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收紅托竹蓀
本報訊(記者曹利國) 近日,龍城區聯
合鎮紅托竹蓀生產基地的紅托竹蓀出菇了。在一棟棟標準化大棚內,立體化種植的紅托竹蓀分層排列,有的長成了圓球狀的黑頭,有的已經破殼穿上了“白裙子”。工人們用手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竹蓀采摘下來,放入籃筐,運送到工棚內進行分揀、清理、烘烤,大家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紅托竹蓀肉質厚實,清香襲人,是名貴的食用菌,又被稱為“雪裙仙子”、“菌中皇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
該項目在聯合鎮流轉土地150畝,建設紅托竹蓀智能化大棚100棟,總投資約6000萬元。截至目前,該項目相關手續全部齊備,100棟智能化高標準大棚已竣工并相繼投入生產。
“現在每天采收2000斤左右,市場價100元一斤,主要銷往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十分認可,市場供不應求?!表椖客顿Y方朝陽市龍城區蘑么噠食用菌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民說。
該公司負責采花、冷庫、打包、覆土等工作的60余名工人,都是本地農民。采花班班長趙靜是脫貧戶。她說:“在這里工作離家近,解決了我的就業,收入還不錯,每天有一百多元錢?!?/p>
據了解,聯合鎮利用脫貧攻堅、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鄉村振興等各類資金,積極推動食用菌種植由規模化向產業化發展。通過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對接,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初步形成了“黨委、公司、合作聯合社、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公司、農戶”三種組織模式,有效破解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規模經營的資金瓶頸問題,實現了企業、合作社、農民的三方共贏。
聯合鎮黨委書記李阿曼說:“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食用菌種植項目已覆蓋聯合鎮的12個行政村,占地面積1200畝,擁有標準化大棚700棟,種植規模為700萬棒,香菇等食用菌年產量7000噸。全鎮成立了9家食用菌菌業公司和9個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有香菇、滑子菇、紅托竹蓀、赤松茸、羊肚菌、平菇等食用菌品種6個,以食用菌為主的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超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