝主要分為掐絲琺瑯、內填琺瑯、利摩日琺瑯、空窗琺瑯等。
其中,亞歷山大·費舍爾是工藝美術運動中最為頂級的琺瑯大師之一,它常將多種琺瑯工藝巧妙的融合在一件作品之上,從而呈現出一件件驚艷世人的絕世孤品,他的這種設計理念也影響了許多同時期的珠寶設計師。
費舍爾 嵌寶金扣 約1906年
J先生說:
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們,一方面復興了簡樸的中世紀風格,另一方面,反對機械的批量生產,強調手工技藝,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改變了社會的主流審美,但卻忽略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想法過于理想化,所以,工藝美術運動僅持續了短短的30年便結束了。
你還想看哪一時期的珠寶風格?歡迎留言分享~
注:本文部分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圖文詳解 | 扒一扒玉雕中的幾何紋飾,能對號入座都是骨灰級玩家
一生一世一雙人!忠貞愛情化身,8大品牌26款天鵝珠寶,美不勝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