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黑龍江綏化望奎縣劉先生,發布了一個“神秘動物骨架”的視頻。
這具骨架出現在鄰居家的老房子里,老房子是8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已經有5年沒住人了。當大伙兒幫鄰居拆除舊房時,在房頂下的“黑天棚”處找到這具骨骼。隨后大家把骨骼轉移到房子外的鐵柵欄上,劉先生錄下視頻。
老房子里沒有養過貓、狗等寵物,村民們猜不出這是什么動物。網友們紛紛給出猜測答案,哪個最合理?
我們從頭說起。
兔子
網友說:后腿長,前腿短,這是一只兔子。
乍一看,哺乳動物的骨骼都差不多。如果要分辨動物種類的話,頭骨上牙齒的特征最有代表性。兔子,最典型的特征,是有2個大大的上門牙。
從頭骨正面只能看見兔子的2顆門牙,呈鑿狀。在看不見的后面,還緊貼著1對圓柱狀的小門牙。兔子的門牙上下不對稱,下牙只有一對,咬合時,第2對上門齒跟下門齒咬合。
上面一張圖片是兔子骨骼,中間是兔子頭骨的正面,下面是神秘動物的頭骨。圖片比較模糊,但是能看出神秘動物沒有大門牙,卻有一對突出的犬齒。
兔子選項排除。
袋鼠
兔子選項被排除了,那么,后腿長的特征會不會是袋鼠?
袋鼠有一雙強健有力的后腿,它的腿骨最大的特點是:小腿長,大腿短。平均下來,小腿(脛骨)長度是大腿(股骨)長度的1.7倍。
這張圖片是袋鼠的骨骼,大腿比小腿短一大截,而神秘動物的大腿和小腿幾乎是等長。
袋鼠選項排除。
猴子
網友說:這是猴子,靈長類的骨骼。
說到猴子,那猴子的頭骨我們可太熟悉了,跟人類的骷髏頭類似。
這張圖是獼猴(恒河猴)的頭骨,面部扁平,兩個大眼眶在同一平面上,中間間距窄。鼻孔離眼睛近。下巴寬闊,塞滿大顆大顆的牙齒。
對比一下神秘動物的頭骨,它的眼眶間距更寬,鼻孔離眼睛更遠,下巴狹窄,沒有大板牙,一點兒都不像猴子。
猴子選項排除。
其實,不用比較骨骼結構,只要根據實際情況就可以排除以上3個選項。實際情況是:神秘動物的骨骼出現在黑龍江老房子的天棚上。兔子不會爬屋頂,排除。東北太冷,不適合猴子生活,沒有野生猴子,排除。至于袋鼠,我國除了動物園之外,就再也見不到它了,排除。
接下來,我們分析生活在黑龍江野外的動物選項。
黃鼠狼
網友說:這是黃鼠狼。
黃鼠狼是鼬科,生活在東北的鼬科動物挺多,包括我們熟悉的紫貂,鼬科動物的骨骼有它們自家的本族特征。
我沒找到黃鼠狼的骨骼照片,以跟它同門的白鼬骨骼代替。看特點:鼬科的腦袋又小又長,口鼻處突出。跟貓科動物相比,脖子更長。
只看脖頸占據身體的比例,就可以排除黃鼠狼的選項了。
家貓還是猞猁?
排除以上不正確的選項,剩下的選項很大概率就是正確答案。
網友說:貓骨架,大一點的山貓猞猁啥的,跳下來被戳死了。(更正:戳死不對,骨架在天棚里發現,戳在欄桿上只為照相用。)
東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的專家說,“這具骨架頭部符合貓科動物特征,很可能是屬于貓科動物的猞猁,其特點是骨骼比家貓大。”
神秘骨架的圖片上,身邊沒有確定參照物,可以詳細估計它的大小。貓科動物中,流浪貓和猞猁都有可能。
圖片上是家貓和猞猁的骨骼,除了個頭差別之外,它倆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家貓有一根長尾巴,而猞猁的尾巴特別短。
短尾巴是猞猁的標志,可惜神秘動物骨骼的視頻里,缺少了尾巴的細節。
世界上一共有4種猞猁,生活在我國的是歐亞猞猁。
歐亞猞猁是中型貓科動物,歐亞猞猁平均體長80~129厘米,肩高70厘米,體重18~30公斤。它的毛厚不怕冷,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從北歐、中歐、東歐,一直到中亞和西伯利亞。在我國,從青藏高原的山地,一直到新疆、內蒙古的泰加林,還有東北的長白山系,都有歐亞猞猁的身影。
歐亞猞猁的食譜非常廣泛,從小個頭的老鼠、松鼠,一直到大個頭的野豬、狍子,都是它的獵物。
猞猁一般生活在遠離人群的森林里,但是,冬天森林里缺少食物時,偶爾會跑到農家偷家畜。3個月前,新疆伊犁的牧民就抓到一只跑進羊圈咬死羊羔的猞猁。
這具神秘骨架,會不會是誤入空房子的猞猁留下的?有可能。不過,空房子里缺少猞猁的獵物。如果只是抓老鼠的話,我覺得流浪貓的概率更大。
視頻里缺少骨架的尺寸大小和尾巴細節,猞猁和流浪貓之間,我選流浪貓。
好了,神秘骨骼的秘密先聊到這兒。
關注法蘭西is培根,為你講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