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的通知》,公布了36個先行城市(地區)名單,個人養老金制度開始在先行城市(地區)實施。
根據2022年11月3日財政部、稅務總局2022年第34號《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第一條: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根據此條,如果開戶繳費,繳費部分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大家應該都會收到多個商業銀行的個人養老金開戶短信,開戶送現金或紅包。
老曾了解了一下政策,測算了一下可享受的優惠,用幾分鐘完成了開戶,并抽到1個88元的現金紅包。
在收到的短信中,會有最高省稅5400元的文字,這個5400元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是否準確?
根據個人所得稅預扣率,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為45%。個人養老金最高的年繳費額度是12000,可以在稅前扣除,也就意味著你有12000可以不繳納個稅,12000對應的45%就是5400元。可以最高省稅5400元的邏輯,就是依據這個計算出來的。
其實這個5400并不準確,因為沒有扣除提取個人養老金時的個稅3%。
并且要達到45%的個稅稅率,個人年收入需要達到100萬以上。100萬年收入的人,還真看不上每年的5400元。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從經濟角度,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繳存個人養老金來抵扣個稅。
如果你的年度工資獎金收入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相當于抵扣時省稅的部分在將來領取時需要還回來,因此是平進平出,還喪失了資金的流動性和機會成本。
根據這個理解,我們來看一下,平均月收入在什么樣的水平時,不宜辦理和繳納個人養老金。
稅率3%對應的應納所得額上限為36000,加上每月5000,每年60000的免稅額度,為96000元,假設每月有2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一年是24000的免稅額,96000+24000=120000,假設個人社保公積金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則還原的收入為120000+24000=144000元。平均到每月,為12000元,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影響,為每月10000元。
經過以上測算,平均月收入為10000元以下時,做個人養老保險收益不大。
測算個人養老金可以給個人節省的稅金時,可以用以下方法快速計算:
第一步:查到12月份個人的所得稅稅率,如果工資表中有,可以直接查,或者問公司HR。(也可以關注“老曾說人力”,回復“工資”,獲取帶個人養老金扣減的工資計算模板,填入數據便可自動計算)
第二步:用個人的所得稅稅率減去3%,然后乘個人養老金實際存入額度,得到的就是每年給你帶來的收益。如果你的個稅稅率為20%,個人養老金每年存入12000,則年收益為12000*(20%-3%)=2040,如果距離退休有20年,則收益為40800。
以上計算均按照現狀進行推算,但是個人收入是變化的,個稅稅率也會變化,因此數據會有偏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