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社會中有一個特殊群體:同妻。
據說,在我國,同妻人數上千萬。
換句話說,有上千萬的姐妹活在畸形婚姻的痛苦、煎熬中。
她們當中,多數人選擇默默忍受,凄涼一生,少數人選擇離開,重拾愛情,極個別選擇極端,以死哭訴。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位高學歷同妻的凄涼不歸路。
1、美麗才女
羅洪玲是重慶市梁平區(qū)梁平鄉(xiāng)人,出生于1981年5月。
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但是不似其他村民那樣想方設法偷生,而是遵守計劃生育政策,就只生一個女兒,
那些年,父母主要靠擺地攤賣書維持生計,家里經濟拮據。
另一方面,父母將女兒視作掌上明珠,疼愛有加,悉心培養(yǎng)。
羅洪玲自小就乖巧懂事,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秀。
2000年,羅洪玲19歲,不負所望,考上中國海洋大學(在山東省青島)外語系,主攻韓語。
她本科畢業(yè)后直接考取本校研究生(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
她在青島學習、生活了8年,直到2007年畢業(yè)。
求學期間,羅洪玲依然學業(yè)優(yōu)秀,而且,文采出眾,是學校公認的“文藝青年”。
碩士生期間,她師從我國知名的韓國現代文學專家李光在,深得恩師賞識,她的碩士畢業(yè)論文《中韓古典婚戀文學中的“紅娘”典型對比考察》被評為我國年度優(yōu)秀碩士論文。
羅洪玲是學霸,也是大美女。
她性格開朗,活潑可愛,心地善良,精明能干,很有主見,同學們給她起了個外號“貓咪”。
她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曾經代表學校加入中國青年代表團,出訪韓國。
2、優(yōu)秀老師
2007年,羅洪玲26歲,研究生畢業(yè)。
為了照顧漸漸年邁的父母,她選擇回歸四川,成了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一名韓語老師。
羅洪玲每次領工資,都要寄給爸媽一部分,十分孝順。
羅洪玲愛崗敬業(yè),教學之余還發(fā)表了兩篇業(yè)內影響廣泛的論文:《中韓“紅娘”典型之社會文化內涵一探》、《中國古典小說在儒家文化圈的接受傾向與影響——以韓國為例》。
羅洪玲是一名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
2012年,羅洪玲31歲,追求理想不止的她考上了本校的博士生。
誰曾想到,她在9月開始攻讀博士生前殞落了。
可憐的她遭遇了同妻陷阱!
3、虛假愛情
或許是勤奮學習的緣故,美女羅洪玲的情感之路不順。
讀書期間,她也曾經談過戀愛,不過,都沒有修成正果。
2011年,羅洪玲30歲,還是孤身一人,成為大齡剩女。
顯然,父母希望女兒早定終身大事,盡管不催婚,但是,有時他們詢問幾句,或者兩老默然相對,這也讓羅洪玲平添無形的心理壓力。
其實,她也渴望愛情,無奈此事難強求,尤其是作為高學歷美女,更有“高處不勝寒”之感。
2011年8月,羅洪玲回老家度署假。
一位高中同學介紹她和程建生相識了。
程建生出生于1980年,也是重慶市梁平區(qū)人,兩家相距十多公里。
程建生7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他和姐姐隨母親生活。
12歲的時候,母親患癌癥離世,家里就剩下他和姐姐,姐弟倆相依為命。
再婚的父親不愿意出撫養(yǎng)費,在程建生讀中學的時候,一個月60塊錢的生活費,程建生也是通過打官司才從父親手上拿到。
程建生人窮志不短,他勤奮讀書,如愿考上大學。
不過,他大學畢業(yè)后的工作不順利,多次跳槽換工作,近似一事無成。
顯然,無論是學業(yè),還是事業(yè),羅洪玲和程建生之間都是存在差距的。
然而,羅洪玲卻神差鬼使地愛上了程建生!
可惜,這是虛假愛情。
或許,這就是命吧。
4、傾情付出
羅洪玲對程建生很癡情!
