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幾位學術伙伴做的新節目《人類秩序簡史100講》在喜馬拉雅上線了。
“秩序與文明”是我們這群伙伴長期關注研究的一個主題,這檔節目就是圍繞著它展開。節目會講述三十余位關乎秩序構建意義上的“大立法者”,從孔子、梭倫、凱撒,到近代的杰斐遜、林肯、羅斯福等。在古今中西的對比中,來理解人類秩序與文明的政治機理與法理演化邏輯。
▲ 點擊圖片,前往APP收聽《人類秩序簡史100講》
你好,歡迎來到《人類秩序簡史100講》,我是施展。
翟志勇老師已經為你介紹了我們這個節目整體的。那么從這一集開始,就會由我來帶你進入這個節目的第一季,來聊聊“中華帝國的秩序締造者”。
要了解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底層秩序,離不開我們對歷史脈絡的把握。所以,我們這個節目就要從中華古典政治秩序入手。
01
什么是古典政治秩序
所謂的“古典政治秩序”,這里的關鍵詞是“古典”兩個字。因為我們作為現代人,其實更為熟悉的是現代政治秩序。現代政治秩序的構想,大體上是遵循霍布斯所提出的“自然狀態—政治秩序”這一演化邏輯的。
霍布斯這個演化邏輯的基本主張是,人類就其本性來說,不是一種社會性的生物,他天然并不尋求秩序,社會和政治秩序只是人類實現自身欲望和利益的一種手段。
因此,在這個邏輯下,假如一種社會形態或政治秩序有悖于人類自身的天性,那么這種社會形態或政治秩序就不具有正當性。這是霍布斯為現代政治秩序所確立的根本法則。我們在現代政治秩序中看到的改革和革命的潮流,可以說就是這條根本法則的表現。
▲ 霍布斯《利維坦》原版插圖
但是,跟霍布斯確立的現代政治秩序的根本原則不同,包括古代中國在內的各種古典政治秩序,有著另一種法則:那就是人類自身的本性天生就需要一種政治秩序,人們需要過一種有秩序的生活,需要被包裹在各種巫術、宗教、倫理、道德、習俗、意識形態構筑的保護殼之中。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在古代世界,在面對自然世界的無常、人類生活的多變時,古典時代的個人沒有辦法想現代人那樣,去獨自面對自然和世界帶來的挑戰,他們既沒有這樣的道德勇氣,也沒有必備的生存技術。
我們現代人的秩序建立在“自我”這個詞之上,可以說現代的政治秩序,就是國家和個人雙向成長的過程。一方面是現代國家的統治實力增強了,另一方面,現代的個人也同樣變得強大了。因此,現代世界的個人是通過“自我”這個概念去構想他們的社會和政治生活。
但在古典世界就不同了,個人如果離開了上面說的哪些保護殼,他們連自己的生活該如何安排,可能都會感到手足無措,更不用說主動去構想自己的生活了。
說得更準確些,說現代秩序基于“自我”,并不是說現代人離群索居也能活下來,而是說他可以通過市場而形成與陌生人的合作關系,不依賴于熟人的社會關系,也能活下來;但是古代社會的市場機制還不發達,所以古代人則對于熟人社會關系的依賴程度遠遠大于現代人,這種情況下,古人對于秩序的想象首先就是從一種超越于個人之上的秩序出發。
因此,要想理解中華古典政治秩序,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古典世界和現代世界的這個根本的不同點。
02
中國古典秩序的“大立法者”
我們在上一集也談到,人類秩序的構建離不開關鍵的“大立法者”,每當現存的秩序面對重大挑戰時,往往就會有一些超凡的頭腦來重整秩序,這些對秩序的構建有著重要貢獻的人物,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立法者”。
作為中國古典政治秩序的大立法者,他們需要關照到剛才所說的古典時代人性的這種根本需求。而且,這些大立法者們也意識到,人性及其對應的外在世界都在不斷變化之中,人們或許會在某一個長歷史的時段安于一種確定的意識形態、制度、禮儀或法律,但這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人性的流變和世事的無常,都會打破這些偉大立法者們各種煞費苦心的設計,他們所奠定的的基本制度與規則,都可能會發生動搖,甚至被拋棄。
