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財富會
房企化債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化債KPI,
恒大、旭輝、融創等多家出險房企紛紛加速化債進展,
但究竟誰能順利推開“重生之門”呢?
2023-3-27
春風吹,債主催。
萬物復蘇的三月,出險房企像逢春新生的小草一樣,探出了尖尖的腦袋。
面對市場和債主們的多重施壓,他們終于加速了化債的步伐。
一場前所未有的化債KPI大考悄然降臨。
對于這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險房企而言,眼下的3月可能是走向新生的最好的時機。
資不抵債、亟待輸血,
恒大離“重生”還有多遠?
行走在PPT上的恒大,這次把PPT翻到了最后一頁。
近日恒大發布了一則長達201頁的公告,不僅給出了一份償債方案,還揭曉了當前的負債數額、資產狀況。
但在債權人看來,恒大的這次境外債重組方案更像ICU病房里下達的病危通知書。
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什么資不抵債、手頭沒錢、恒馳面臨停產風險等等。還有一個補充條款——未來三年需輸血2500億~3000億。
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恒大總資產約1.7萬億元,總負債已1.9萬億元,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況。
恒大的境內外債則是個常人不敢想的無底洞——境內外的有息債務+或有債務,共計7537億。其中,3112億元有息債務有擔保物,2472億元債務沒有擔保物。
有擔保物的實在不行還能出售拍賣止損一部分,但無擔保的債務保不準就是赤裸裸的打水漂,一分錢也撈不回來。
那么同期恒大有多少現金在手呢?
如果扣掉受限制現金,答案是21億。
這點蚊子肉,不夠老虎塞牙縫的。
恒大還說了,未來三年的核心任務是“保交樓”,預計額外需要2500億~3000億元融資。也就是說,要確保恒大活下去,必須抓緊輸血到這個量。
而從恒大債務重組方案來看:恒大將發行新的債券對原債券進行置換;新債券年限4至12年、年息2%至7.5%;前三年不付息,第四年初開始付息、付本金的0.5%。
所以,如果搞清算的話,相當于100塊錢能拿回2塊錢。
說白了就是債券人們別想著清盤搞事情,否則兩塊錢的“螞蟻花唄”都不給你繼承。
債權人看完,只能硬著頭皮簽字,不然要么它死給你看,要么雙方魚死網破。
以往許老板寄予厚望的恒大汽車也到了懸崖邊上,如果沒有后續融資支撐,將面臨停產風險。
可現在,恒大汽車只賣了900輛。
至于怎么賣出去的大家自行腦補。總之,現在恒大汽車的PPT估計是寫到頭了。
恒大老覺得自己還能搶救一下。
于是,給自己畫了張未來藍圖:
從第四年開始,假設公司恢復正常經營,且尚未確認為實施主體的舊改項目得以開發,預計2026-2036年均可實現無杠桿自由現金流約1100-1500億元。
盡管恒大債務重組取得新進展,但問題在于,緩一口氣的恒大后續靠什么來維持債權人信心和公司的經營呢?
化債KPI大考
房企債務重組透露新信號
3月,房企迎來了化債KPI大考。
不止是恒大,很多出險房企紛紛明顯加快了化債步伐。其中包括此前債務重組取得新進展的融創、旭輝、正榮等。
3月初,融創境外債重組計劃獲得了主要持有人臨時小組的支持,雙方將簽署重組支持協議,融創計劃用境外發行新的美元票據來置換現有票據,展期期限最短為2年,最長為9年。而債務重組計劃融創擬在3月底前對外公布。
旭輝也在3月10日公布了境外債務重組方案,根據公告,旭輝境外債務重組的“初步指示性關鍵條款”包括不削減本金金額、債權人自愿選擇轉股、減少利息的現金支付、債務展期不超過7年、支付一定數額的前置款項、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額外增信方案等。
此外,正榮地產近期也公布了境外債務重組進展,并預計不削減本金、分期攤還本息,而具體的方案正榮擬將在3月底公布。
大家為什么把3月看得這么重要?
