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的《百川樂時空》播出,原諒我又想躺在懷舊的氛圍里沉浸了,就算當下聽經(jīng)典歌的機會很多,但聽到原唱狀態(tài)依舊的去演繹原作,那股原汁原味的快樂還是更充分一些。
所以當歐陽娜娜唱出《女孩》時,小小年紀的她竟然在音樂里傳遞出了我曾在 90 年代華語流行樂里才會聽到的人文味,我會稱這也是令我感受到懷舊氣息的一環(huán)。
我還想《私奔》到鄭鈞的歌里,重新聽他無畏的生活態(tài)度,甚至對于生命都只能怒放一次而不羈的極致表達。
如場外楊迪總結(jié)劉蕓對鄭鈞講話的總結(jié)“言簡意賅”,但鄭鈞表達在他音樂里的態(tài)度和敘事層次,極度豐富!
當然,被中國臺灣的流行音樂影響長大的我,第一次買票進電影院支持中國動漫電影《寶蓮燈》的我,曾為《用情》而到上海打卡了外白渡橋的我,在這一期節(jié)目最上頭的歌自然是張信哲身穿休閑裝,自然到如同鄰家大叔,唱了一首用情至深的《愛就一個字》。
一個細節(jié)是,《愛就一個字》在“百川”節(jié)目中沿用了原版伴奏,沒有更改編曲,原汁原味還原本曲,可“殺傷力”卻如同用放大鏡聚焦了陽光在紙面一聚點,加溫著,就沖垮了我的淚腺。
我淚的不只是哭給這首歌把人拽回年少回憶時的純真時光,我哭的是這首歌發(fā)行超過 23 年,依然能傳達出強大的音樂生命里和正向的感染力。
“愛”就像是一早種在了張信哲音樂里的種子,陽光、空氣和水都適宜,就那么一點點生長到了更強大的樣子,超越愛情的層面,覆蓋到所有愛的種類。
節(jié)目在以《愛就一個字》為 BGM 的行進過程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媽媽帶著女兒,讀起“我永遠保護你 不管風雨的打擊 全心全意”的歌詞,言談與語氣里都是堅定的信念,母愛與流行音樂,此刻就這么自然而然交融在了一起。
于是我是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百川樂時空》,節(jié)目把音樂傳遞到四面八方后的影響力,常被文字化,很少被影像化,以至于我們從多方看來所謂被“一首歌影響了一生”的故事,像是段子,非現(xiàn)實。
直到“百川”把一個又一個似真似幻的音樂、人物、故事、時光都串聯(lián)在一起時,音樂影響時代再被時代影像化成為真實的過程,才就此顯得彌足珍貴。
那些感動、認真都落成了無形的愛,真實能被人感知,甚至傳下去到很久遠很久遠之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