中國古典時代經歷過幾次巨變,這幾次巨變都是偉大立法者去奠基新秩序的時機。商周之變、周秦之變、唐宋之變和明清之變,正是中國古典時代的政治秩序發生巨變的幾個歷史節點,正是在這些歷史節點的前后,涌現出了偉大的立法者們。
作為秩序的締造者,他們必須考慮到中國古典政治秩序需要回應的普遍問題,又要意識到自身所處的歷史節點的特殊問題。以這個標準,我們在群星璀璨的中國古典歷史人物中,選取了10位代表性大立法者。
在這一季,我會用20講來為你講述這10位大立法者。他們給出的方案對后世,乃至對我們今天的秩序都有著重要影響。
03
中國古典政治秩序的重大問題
我們剛才提到了中國歷史上幾次巨變。以時間為標準,商周之變中的周公、孔子,周秦之變中的秦始皇、董仲舒、司馬遷,唐宋之變中的宇文泰、司馬光、朱熹,還有明清之變中的康熙、曾國藩,這些都是中國古典政治秩序中的偉大立法者。
不過,我們這一季并不是以時間的標準來劃分,而是按照中國古典政治秩序中的重大問題來劃分。
我們把中國古典政治秩序的立法問題分為:制度和精神的立法問題、帝國大一統的政治和哲學問題、帝國的歷史意識和歷史哲學問題。
圍繞這些問題,我們把這一季分為五個模塊。第一模塊我們會來看看中國古典政治秩序所面對的核心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通過周公與孔子這兩位大立法者,來探討中國古典政治秩序的大立法問題,這分為制度層面的立法和精神層面的立法。
▲ 周公與孔子
在觀念層面上,是由周朝構建了“全天下”的觀念。而這種天下觀對應的制度安排,正是在周公這里得到了實現,他通過分封制實現了這套制度方案。此外,周公把中原地帶各國之間的互動模式都提煉為禮樂,人們的行為有了統一的參照系,也就通過禮樂構建了正當性秩序。因此周公是古代中國第一個大立法者。
而孔子作為中華歷史上的第二位立法者,當現實的秩序消磨殆盡之時,他把秩序的構建從對外在權力的追求轉向了對內在德性的塑造。通過孔子的精神立法,古典政治秩序就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統治權要歸于具有“仁”和“德”的君子。可能后世的一些統治者們自以為利用了孔子,但從大立法者的視角來看,這些統治者不過是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去實踐和呈現孔子的秩序構想而已。
第二模塊我們會把秦始皇和董仲舒放到一起進行討論,核心的意圖在于,當中華歷史走向一個統一帝國時,是如何在制度設計和意識形態這兩個維度上完成立法的。我們可以把秦始皇和董仲舒這兩個人看成是面向“內部”中國的偉大立法者。
▲ 秦始皇與董仲舒
在秦大一統后,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秦始皇把原先法家的方案擴展為一套全天下的方案,構建了帝國的統治規范。其次,秦始皇在統治的具體技術手段、工程學手段上也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方案,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可以說,秦始皇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帝國范式。
秦主要在制度層面奠定了帝國秩序,但這個制度缺乏它的精神內核。一直要到漢代董仲舒那里,這個中華帝國形態的政治共同體才算找到了精神內核,帝國才得以穩固地維系下去。因此,董仲舒是中華帝國的精神立法者。這是我們第二模塊要帶你看到的。
到了第三模塊,我們會切換一下視角。對于任何一個政治秩序來說,歷史意識的呈現和歷史哲學的構建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歷史哲學的構建,就無法回答“我們究竟是誰”這個關鍵性的問題。因此第三模塊,我們會聚焦于兩個偉大的歷史立法者——司馬遷與司馬光。我們會來討論他們對于政治秩序的歷史態度,以及他們自身的歷史意識和歷史哲學為中國古典政治秩序所作出的貢獻。