這是因為不論從何種角度看,3月都是化債的絕佳窗口期和“破冰時刻”。
一方面,市場在悄然回暖疊加大量支持性政策,不少出險房企曠日持久的債務拉鋸戰隨著行業復蘇,預期抬升,獲得了更多空間,債權人對房企和未來市場相對更有信心,房企更有希望和債主達成一致;
另一方面,債務問題的處理宜早不宜遲,時間拉得更長,不確定性更大,所以誰能搶在前面把債務重組推進下去,誰就更有可能獲得重生機會,更早更多的分到市場回暖的“第一杯羹”。
說白了,背后的根本邏輯就是時間換空間,搶時間就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空間、占據更多主動權,這也是當前出險房企給市場釋放的一個重要信號。
但是,有些房企給點時間,是真的能騰挪出空間,有些房企給點時間等來的只有吃不到嘴的大餅。
相較恒大,外界明顯更看好融創、旭輝等房企的重組方案。
原因很簡單,融創、旭輝這類房企和恒大基本面大相徑庭。
恒大是資不抵債,而且看不到未來,但融創、旭輝等出險房企最起碼還沒到資不抵債的境地,而且人家銷售還有較穩定的支撐。
比如融創,有息負債規模只有恒大的一半,逾期商票規模只有恒大的1/10,也沒有跨界搞多元化燒錢,即便是大幅計提減值后還有1200億凈資產,而且融創現在每月還有百億級的銷售額支撐,同時融資上還有操作空間,現在融創上海董家渡項目融資合作的首筆資金完成投放。
也就是說,融創的債權人最終都能得到兌付,只是需要時間,需要展期而已。
同時,在償債態度和誠意方面恒大相比部分出險房企還有努力的空間。
為了自救,融創盡量在自己的能力范疇內全力償還債務,什么配股、轉讓項目、出售貝殼股票和商業運營板塊、尋求AMC入場合作統統嘗試一遍。甚至,孫宏斌還自掏腰包4.5億美元以無息借款形式提供給集團使用,可謂禮重情義重。
旭輝也是,短短4個月就給出一份充滿誠意的化債解法。與此同時,旭輝不僅一直在與債權人和銀行等各大金融機構積極溝通,尋求問題解決方案,也在積極處理資產,回籠資金。就連自家的總部大樓,也被擺上貨架。
反觀恒大,債權人看到的更多是解套遙遙無期,希望渺茫。
房企化債時間緊任務重
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出險房企化債就好比和尚化齋,兩者的共通之處是都得求天求地求施主,而且都講究一個心誠則靈。
準確來說,房企化債不僅要看政策“臉色”和市場“成色”,關鍵還在于房企本身能否給到債權人足夠誠意,能夠盡最大努力、最快速度給出可落地的重組方案。
盡管目前融創旭輝整體債務能否成功化債還充滿未知,但至少在誠意和速度上表現不錯。
今年1月,旭輝擬發行不超20億元中票,但至今沒有發出來,根本原因不是旭輝沒有資格,也不在于銀行和相關方不愿意提供融資授信,而是因為各方都在等一個能夠落地的重組方案。
如果沒有重組方案,不拿到債權人的一致意見,債主做出什么行為根本不可控。
一旦債主擠兌追債,不給你展期,就意味著這筆好不容易融來的錢,房企不能用來拿地或投入運營,不能幫助企業重回正軌,而且住宅、商業各個業務單元即便賺了錢,也會馬上被蜂擁而來的債主抽走。
銀行不是傻白甜,不是搞公益,明知道最后這筆錢借給你也是打水漂,干嘛要借給你?
當然,這并不是單個出險房企的問題,而是所有出險房企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目前看來,房企化債時間緊任務重,如今行至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的下半場——能否抓住窗口期,第一時間給到實質性的落地方案并獲得債權人支持,這是所有出險房企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