由于程建生從小多苦多難,戀愛期間,羅洪玲特地叮囑父母要把他當自己的兒子看待,要對他好。
程建生在和羅洪玲相識的將近一年時間里,換了三份工作,而且中間處于無業(yè)狀態(tài)好幾個月。
羅洪玲對此不計較。
她生怕缺錢的程建生不好意思找自己開口,就把自己計劃攢錢裝修的存折塞給他。
后來羅洪玲到外面兼職,由于薪酬比較高,對方需要劃撥兩張銀行卡,羅洪玲便將其中一張銀行卡直接掛在程建生名下,每個月都是3000以上。
羅洪玲從來沒過問銀行卡里錢的去向。
結婚前,羅洪玲跟程建生說,不要他父親與姐姐的錢。
羅洪玲一片癡心!
她做夢也沒想到,陽光上進、大方得體、對人友善、殷勤周到的男友竟然是同性戀。
顯然,程建生也有苦衷,正如他后來所說的:“騙婚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己”。
殊不知,男人的自私會害了可憐的另一半。
5、悲情同妻
2012年1月8日,羅洪玲和程建生相識5個月后步入婚姻殿堂,正式成為夫妻。
兩人“閃婚”,各有所需!
對羅洪玲來說,早定終身大事可以安撫父母的心,以及讓自己漂蕩的心穩(wěn)定下來。
對程建生來說,可以避免夜長夢多,因為戀愛時間越長,他的同性戀傾向越容易讓對方知道。
其實,程建生的同性戀傾向在戀愛期間也有跡可尋。
比如,兩人幾乎沒有像情侶那樣的花前月下、打情罵俏、甜言蜜語。
對于這一反常現象,程建生常常給出各種借口或解釋,身為高級知識分子的羅洪玲信以為真,沒有絲毫起疑。
程建生唯一的“激情”是在準岳父母面前,有時會從背后擁抱羅洪玲,這讓羅洪得到極大滿足,以至于在戀愛及婚姻初期,即使有閨蜜的善意提示,她都沒有往同性戀方面想,甚至肯定地認為:“可以排除性取向問題”。
顯而易見,婚后羅洪玲并沒有獲得想象中的“性”福。
兩人的婚事恰好在春節(jié)期間,程建生以“假日應酬多”為由回避了新婚夫妻的“蜜月生活”。
節(jié)后回到成都,羅洪玲憧憬未來,興高采烈地在校外租下一套房子以作夫妻的愛巢。
程建生卻要求分房而睡,新婚夫妻居然不是干柴烈火,這給羅洪玲當頭一棒,最終拗不過丈夫,唯有傷心接受。
而且,程建生想盡一切辦法夜不歸宿,倘若無借口可用,他就去健身房健身,直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去,倘若單位需要派人出差,他總是爭搶著去。
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程建生總是設法外出,似乎害怕和妻子獨處。
兩人的夫妻生活屈指可數,婚后3個月,兩人在一起不到1個月,夫妻生活不超過5次,而且,程建生每次都是草草了事。
除了缺乏“激情”,其他方面程建生對羅洪玲也冷淡了許多,兩人如同陌路人,白天幾乎沒在手機上聯(lián)系過,一起吃晚飯不超過5次。
對生活滿懷憧憬的羅洪玲漸漸深陷苦境,同時,程建生也逃避得很辛苦。
這就是畸形婚姻帶來的悲傷!
6、欲罷不能
起初,羅洪玲對婚姻始終充滿美好向往,她甚至把一切失意歸究自己不會取悅丈夫,于是,她發(fā)揮女學究的研究精神,翻閱眾多相關資料,甚至還在網上求助。
這也許是羅洪玲是不敢面對現實,企圖自欺欺人吧。
但是在事實面前,作為知識分子的她無可逃避。
2012年4月,結婚3個月后,眼看難以遮掩的程建生認了,但是沒有全部承認,只說自己是雙性戀。
事以至此,羅洪玲并沒有決心斬斷孽緣!
她對婚姻還心存幻想,畢竟丈夫只是“雙性戀”,或許有回歸婚姻的時候。
更加重要的是,羅洪玲不想讓年邁的父母擔憂自己。
2012年5月初,也是自殺前一個月,羅洪玲還回重慶老家接父母到成都游玩,在成都住了一段時間。
她之所以接父母過來,就是想讓家人看到,自己和程建生的生活很“美滿”。
為了營造“夫妻恩愛”,羅洪玲曾提議一家人郊游,無奈程建生找借口避開,她只好自己帶父母出去玩。
羅洪玲內心的憋屈可想而知!
