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成熟的季節,一眼望去,一片金黃,一陣微風吹來,飽滿的稻穗輕輕搖晃,一派豐收的景象。11月21日一大早,沈蕩小學組織了150多名一到六年級的小學生走進白洋村大自然課堂,開展了一場特別的校外共富實踐教育活動。
在萬好蔬菜共富工坊的共富車間里,獨特的蔬菜全景透明生產線向小朋友們展示了青菜從清洗到切割再到脫水的流水線全過程。“這是我們從國外進口的機器,通過特殊冷凍技術,讓蔬菜在短時間內脫水,保持原本風味。”共富工坊負責人艾荒原向大家介紹道。小朋友們都好奇的趴在窗口,認真觀察整個流水線。
參觀完共富車間,小朋友們來到共享大棚,松茸種植基地,近距離觀察形態各異的小蘑菇,了解它們的生長環境和生長過程。隨后,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小朋友們開啟了松茸采摘之旅,大家拎著小籃子,認真仔細地尋找著躲在泥土里的松茸。原生態的采摘體驗,讓平時生活在都市的孩子們流連忘返。
體驗完松茸采摘,小朋友們來到共富稻田,聽農民伯伯講解水稻的一生。隨后,小朋友們走進田間,左手抓稻,右手揮鐮,聞著稻香,用最傳統的收割方式收獲“豐收的果實”,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收割的稻谷進行打禾脫粒。小朋友們一邊腳踩踏板,一邊手持稻穗輕輕按壓旋轉,一粒粒飽滿新鮮的大米被剝了出來,大家的臉上都不禁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活動最后,小朋友們在農耕文化公園里進行野炊,小朋友自己動手做野米飯。隨著一碗碗色澤光鮮的野米飯出鍋,小朋友們紛紛覺得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的美食特別香,滿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孩子們來說,割稻、打禾、脫粒這些祖輩們流傳下來的傳統農耕智慧,都是十分有趣、有意義的體驗過程。希望他們在體驗收獲的過程中學會珍惜勞動成果,懂得珍惜糧食、厲行節約、勞動最美的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