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羅靜博士,我家孩子今年三歲,性格很活潑,和同齡人一起玩也不會怕生,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變得很執著,比如,她只愛畫兔子,各種顏色的、各種長相的都有。 玩彩泥也是只做和兔子相關的,甚至給爸爸媽媽都冠名“兔子媽”“兔子爸”。我開始沒特在意,覺得過段時間有替代了就不會老圍繞這個。但是最近感覺她入迷了,有點擔心。我們甚至開始有意避免能讓孩子聯系到兔子的東西。這樣是不是不好?打算要送孩子上幼兒園了,希望孩子不要總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上面。
答:很多爸媽都認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后就要把注意力放到聽課和學習上。他們擔心 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玩上,在幼兒園學不到東西。就像這位焦慮的媽媽一樣。他們想要培養孩子的“正確的”注意力,所以嘗試著去阻礙孩子做感興趣的事。可偏偏她的做法,卻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的發展。
其實,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會專注于一種游戲、一個動作,一本書或者一個愛好等,這是孩子注意力發展的特征,重復會給孩子帶去成就感和滿足感,這和孩子們看一個動畫片會反復看十遍仍樂在其中一個道理。爸媽恰恰可以利用 孩子的這個特點,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引導孩子,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在專心致志地搭積木,爸媽,尤其是爺爺奶奶往往每隔一會兒過來一趟,問:寶貝,渴不渴?喝點水吧?餓不餓?吃點東西吧?還有一種常見的現象,要吃飯了,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琢磨一樣東西呢,這時有的大人往 往會粗魯地干擾、中斷孩子的探究,不給孩子留一點緩沖的余地。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注意力的發展。
注意力,即人的心理活動對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好的注意力,是孩子將 來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前提,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任務。所以,要促進孩子的目標感,除了幫助孩子樹立好的自信、自尊和愛的能力之外,還必須點亮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孩子的眼睛,它能為孩子照亮客觀世界。
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被訓練得長,也可以被訓練得短。如果像上面說到的例子一樣, 干擾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很短。若爸媽能夠給孩子 空間,尊重他們的興趣,從尊重孩子專注于自己的興趣入手,讓孩子擁有越來越多的興 趣點,同樣就擁有了越來越穩定的注意力。正如成人一般,高興的時候自然注意力就 集中,所以讓孩子體驗到愉悅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不二法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