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戀愛、婚姻中其實都會忽視一個細節,就是:你需要承擔另一半的情緒價值。
這樣的細節如果持續的忽視,長久而來最終導致嚴重的問題。
那這個所謂的“情緒價值”是什么? 對他(她)好?夸他?哄他?在家什么都不讓他做?家務自己全包?
其實都不是;這些只是你認為的能為他提供情緒價值的方法和手段,用對人確實能起到作用,但用不對也很容易被貼好人標簽。
那到底什么是最終的情緒價值? 是他持續的喜歡你,想跟你在一起,一想到你就覺得充實,歡喜,安穩?
那怎么才能讓對方持續的對你有這樣的感受? 其實“喜歡”這件事,就是這兩個方面
1.對他安全感的彌補:你是否能洞察他內心深處,感受他的感受,懂得他從未說出口的需要;
2.對他價值觀的彌補:你的品格,信仰,思想,是否能幫助他擺脫混沌與迷茫,找到方向。
情侶 夫妻如若沒有愿意消化彼此負面情緒的“愛”及“覺知”,吵架是必然事件 ,而不是偶然事件,吵架的本質是因為對方沒有說出你想聽的話...吵架的具體原因可以細微到生活里的一件小事,或者是一句話。矛盾惡化不是這件事或是這句話...而是過去相處的過程中,錯綜復雜的“遷怒”,“翻舊賬”,“報復”,這些情緒并不會因為“我愛你”而消失不見...它會以“語言攻擊”的形式發泄出來,高情緒價值的伴侶會選擇先“接收”對方負面情緒后面再溝通。而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將邏輯和對錯抗戰到底...
吵架一貫的套路就是倆人先翻舊賬、接著講道理、緊著相互放狠話、最后要不拉黑冷戰,要不摔門而去、就算有一個人道歉了,另一個人還是端著臉色,哪怕心里已經沒有那么生氣。哎,你既然給我道歉了,我就是對的,我就是有理。能撒嬌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爭吵得面紅耳赤。
是什么原因彼此一定要將邏輯和對錯抗戰到底呢?其深層原因是來自對自我觀點的“捍衛”及彼此“巨嬰”心態的滿足。我們都期待有一個完美伴侶,他能消化你所有的情緒,理解你所有的痛苦,我們常常會因為多方做不到而痛苦,也因對方做到而感到幸福。
親密關系不是一方的情緒供養,單方面供養難免失衡。雙方都能在適當的時候消化彼此的負面情緒及內心痛苦,才是親密關系的核心,畢竟生活很苦,伴侶應該才是彼此最好的心理醫生,也是伴侶的最大意義。
親密關系的真正價值,其實體現在人生的暗面:
在你寂寞的時候,旁邊有一個人聽你訖語,陪著你無所事事;
在你空虛的時候,心頭會突然出現一個眼神,讓你覺得要改變一些什么;
在你被打倒在地踩上一只腳的時候,有一扇門依然為你開啟,里面的人不僅不會苛責你,還會努力撫平你的傷口,為你的傷悲而傷悲。
一段好的親密關系:是需要彼此相互扮演三種角色:老師、玩伴、分享者! 所謂“老師”,就是在遇到問題時,給予對方有價值的建議和觀點!
所謂“玩伴”,就是擁有共同的愛好或者目標,讓關系更融洽、舒適! 所謂“分享者”,就是能夠聆聽對方,接納對方,支持對方!怎樣的戀愛才能讓兩個人都舒服呢?
及時回應是親密關系里永遠不可以被忽略的一個點。每一次都有回應的感覺真的太好了,會讓人覺得他是在關注你,在乎你;讓兩個人都安心就是要及時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