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網友來問J先生:“有機寶石是個啥?”
東風快遞~啊不,珠寶匠科普,有問必達。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機寶石”都有些啥。
什么是有機寶石
有機寶石是天然珠寶玉石中的一種,是一類內含有機物的寶石。
它是指與自然界生物有直接生成關系,部分或全部由有機物組成,可用于珠寶首飾或工藝品的材料。
常見的有機寶石有很多:珍珠,珊瑚,琥珀,煤玉,象牙,硨磲,龜甲,動物、植物的化石等等。
最常見的,就是珍珠、珊瑚、琥珀了。
三大有機寶石:珊瑚,珍珠,琥珀
- 珊瑚
很多人曾誤以為珊瑚是海底植物,但實際上,珊瑚是一種低腔腸動珊瑚蟲分泌的外骨架。它和珍珠、琥珀一起并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國際上被列為二級保護生物。
自古以來珊瑚作為名貴的有機寶石之一,因顏色美麗、造型獨特等特點受到世人的熱愛與追捧。
歷史上,中國歷代的達官權貴們都以佩戴、擺放紅色珊瑚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西方各國,紅色珊瑚除了作為瑰麗寶石外,還有被當做護身符以避免厄運的悠久傳統。
生物學上,珊瑚的品種多達六千余種,但能被認可成為寶石的并不多。
按照成分和顏色,寶石學中珊瑚可分為鈣質型珊瑚和角質型珊瑚兩類,包括五個品種。
鈣質型珊瑚:
主要由碳酸鈣組成,含有極少有機質,包括紅珊瑚、白珊瑚、藍珊瑚三大品種。
其中紅珊瑚又稱“貴珊瑚”,是寶石級名貴珊瑚的主要產出;根據產地、顏色還細分更多品種,詳細的在我們之前的文章《解密|珊瑚3大名門—阿卡AKA、MOMO、沙丁珊瑚》中有介紹。
角質型珊瑚:
主要成分為有機質,包括黑珊瑚、金珊瑚兩種。
相比于鈣質型珊瑚中的紅珊瑚,角質型珊瑚家族整體價值較低,多作為文玩飾品或裝飾用途。
對于那些價值昂貴的紅珊瑚,市場中也不乏出現各種以假亂真的紅珊瑚仿制品,如何區分看這篇:《仿制?撞臉?終極盤點10種紅珊瑚的偽裝者,你中招了嗎?》。
- 珍珠
珍珠是珠母貝孕育的產物。
外界砂石、雜質落入母貝蚌體內,珍珠蚌外套膜上皮組織不斷分泌碳酸鈣于其上最后成為珍珠。
最初是人類在海河沿岸尋找食物時發現的,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寶石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有機寶石之一;自發現至今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享有“寶石皇后”的美稱。
不同于其他寶石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天生麗質,珍珠無需經任何人工修飾便可直接使用。
但野生天然珍珠產量極少,完美無瑕的野生天然珍珠更加稀少;所以現在的珍珠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養殖珍珠。
珍珠總體可分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
市面上常見的淡水珍珠分為:常規淡水珍珠和愛迪生珍珠。
海水珍珠包括:南洋金珠、南洋白珠、大溪地黑珍珠、日本akoya珍珠、海螺珠。
此外,珍珠的顏色品種豐富。其顏色是其體色、伴色和暈彩綜合的顏色。
根據珍珠的體色,可將珍珠顏色分為五個系列:
白色系列:純白色、奶白色、銀白色、瓷白色等。
紅色系列:粉紅色、淺玫瑰色、淺紫紅色等。
黃色系列:淺黃色、米黃色、金黃色、橙黃色等。
黑色系列:黑色、藍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紫黑色、棕黑色、鐵灰色等。
其他色系:紫色、褐色、青色、藍色、棕色、紫紅色、綠黃色、淺藍色、綠色、古銅色等。
更多關于珍珠的小知識,看這里:
《天然珍珠的終極偽裝者,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的keshi珍珠》
《30種真科研證書!終于有人講清楚了!全網最全,買海水珍珠不迷路》
- 琥珀
琥珀是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混合
物;以晶瑩剔透、凈度純凈無暇者為上品。
在寶石學中,蜜蠟和琥珀都屬于琥珀。
琥珀和蜜蠟都是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新近紀時期松柏科或豆科植物分泌的樹脂在地址作用下的化石產物,在時間形成上并沒有明確的先后順序。決定琥珀蜜蠟透明度的是琥珀酸的含量和放大觀察微小氣泡的數量。
通常琥珀品種的劃分都是根據顏色、產地來劃分。
琥珀的常見顏色有:淺黃色、黃棕色、棕色、紅棕色、淡紅、淡綠褐色、深褐色、橙色、紅色、蜜黃色、白色等。
主要產地有:波羅的海沿岸的波蘭、俄羅斯、丹麥、多米尼加、墨西哥、緬甸。加拿大、美國、智利、中國的遼寧撫順也有產出。
此外,有一類琥珀因為包裹了特殊的內含物而身價倍增,它們包含了蟲珀、植物風景琥珀、水膽琥珀等。
更多關于琥珀的小知識看這里:
《臨終前的嘆氣竟成為鑒定依據?蛛絲馬跡辨真偽!蟲珀原來要這么看!》
其它常見有機寶石種類
- 煤精