▲ 司馬遷與司馬光
對于任何一個政治秩序來說,歷史問題的解決還并不能完成對于秩序的正當性和合法性的追問。真正能夠完成這個問題的,還是要回歸到哲學問題上來。在中國歷史中,不管是“一”與“多”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和其他少數族群的關系,還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系,以及統治的有效性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哲學上的終極回答。
面對復雜的中國古典歷史和生活秩序,一個融合了各種思想的儒家理論—宋明理學—橫空出世,在哲學上對于剛才說的根本問題進行了系統回答,完成了中國古典政治秩序的哲學立法,偉大的歷史人物則會努力去踐行這種哲學立法。
因此,在第四模塊,我們將朱熹和曾國藩放在一起來討論。朱熹是宋明理學當中最偉大的哲學立法者,曾國藩則是宋明理學的偉大實踐者。
▲ 朱熹與曾國藩
對于中國古典政治秩序來說,最后一個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秩序如何面對與中原地區有著深刻命運糾纏的非漢人族群。某種意義上,這是中國古典政治秩序當中的核心問題。
秦始皇—董仲舒所構筑的帝國統一體在秩序的演化進程中,不斷遭受著非漢人族群的挑戰,原本的“中國”概念也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被重新塑造,并賦予了新的內容。原先外在于“中國”這個概念的非漢人族群,也在“中國”這個概念的不斷修正和豐富的過程中,被與漢人整合為一個更大的共同體。有意思的是,完成這個整合進程的,并不是原先被當做“正統”的漢民族,而是獲得了統治權的非漢人族群。我們在第五個模塊,就是要通過宇文泰和康熙這兩位大立法者,帶你看到大一統帝國秩序的演化過程。
▲ 宇文泰與康熙
也許你之前聽過我關于中國歷史的一些講述,應該會知道,在中原大一統之后,草原上也會相應出現草原帝國。對于中國而言,歷史的首要問題就會呈現為農牧關系。農牧關系究竟如何安頓,這些問題最初的解決方案是在鮮卑人宇文泰這里實現的。宇文泰通過復周禮,把草原的軍事制度和中原的文化制度進行了銜接,從而有效整合了農牧。宇文泰的解決方案直接影響了后世的隋唐帝國。
而到了康熙這里,他面臨的是更大尺度上的不同元素之間的秩序安頓,西域、雪域、草原的秩序都需要整合。每個地方的動員機制、組織機制都不相同,如何把不同地區的秩序都統合起來,康熙做出了重要的制度創造。
好了,剛才我介紹的就是我們這一季五個模塊的內容脈絡。我在最后,還要為你隆重介紹一下我的好朋友許小亮老師。許小亮老師是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副教授,他也是我們這一季的總編輯,小亮老師也和我一樣是大觀學術小組的成員,我們十幾年來一塊討論、切磋,我們在中國歷史上的種種問題都有著高度一致的認知,他的博學和勤敏常常讓我驚嘆。所以這一季,小亮來擔任總編輯讓我感到非常欣喜。
好,非常歡迎你加入《人類秩序簡史100講》的旅程,期待你和我們共同探討。回頭見。
│節目購買│
2022年11月21日,《人類秩序簡史100講》在“喜馬拉雅”APP平臺正式上線。專輯定價219元,預計更新100集,每周更新2-3集;11月21日至12月18日期間購買,可享7折優惠。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獲取節目鏈接。
│互動話題│
諸多歷史人物中,誰是你心中最厲害的“大立法者”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下周一我們將選取幸運的朋友送出本節目的兌換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