她遭遇痛苦婚姻,卻沒有勇氣面對,只在心中憋屈,最終還是將自己搭了進去。
7、絕望難堪
羅洪玲一邊痛苦至極,一邊心存幻想。
顯然,當幻想破滅時,她會遭到更大的打擊。
2012年5月20日,這是一個溫馨、浪漫、情意綿綿的日子。
羅洪玲也向往!
她精心準備,希望和丈夫有一個浪漫的約會。
這次,程建生沒有理由拒絕。
兩人來了一場久違的夫妻相聚,而且隨后還有一次夫妻生活,盡管程建生力不從心。
事后程建生去了洗手間,一時疏忽,將手機留在了臥室。
恰好,此時他的手機亮起了消息提示,向來講究互不干涉穩(wěn)私的羅洪玲瞧了一眼,屏幕上的一行字讓她怔住了:寶貝,520,我愛你哦。
羅洪玲隨即劃開手機其他界面,幾個“男同”交友軟件和一些不堪入目的內容進入她的眼里。
羅洪玲終于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丈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同性戀。
程建生從洗手間回來,看到手機在羅洪玲手上,明白了一切,也就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羅洪玲反而冷靜了下來,沒有吵鬧,只是當晚,她輾轉難眠。
次日,羅洪玲搬回學校原先的家。
此時,她動了斬斷孽緣的念頭。
可惜的是,羅洪玲還糾結于過去。
從她那段時間在網上的留言,就知道她內心充滿氣憤、失望與痛苦。
“新婚五個月sex(性生活),一只手數得過來。春節(jié)回成都就時常堅持分床睡。和各色男人勾搭,這不叫騙婚,什么才是騙婚?”
“一頭用我的錢一頭給別的男人買禮物時有沒有心虛,用我送的蘋果(手機)勾搭各色男人時有沒有臉紅?”
“有那么多機會可以放我一條生路,為什么非要拖我進泥潭?”
“我丈夫是一個gay,從頭到尾,都在騙我。”
羅洪玲在網上留言,恰好也說明,她沒有找到發(fā)泄心中憋屈的有效途徑。
如此難以自拔,也許后果很嚴重。
8、走上不歸路
2012年6月13日,羅洪玲給學生登記期末成績。
學生們哪里知道,此時的羅老師內心很痛苦。
6月14日晚上,羅洪玲回到了夫妻的“愛巢”。
她和程建生談了一些離婚事宜。
此時,羅洪玲還有一些幻想,就是希望程建生能夠回歸家庭,不再跟男人廝混。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二人不歡而散。
羅洪玲回到自己的睡房。
獨處一室的羅洪玲內心痛苦不堪!
她想起曾經溫柔陽光的程建生,忍不住給對方發(fā)了短信:“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想到你還是會心痛”。
唉,女主的癡情讓人不解!
程建生回復:“我就是個王八蛋,不值得你傷心”。
他哪里知道,觸及心事的妻子徹夜難眠,陷入了無限的絕望、痛苦、悔恨中。
當晚,程建生還通過微博,向羅洪玲公開道歉:“羅老師,對不起,我就是個gay,是我騙了你。”
倘若,他當面說這些,甚至說些勸慰的話,也許會把羅洪玲從死神手上拉回來。
6月15日凌晨3時許,羅洪玲發(fā)出最后的微博:“這個世界真叫人疲倦,那么就讓一切都結束吧”。
這也是她的最后遺言。
短短19個字,讓人看了嘆息、淚目!
2小時后,羅洪玲從租住的公寓13樓一躍而下,當場香消玉殞。
她僅得31歲,才結婚5個月。
傷心的父母
結束語
羅洪玲離開后留給人們一連串的“為什么”。
為什么對不該愛的他那樣癡情?
為什么飽讀詩書,感情卻那么脆弱?
為什么那么愛父母,卻絕塵而去?
等等。
顯然,答案已經隨死者而消失了,旁觀者只有一聲嘆息。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