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印象中,歷史上曾擔任過重要職位的女性十分罕見,除去唐朝鼎鼎大名的女皇帝武則天外,似乎很難再從歷史中找到與之相匹敵的事跡。女性在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較為弱勢的地位,落后思想將女性的自由等權利抹殺,將她們束縛在家中“相夫教子”,導致不少女性身上的才華都被埋沒。
隨著社會不公現象加劇,女性們追求權力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她們渴望證明女性絲毫不比男性差,反而還有許多優秀之處。
早在革命年代,毛主席就強調要發動全國婦女的積極性,保護婦女們應有的權利,例如接受教育、擔任重要職位。
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許多革命女性接收到了先進文化的洗禮,她們的政治覺悟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一些人還成為了新中國外交部的中流砥柱。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陪伴在毛主席身邊十多年的女外交官,但她卻一生未婚,這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
01
這位女外交官名叫王海容,她們一家與毛主席有著不淺的關系,一切還要從她的祖父王季范說起。王季范與毛主席是同鄉,而且是毛主席的表兄,自小就熟讀四書五經、古典文學,十多歲就考入了湖南赫赫有名的長沙優級師范,堪稱是天才一般的存在。
畢業后,王季范便懷揣著理想成為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的一名教師,經他教導的學生遍布中國各行各業,可謂是桃李滿天下。直到1914年,毛主席也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因為是同鄉的緣故王季范格外照顧這位后輩。
當毛主席在學校組織學生運動時,王季范便會暗中幫助他組織革命活動,在他經濟困難時將自己的積蓄無償贈予。后來毛主席的舉動引起了校方領導的不滿,他們一致決定要開除毛主席的學籍,王季范得知后心急如焚,用自己的一切人脈關系幫毛主席保住了學籍。
在王季范的多次幫助下,毛主席才得以順利畢業并在長沙建立早期黨組織,每逢遇到熟人他都會大方地向人介紹,王季范是他的表兄,自己會尊稱他一聲“九哥”。
02
在毛主席離開湖南革命后,王季范便輾轉多地擔任校長職務,他將自己領悟的革命思想傳授于學生,并和他們同吃同住,只希望他們日后能夠走上革命的道路。為此,他甚至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了前線參加革命,在女兒出生后不久他便前往延安跟隨毛主席工作,毛主席擔心他的安全便將其派到了南方從事地下工作。
沒想到幾年后,王季范之子因為身份暴露被反動派逮捕入獄,經過一番嚴刑逼供后英勇就義,從此只剩下王季范和孫女相依為命。
王季范將自己的親情全部傾注在了孫女身上,他為孫女取名“海容”,意在希望她能夠像大海那樣包容萬物,擁有淵博的學識。在王季范的教導下,王海容也學到了豐富的文學知識,她立志要成為爺爺那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建國后,毛主席便召集教育工作者們來北京探討教育計劃,王季范便帶著王海容一同前往北京,會議結束后二人還與毛主席私下見面。毛主席疼愛地抱著侄女,問她還有什么心愿,將來想要做什么工作。
王海容天真地回答自己想要一個籃球,毛主席便吩咐警衛員安排,并在信件中寫下自己的淳淳教誨,將這些禮物全部贈送給了祖孫二人。
03
毛主席的這封信件成為了激勵王海容的最大動力,每當她疲憊時都會打開看一看,然后更加賣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在跟隨爺爺走訪領導人時,王海容認識了著名外交官章含之,她當即便決定改變自己的人生理想,成為一名偉大的外交官。
在眾人的教導下,王海容在高考中考出了不俗的成績,進入北京師范大學俄語系學習,為她日后成為外交官打下了基礎。
畢業后,王海容便被毛主席安排進了外交部工作,同時還鼓勵她多學習一門外語,為日后的高強度工作打好基礎。經過一年的嚴格培訓,王海容成為了正式外交官,她跟在毛主席身邊從事翻譯、禮儀工作,不到十年便被提拔為外交部副部長,成為了建國以來最年輕的外交部領導人。
結語
可惜在1976年,毛主席離開了人世,作為毛主席最信任的人王海容為此傷心欲絕。為了不辜負毛主席的厚望,王海容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建設祖國中,以至于她后半生都沒有談婚論嫁,平淡度過了晚年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