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也稱破五。過完初五,這個中國年就算過得差不多了。在民間,從大年三十到初五,是有諸多習俗禁忌的,比如切不可打掃衛生,因為一掃,就是將福氣和好運掃地出門了。
小時候過年,年三十下午開始,就將各種掃帚和簸箕都藏起來,也不能找,也不能提。還有不能見針線頂針,初五才可拿出來用。盡管各地過年的習俗大同小異,那正月初五到底都有哪些主要的習俗呢?
1、破五、掃窮
因過年這幾天,按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人們禁忌很多,所以到了初五,就可以打破諸多禁忌,恢復到年三十之前的狀態。也意味著破舊迎新,新年新氣象。這一天,人們開始大掃除,也被稱作“掃窮”。也有的地方稱為“送窮”或“送窮神”。
那么窮神是誰呢?窮神居然是姜子牙的老婆。據說姜子牙休了他的妻子,并封為窮神,讓她“逢破即歸”,所以,民間在初五這天破五,窮神“逢破即歸”,意思就是離開這家滾回去了。
有的地方也管這種習俗叫“送五窮”,所謂"五窮"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這五種窮鬼。
這五窮可見唐代韓愈的《送窮文》,此文講述一家人特造一大船裝滿干糧美酒,以非常含蓄的祭拜方法想送走窮鬼,窮鬼辯解質問主人已陪伴了主人四十多年,不離不棄,為何要送走他,主人撕破臉回答說你兄弟五窮,無休止地糾纏我,讓我抑郁不得志。
這篇送窮文及送窮船也成了后人描寫此類詩文的素材。
最簡單的送窮的方式就是大掃除,將所有的垃圾污穢收拾一堆倒出去,然后清清爽爽,迎財納福。也有的地方燃放爆竹驅趕窮神或窮鬼。
宋代張耒曾有詩一首描述此習俗,詩里提到與其費勁送窮神,倒不如直接請財神。
《送窮》
年年瀝酒拜清晨,風俗新正競逐貧。
不用為文送窮鬼,直須圖事祝錢神。
2、迎財神
迎財神也叫祭財神,此傳統在我國南方比較盛行,且各地說法不一。北方有些地方也會在過年正月初五接財神。有的地方將財神稱為五路神,即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也就是東南西北中五路皆迎神,五路皆可發財。
所以,每逢正月初五,人們早早起床,打開窗戶和大門,焚香,燃放爆竹,祭拜財神,向財神表示歡迎,希望財神光臨自己的家院。
南方的商鋪和個人家里,很多都供有財神。這個財神到底是誰呢?根據民間的說法,傳說有四位,分別是趙公明、關公、比干和范蠡。
關公以“義”著稱,商家以“義”取“利”,不取“無義之財”。趙公明,大家最不了解的一位,然而卻是被供得最多的財神,據說是一位武財神。比干大家都知道,他之所以被敬為財神,是因為比干沒有心,所以就不會偏私、作假。范蠡,不僅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夫差,還同美人西施功成身退隱居起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被譽為“商圣”。
當然不管大家拜的是哪位財神,這一習俗,絕對可以永久流傳。
清朝葉調元有詩一首,描寫了古人初五拜財神的風俗。
《漢口竹枝詞 其二十 時令》
開張各店彩燈懸,鼓樂花筒到處喧。
敬罷財神爭道喜,燈籠熱鬧五更天。
3、不串門
這一習俗,據說是因為怕出門時撞見窮神——姜子牙的媳婦,并把晦氣帶入別人家。當然,這只是習俗,大家不必認真。不過話說回來,初五這天,人家忙著迎財神,大掃除,你這時去串門,多少有點沒眼力見兒。
4、吃餃子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的習俗是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意為遠離讒言之禍。除了年三十碗要吃餃子,年初五的這頓餃子,也是不能少的。而且,餃子的形狀和金元寶非常像,用包餃子、吃餃子的方式,來一同迎接財神,此番誠意,想必更能感動各路神仙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