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將生態教育納入德育教學,注重對學生情感體驗、習慣養成及價值觀的培養。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是按照省級規范化學校標準建設的一所現代化區直屬小學。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副校長、家委會主任為副組長,政教主任、德育教師、家長志愿者為組員的生態教育領導小組。
學校經常開展社團性質的生態環保活動,依托青島農業大學,建立學校“生態教育活動基地”,利用活動基地的優勢讓全體學生和家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中,此舉帶動了學校生態德育工作的積極開展,營造了綠色發展的校園文化。
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綠化覆蓋率達到 45%,有“綠色校園”之稱。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美化、綠化、凈化”校園為活動載體,強化環境教育。校園四季常綠、景色宜人,一進校門就讓人心曠神怡。
學校開發“向陽生態園”教育基地,將基地劃分給各班,由各班師生對基地種植作物進行合理規劃,責任到人。
學校每年將“向陽生態園”豐收的果實進行愛心義賣,并將義賣款資助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讓學生感受勞動的辛苦,培養珍惜勞動成果的品質。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還在學校種植青島市花耐冬和延安市花山丹丹,增強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提高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麗家園的決心。
針對未成年人特點和興趣愛好 , 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教育實踐活動 , 是增強青少年生態保護意識的有效途徑。
學校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拓展思維。 走進自然,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學校利用每年的“植樹節”“世界地球日”“六五環境日”等環境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教育活動。
結合“二十四節氣”,組織“我與小樹共成長”“小手拉大手,美化我們的家園”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自然。
每年 , 學校與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共同開展“同一片陽光下,共享自然之美”系列活動 , 向全體師生、家長發放倡議書,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讓家長們積極加入愛鳥護鳥的行動中。
開展“我為鳥兒做個窩”活動,讓學生利用木板、廢棄紙盒、塑料垃圾桶、柳條制作各種款式、各種型號的鳥窩,帶領學生懸掛在學校的樹上和山林中。
學校在愛鳥周開展制作鳥巢評選活動。
“立德樹人”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為提高學生生態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各學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融通、課內外深度融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的“樂德課程”德育課程實施體系,學校積極創建德育課程。
在各個學科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態德育教學,如語文教學中組織自編自演課本劇、寫讀后感等教育學生熱愛自然、崇尚自然科學,數學教學中海洋動物數據統計加強熱愛動物、熱愛海洋等生態德育教學;《藍色家園課》《剪紙課》《海洋探究課》等校本課程的創建滲透生態道德教育;110 個學生社團的設立也處處滲透著生態德育教學的身影。
要讓學生真正融入生態教育之中,學校更注意從小事抓起、從我做起、讓學生的良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養成。
如開展“撿起一張紙”“我為祖國添綠色”“煥新校園”可回收垃圾兌換綠植等主題活動,體現潤物細無聲的“生態教育”功效。
從 2017 年起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在學校開展“保護濕地野生動植物”宣講、“保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宣講等活動,從 2020 年起青島你我他創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定期到學校開展垃圾分類、植物種植生長等講座。
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形成“月月有主題、周周有重點、天天有內容”的生態教育主題活動,并通過校本課程的構建,做到了一課一主題,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為培養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意識,增長其生態科普知識,提高其生態保護實踐能力,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文明和環境教育實踐活動。
學校少先隊組建了“向陽花”志愿服務團隊,全校師生、家長 1600 余人成為生態志愿者,積極參與保護生態環境實踐志愿者活動。
老師和學生們打造“向陽生態園”,開展勞動校本課程。
學校每年在植樹節來臨之際都會攜手城陽區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共同護育市花耐冬,加強對隊員們的生態文明教育。學校來到白沙河濕地,發起愛鳥護鳥行動,樹立愛鳥護鳥意識。
利用校園周邊的社區開展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用自己的雙手獲取勞動帶來的喜悅,讓德育教學在快樂中拓展延伸。
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拓寬了生態教育的途徑,達到積極引導學生行為的目的。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攜手、社區的支持,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教育的發展,學校與順德居社區進行社區共建,在城陽區社區廚余堆肥推廣中心(順德居小區)成立“垃圾分類”校外實踐基地。
在寒暑假進行“爭做紅色小樓長”“生生不息,綠色種植”等活動,小手拉大手激發家庭參與垃圾分類的內在動力,倡導綠色健康文明的社會新風尚。
這一系列生態教育活動的開展不但使學生提高了環保意識,而且學生們將環保理念、創意巧妙融入學習、創作中,并多次在世界奧林匹克中國區決賽中獲獎。
以人與自然、人與動植物和諧為主題創編的舞蹈《小小鳥》《好山好水好地方》《小松樹,快長大》《田野童趣》《小腳丫》等節目分別在全國、省、市獲獎。其中《小小鳥》在 CCTV3 舞蹈世界的舞臺上表演,一舉拿下金獎。
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是一個從淺層向深層的漸進過程。學校對學生“生態人”的培養也是一個漸行漸深的過程。近幾年在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海洋科普教育示范校”“生態道德示范學校”“中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示范學校”“中國濕地學校”“山東省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作者:閆昱欣 編輯:劉玉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