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發布了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新案例,30個創新案例榜上有名。這批先行探索的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新舉措,以案例形式進一步把江蘇實踐提煉深化為有效路徑。
1月12日起,“中國大運河”全媒體平臺將特別推出“創新案例”欄目,每周向大家推介一個案例。
本期推文,我們向大家介紹的是:淮安市成立全省首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實體管理機構。
近年來,淮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搶抓《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實施的重大機遇,努力在全國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體現淮安擔當、打造淮安樣板。
淮安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管辦+集團”模式,系統籌劃并組建了“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大運河辦”)和“淮安市文化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文旅集團”),全力打響淮安“千秋淮揚”文化高地品牌和“運河之都、百里畫廊”城市品牌。
“建管辦+集團”模式
2020年3月30日,淮安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并舉行市大運河辦、市文旅集團揭牌儀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出席會議時指出,淮安市在全省首家創設“建管辦+集團”的管理模式,不僅是淮安市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領域的一次重要探索以及工作走在前列的重要舉措,更為全省、全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創樹了樣板,充分彰顯了淮安市委、市政府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信心決心和責任擔當,并圍繞從更高站位深化思想認識、以科學理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爭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示范段三方面提出要求,希望淮安段成為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首選。
2021年8月,淮安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審定印發了淮安市首家事業單位“三定”方案《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機構職能編制規定》,標志著淮安市全面完成了成立全省首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實體管理機構的多項流程。市大運河辦由原市運河辦改組而來,職能范圍從里運河拓展到大運河。通過市大運河辦全面統籌和謀劃,市文旅集團具體落實的模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淮安市大運河辦明確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內設政策法規處、計劃協調處、建設管理處、督查考核處等10個機構,承擔全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管理,主要是“抓規劃、抓推進、抓督查、抓考核”,具體包括統籌推進大運河淮安主城區段重大項目建設,負責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聯合執法,牽頭淮安運河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方面的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評估、考核等。市大運河辦的成立,為淮安市高質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標志城市提供了重要載體和抓手。
“建管辦”即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同市大運河辦)。作為市級層面,市大運河辦履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查推進”職能,具體承擔使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整體及片區規劃、年度重點項目建設投資計劃、向上爭取、協調市內跨區域重大事項、對外宣傳、運河文化研究、景區創建及重點項目建設把關和推進等,對大運河文化帶沿線項目進行督查考核。
市文旅集團作為市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的建設主體及投融資平臺,承擔重大項目的建設、運行及后期管養職能。
兩者關系具體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頂層設計、把關和具體操作實施的關系。
打造“淮安樣板”
淮安市大運河辦始終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對標找差、補短強特、創新實干,推動淮安市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啟動實施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工程。“百里畫廊建設工作被寫入 2022 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全面部署“百里畫廊”建設工作,系統謀劃,市大運河辦全力推進,舉行了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拉練暨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動員會,市(縣)委、市(縣)政府共 200 多人參加拉練及動員會。
二是督促推進省對市考核任務落細落實。通過按月通報、按季督查,緊盯省對市考核項目保質保量推進實施,“省考”項目全面完成任務,連續兩年圓滿完成省里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力促成板閘遺址公園(水工科技館一期)、里運河文化長廊四行系統提升、清口樞紐核心展示園 3 個項目入選江蘇“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庫。
三是推動大運河文化宣傳推介出新出彩。淮安大運河文化帶 2021 年作為全省唯一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助推淮臺兩地文化交流。所屬“三館”(淮安淮揚菜文化博物館、淮安國際攝影館、淮安運河博物館)發揮黨性教育基地作用,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年累計接待參觀近 300 萬人次,展示了較好的對外形象。牽頭成立市大運河文化研究會,加強淮安運河文化研究利用。著力打造“百里畫廊”,按“江蘇大運河文化帶精華空間、美麗淮安高質量建設示范區、大運河沿線最美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定位,力爭建成大運河沿線節點城市的先導段和示范區。
板閘遺址公園建設項目確保2023年開園、淮安中國水工科技館2023年底主體封頂、里運河文化長廊“四行”系統工程進行局部提升……未來,淮安市大運河辦和市文旅集團兩單位將共同發力,爭創國家5A景區及國家級運河文化旅游度假區,共同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淮安樣板”
來源:現代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