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財富會
年前五個關鍵會議
重點提及房地產
穩預期任重道遠
“該塞錢塞錢”
“該破產破產”
2023-1-19
虎年最后一周,剛結束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正式為2023的地產發展方向定下基調。
根據會議指示,2023年房地產工作的首要任務一是穩預期,二是防范風險,三是促進轉型。
其中有幾處細節顯示的趨勢值得關注:
“增強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
——這意味著未來或許會在因城施策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區域、人群等更細分的因素靈活調整政策。
“一方面要幫助企業自救,另一方面依法依規處置,該破產的破產,該追責的追責”
——這意味著更嚴格的風險肅清和切割,對系統來說是好事,但是對于局部,或者說對于當下的很多風險企業而言,他們都將來到“生死存亡”的關鍵轉折。
“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落到位,防止資金抽逃,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
——2023的硬指標出現了。這也意味著,在房地產的這次轉型中,預售制正在有條件地逐步退出舞臺。
“要形成房屋安全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等制度,讓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有依據、有保障”
——堪稱是一次官方定調:房地產不能再只是“一錘子買賣”,而隨之而來的,將是行業轉型新邏輯的確定和一系列更嚴格的規范。
8天內五個會
只為“穩住2023”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1月10日至今重點提及2023房地產工作的第五個關鍵會議了。
1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座談會顯示,有關部門起草了《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行動方案》,擬重點推進21項工作任務,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推動行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1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時,提出密切關注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做好房地產、金融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
1月13日,國新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人民銀行將重點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包括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住房租賃貸款支持計劃、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
同日,銀保監會以視頻形式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會議提出努力促進金融與房地產正常循環。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金融十六條”措施,“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可以看出,所有的會議都在聚焦一句話
——“2023,要穩住”。
畢竟,作為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房地產已經告別“好天氣”很久了。尤其2022,說是行業至暗時刻也不為過。
根據昨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年度數據,2022年,行業出現了四大關鍵數據下降:
●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10.0%;
● 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下降24.3%;
● 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7%;
● 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比上年下降25.9%
而低谷過后的2023,如今看起來天氣仍不明朗。
雖然2022年底的融資“三支箭”給行業打上了強心針,而地產復健路漫漫。尤其是需求端預期,在經歷了此前的經濟調整、疫情打擊、行業下滑之后,還面臨著很多問題。
但2023,不能再差了。從密集的會議中,我們可以看到各方的決心。
——2023的天,如果仍是烏云難散,那么一方面要驅散迷霧濃云,另一方面是要保障優質局部的晴朗和嚴防整體暴雨。
“該塞錢塞錢”
“該破產破產”
如何嚴防整體暴雨?
我們看到的行動方向是——“該塞錢塞錢,該破產破產”。
沒錯,地產財富會身邊的一位銀行從業者就戲稱,他們今年的關鍵任務之一,就是“給地產企業塞好錢、塞穩錢”。
必須讓更多人看到,錢愿意流向地產,支持地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具體風險都是有具體銀行等金融自己把控和承擔的。
“必須搶著往優質房企、低風險項目簽意向塞錢,晚了可不行。”
小伙伴感慨道,這好比一場“塞錢競賽”,銀行們都在加速行動。
根據中指院數據,截止2023年1月9日,至少已有105家銀行向房地產企業提供意向性授信,總額度約54629.33億元。
而這場“塞錢大作戰”也一直持續到了春節前:
本周一,建設銀行出資建立的建信住房租賃基金(有限合伙)擬與萬科集團合作設立子基金,基金規模為人民幣100億元,其中住房租賃基金認繳規模不超過人民幣79.99億元。
同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也與滬上16家房地產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提供2400億元意向性融資……
一切,都是為給年后穩預期。
需求端提振前,必須先穩住供給端。錢就是最重要的穩定器。
畢竟行業里,仍未暴雷的企業經歷了雷聲滾滾的2022,避險心理也在持續放大。沒有官方帶頭打造“穩定器”,可能有更多人、更多公司將離開這個行業。而優質企業也只有拿到了錢,也才有動力去收購項目。
從這個角度看,估計到年后,只要是之前沒有什么硬傷的龍頭企業,未來一年都不需要擔心拿不到錢;反而要認真考慮怎么拿錢,拿誰的錢。
“銀行塞錢競賽”加速的同時,在不明朗的天氣中,風險切割也在進行,更多破產紅燈即將亮起來。
來自人民法院網站的信息顯示,2022年,有470家和房地產有關的企業宣布破產。目前,宣布破產的大多是中小地產公司或項目級地產公司,但或許2023年,這個名單中會陸續出現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該破產的破產,該追責的追責”。
政策已經在落地。
無論2023的天,會是怎樣的天,這都是不容易的一年。
新舊交替總伴隨著浮沉變幻。
對過去一年的拷問和審視,是為了更好地看清未來的路。
2023年已經向我們走來,這一年房地產將是怎樣的光景?地產財富會與你一起「開年問勢」,提前鎖定乘勢而上的機遇和路徑。
“2023,問中求變”系列專題正在進行中。
目前已發布:
戳標題鏈接可查看
戳標題鏈接可查看
4、政策洞察篇:2023的天,是什么樣的天?
敬請期待以下好文:
?5、市場篇:2023的市場判斷與建議
6、債務觀察篇:留給展期房企的問題們
更多地產財富會干貨,請點擊以下鏈接
2023問中求變③|2022地產浮沉:誰在爬升, 誰在跌落?
2023問中求變②|十問2022(下)
2023問中求變①|十問2022(上)
綠城建業很虎, 旭輝生猛: 你是做代建嗎?你是饞他的利潤!
“小碧桂園”中梁控股“躺倒”在黎明前
您“在看”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