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起因就是最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周圍的從小學到大學的同學,學歷越高的,往往更喜歡給人打工,更容易在某個公司上班,或者是在當公務員、老師之類的。而那些中途退學的差生,反而當老板的更多,有的可能已經混的非常好了,當然,大部分的老板也是那種小老板,比如說開個門頭,或者擺個小攤之類。
那為什么大學生更喜歡打工,而差生反而更容易當老板呢?
當然,這可能與收入本身有關,畢竟大學生找的工作可能收入較高,就用不著他們去冒創業的風險,而那些沒上過學的人,找工作只能去當一些低級勞動力,收入不高,還又苦又累,于是就只能冒險闖蕩,爭取翻身。
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我覺得跟這兩個因素有關:
首先,跟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
什么是大學生?就是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的人,而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他們始終是被人管教的。
你想想是不是這樣?是不是一直都會有老師在管他們、指導他們?換句話說,他們習慣了聽話,不習慣獨當一面,獨自承擔責任。而且在學校也用不著他們獨自承擔責任,他們只要認真聽老師的,一般就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那秉承著這種心理走上社會之后,他們也會不由自主的繼續遵循這種心理狀態,繼續想找一個“老師”來領導他們、指導他們,于是他們當然也就想進公司繼續打工,就不想創業了,畢竟他們的這種依賴心理沒有改變。只有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的這種依賴心理消除了,開始敢于獨當一面時,他們才會敢于去創業,讓自己成為領導。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服從習慣了,所以畢業之后還是習慣性的找一個繼續服從的工作。
而那些很早輟學的人則不同,他們獨創社會,很多時候更需要他們去獨當一面,別人往往也不會像老師一樣對他們照顧,更需要他們自己對自己負責,所以他們很快會擺脫依賴心理,就學會更多的依賴自己,所以一旦有合適的機會,他們就更有可能大膽的邁出當老板的那一步。
其次,跟個人內在的特質偏好有關
為什么有的孩子能一直上到大學,真的是因為他們更聰明嗎?不見的,事實上,我們應該見到過很多聰明的孩子,但他們就是不喜歡學習,就喜歡調皮搗蛋,因此很可能初中就輟學了。
那些一直堅持上完大學的孩子,從內在心理特質上來說,他們就習慣于遵守規矩,就愿意聽老師的命令,也正因他們聽老師的,老師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執行力更強,所以他們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否則老師說什么他們不聽,還故意跟老師作對的話,那你說這樣的孩子成績能好嗎?自然也就上不了大學了。
所以,那些能上完大學的人,從自身的內在特質來說,他們就是偏向于服從別人的人。
而那些很早退學,或者學習不好的人,除了智商真不好的,大部分本身就是桀驁不馴的,就是不喜歡聽從別人命令的人,他們有很強的反抗意識,從內在來說,就喜歡聽自己的,不喜歡聽別人的,所以這樣人在走上社會以后,他們也更喜歡嘗試去當老板。
說到這里,如果你孩子學習不好,還特別不聽話的話,你是不是應該慶幸一下,因為你的孩子將來更有可能當老板,可能反而更成功。
當然,這樣的孩子雖然喜歡去闖蕩,但是成功率比較低,可能嘗試很多次都是失敗的。而對于那些大學生來說,他們可能不喜歡去闖蕩,更喜歡聽別人的命令,但是一旦他們創業的話,往往成功率反而更高,因為他們比較謹慎,只有感到有很高的成功率、把握比較大時,他們才會敢于邁出當老板的那一步,當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一句話,大學生畢業后相對穩定,大家收入可能都差不太多,都在一個區間內。而那些差生,可能起伏就比較大了,有的可能會混的比較好,而有的可能混的比較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