煤精又稱煤玉,是褐煤中的一個變種,主要由炭組成(約占80%)。
大約一億八千萬年前,樹木埋置于地下,在一定溫度、壓力下轉變成了煤精。
煤精拋光后具有樹脂光澤,是一種質密體輕的黑色有機寶石,世界各地都有產出。
比較著名的產地有英國、法國、西班牙等,中國的煤精產出地以遼寧撫順為主。
煤精在國外用于裝飾已有悠久的歷史。
煤精體色烏黑凝重,容易雕琢,經常被用來制成哀悼珠寶。
此外,煤精也是中國傳統的雕刻工藝原料之一,可以被雕琢成各種小型生活器具和配飾。中國文物歷史上最有名的煤精制品,是被稱為“古印章之最”的“獨孤信印”。
牙類
牙類制品里,最著名的就是象牙。
帶血的文玩,最著名的就是“一紅二黑三白”。其中,“三白”指的是象牙。
由于象牙潔白細膩,質地堅硬,常常被人們制作成牙雕、擺件,作為高檔飾品歷史悠久,市場效應使大象瀕于滅絕。
目前,大象已經被列入世界十大最受貿易活動威脅的物種之一,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象牙的橫截面具有特征的“Retzius"紋理(勒茲紋理線),亦稱旋轉引擎紋理線(具體表現為由兩組呈十字交叉狀的紋理線以大于115°或小于65°角相交組成的菱形圖案)。
勒茲紋是肉眼鑒別象牙的有效依據。
狹義的牙料指象牙,而廣義的牙料還包含了海象牙、河馬牙、鯨牙、野豬牙等等。
其中作為佩飾使用較多的還有一種,就是“虬角”。
虬角,常見于雍正、乾隆時期,由清宮廷造辦處用秘法制作,專用于皇宮貴族的一種裝飾物。標準讀音qiú jiǎo,正確讀音qiū jué,別看名字起得神秘霸氣,但是,虬角的真身其實就是海象的牙齒。
最初,虬角被用來取代越來越稀少的犀牛角,然而虬角的紋理粗糙,不適合制作雕刻精細的大件。因此,現存的虬角制品中,常見的有:煙嘴、勒子、印章、葫蘆蓋等等較小的物件。
清 · 虬角十八子手串
- 骨類
骨料是指用于制作裝飾品、工藝品及實用器的各種動物骨骼。
人類用骨料加工實用器、裝飾品和工藝品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上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
現代骨料常被制成各種精美工藝品,裝點人們的生活。一些少數民族還有用骨制品作為裝飾的習慣。
文玩中,“一紅二黑三白”中的“一紅”就和“骨類”有關——指的是鶴頂紅,是珍稀獸種盔犀鳥的頭骨。(相關文章閱讀:《“鶴頂紅”是啥? 不是毒藥,但碰上就會有牢獄之災!》)
- 角類
“一紅二黑三白”的“二黑”,即犀角。犀角是角類制品中最著名也是最昂貴的品種。
在中藥中,犀牛角被認為有解毒避邪的功效,匠人們常常將它制作成犀牛酒杯,供皇帝把玩。
由于人們毫無節制的肆意捕殺,現如今,我國境內野生的犀牛已經滅絕。而世界各地的犀角盜獵還在進行。
生活中,較常見的“角類制品”有牛角、羊角等。它們常被加工成項鏈、掛件等飾品,筆筒、梳篦等實用器以及角雕工藝品等。
- 龜甲
除了“一紅二黑三白”外,還有一些野生動物制品,很多人以為是普通飾品,但其實也屬于受保護動物范疇;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玳瑁”。
玳瑁,俗稱十三鱗,又名長壽龜,是一種生活在南海的海龜,它的龜殼不僅花紋十分漂亮,而且還呈半透明狀,常被加工成各種工藝品。
玳瑁制品在中國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早在漢代時就已出現。至清代,用玳瑁制作的各種擺件更加普及。
正因人們毫無節制的肆意捕撈,玳瑁已瀕危滅絕。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嚴禁獵捕與買賣玳瑁。
- 貝殼
貝殼(shell) 是指是生活在水邊或水里的軟體動物(貝類、蚌類、海螺類等)所具有的鈣質硬殼。
由于貝殼的美麗外觀,人類很早就使用貝殼作為裝飾。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中就曾考古發現,古人們用打孔的貝殼制成裝飾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貝殼飾品不僅僅局限于原始形態。
切割打磨后的貝殼制作成珠子、弧面寶石、隨形切割寶石、雕花形狀、扣子,結合浮雕工藝貝雕CAMEO,甚至是鑲嵌成盒子,結合螺鈿工藝鑲嵌在家具上。
更多貝殼珠寶文章閱讀:
無機寶石中的小叛徒——化石歐泊
很多人一眼就愛上的五彩斑斕的歐泊,是非晶質體寶石。絕大多數歐泊都不能叫做有機寶石。
但,某些極罕見的化石歐泊是個例外。
化石歐泊是歐泊中一個很特別的品類,它們是被貴蛋白石交代的貝殼、樹木、動物骨骼等的化石。由于它們部分是由有機物質構成的,所以可以劃分到有機寶石。
貝類化石歐泊
J先生說:
每一個有機寶石都曾經是生命的載體,承載的本應是溫馨、美好。
對于那些“帶血”的有機寶石,“沒有買賣就,就沒有殺害”,是我們每人都應遵守的原則。
有機寶石是大自然、時間給予我們的美麗饋贈。但“彩云易散,琉璃脆”,大多數有機寶石都比較脆弱(硬度低、易磨損、不耐腐蝕),日常佩戴要千萬小心哦~
(注:本文部分圖源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或備注出處)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