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廷君
提示: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之際,其耳聞目睹農業農村的發展問題,懷著一份責任,就“精準扶貧”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大事,特向有關領導及社會各界闡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為有力落實黨中央破解“三農”難題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盡一份綿薄之力。
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強盛,其核心的根基在農業和農村。農業、農村乃是人民日常生活與安居樂業的頭等大事,破解農業、農村與農民問題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長遠發展的全局性與根本性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懷著對黨和國家長遠發展高度負責及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深情大愛。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膽略,破除一切阻礙農業與農村發展的思維定勢。多次在重要會議上強調“三個必須”“三個不能”“三個堅定不移”的“三農”發展思想(1)。把“精準扶貧”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列為各級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與優先發展(2)。堅持五級書記抓“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全黨、全囯人民共同的發力點。使我國在短短的六年時間里就有280個貧困縣脫貧摘帽,280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按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000多萬(3)。成績備受矚目,為破解我國“三農”難題與實現“城鄉一體化”奠定扎實的基礎。
而今,我國“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但由于我國農業、農村與農民問題受多年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在公共基礎設施、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領域上形成“同人不同等”(4)的城鄉“分割”格局。農業農村發展相對滯后,仍還有許多短板要補,要想如期完成全面實現小康與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目標,時間緊迫,任務十分艱巨。
在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決勝階段的關鍵時刻,根據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我們應站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前沿,緊緊抓住困擾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上的問題導向。結合各地農業農村發展實情,科學部署與制定適合各地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建立與健全質量興農政策體系與責任落實考評機制,切實把中央各項惠農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才是抓好“精準扶貧”與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
科學的縣鄉村規劃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重大的惠民強國歷史性工程,唯有堅持以“集全民之智,舉全民之力”為原則。強化各縣鄉村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一切以當地人文地貌、產業特色為出發點,科學對各縣鄉村進行全盤規劃。明確縣鄉村階段性目標任務,細分量化各縣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和實施細則,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在各縣鄉村落地見效。
首先,在對各縣鄉村規劃設計時,我們應杜絕某些城鎮規劃復制、照搬的思維定位,切實根據各縣鄉村格局多樣性分化趨勢,注重縣鄉人文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根據不同縣鄉村發展現狀、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設計出適應當地縣鄉村發展的路徑。按集聚提升、城鄉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等方式分類推進各縣鄉村產業發展,切實做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科學把握節奏力度,既要做到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扎實有序推進各縣鄉村振興大業。
其次,在各縣鄉村規劃過程中,要從縣鄉村產業發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務、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統籌考慮。科學地對各縣鄉村未來經濟、產業與時代發展趨勢進行研判,確定自身人文特色與產業發展方向,重塑各縣鄉村特色產業、特色品牌。有力推動各縣鄉村基層組織、人才、基礎設施、產業、人文、生態的全面振興,真正使各縣農業農村全面升級、全面進步。同時,更要把維護廣大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各縣鄉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徹底杜絕“三農”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
另外,在各縣鄉村《規劃》要素配置上,破除阻礙要素下鄉的體制機制。切實按中央要求,把財政支持的重點放在農業農村,有力構建鄉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民覆蓋、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著力完善農民與城鎮公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制度,重塑城鄉關系,強化鄉村振興的時代性、重要性。統籌安排和發揮各縣鄉村的比較優勢,把農業生產融入到各縣整過區域性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黨政引領作用,著力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再次,加快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制度上的改革,鼓勵返鄉下鄉人員使用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實體創業。全面實施產業興縣強鄉村大行動,堅持以特色產業為依托,以農業農村為中心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縣鄉產業發展主攻方向。著力打造一鄉一品、一縣一主多業的實體產業發展新格局。充分發揮各縣鄉村賢人、能人、富人的示范作用,激發各縣鄉村全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
強化規劃實施的執行力,為鄉村振興提供確切保障。解決農業農村與農民問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于縣鄉基層黨員干部的創新能力與執行力,優化完善各縣鄉村基層組織與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是當今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此,著力選拔和培養一大批有堅定信仰、想干事、能干事、勤政為民的優秀黨員干部,充實到縣鄉村主要領導干部隊伍中來。對某些只重唱功,做表面文章,庸碌無為或不作為者應轉崗、換崗,對搞形式或亂作為者應交紀委嚴肅處理。這樣,才能讓廣大優秀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扎根農村,全心全意帶領當地黨員干部群眾進行興鄉創業,構建各縣鄉村和諧安定,經濟持續繁榮的美麗鄉村。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對標中央抓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本地規劃落實的總要求(5)。強化縣鄉村黨政一把手主體責任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首要原則。著力壓緊、壓實各縣鄉村主要負責人的目標責任、工作進度與實效,為各縣鄉村規劃的有效實施提供有力保障。建立與完善各省市對縣鄉村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落實鄉村振興規劃執行中的考評考核體系,并將其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的第一標準。在縣鄉規劃實施與執行過程中,既要按縣鄉總體規劃有力推進,又要突出重點。針對不同縣鄉村發展水平、不同類型鄉村特征進行分類實施,有序推進。凝心聚力,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創造精神,找準各鄉村產業發展的突破口與切入點,讓縣鄉規劃在鄉村實踐探索中形成良性互動、有機結合,重塑縣鄉村貌人文特色,打造特色產業。
咬定目標不放松,敢叫鄉村換新天。按“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體要求,以“狠抓兩頭、強化中間,全民參與”為原則。在此,中央各部門涉農機構應良性互動,有序協調,確保資源要素供給到位,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強化提升各省市兩級農委(辦)機構在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指導性與監督能力,切實做好當地縣鄉村規劃指導和涉農資金的監管工作,加強組織動員,構建黨委、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參與機制。
在此同時,建立各市縣鄉村振興專家決策咨詢機制,集聚各方面力量和資源要素,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磅礴力量向鄉村聚焦發力,有力推進鄉村振興早見成效。唯有這樣,才能讓我國古老而又欠發達的農村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奮力前行;才能讓農業成為當今與未來有奔頭的產業;才能讓農民成為時代光鮮的職業;才能讓中國農村成為億萬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作者系全球品牌、創新、人才、企業家概念科學闡述第一人。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經網.中經在線專家智庫特約專家、首席研究員。國內財經、品牌、管理實戰知名專家、多家權威媒體財經、品牌、管理、文學欄目專欄作家、詩人)
注:該文原載于2019年2月共產黨員網/黨員教育通訊及多家媒體轉載
參考資料:
(1)、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習近平"三農"思想:"三個必須""三個不能""三個堅定不移"》鏈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125/c83846-29048273.html
(2) 、人民網:《人民日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鏈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0827/c1003-30251793.html
(3)、央視網:《國務院扶貧辦:今年全國預計減貧超過1000萬人》鏈接:http://news.cctv.com/2018/12/29/ARTIA4t93H9X1vGbeqqstB8o181229.shtml
(4)、新華網:《農民到居民:轉身之后要見平等》鏈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21/c_1119600304.htm
(5)、中央人民政府網:《習近平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鏈接:http://www.gov.cn/xinwen/2018-07/05/content_5303799.ht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