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延續(xù)并完善了前朝遺留下來的朝貢制度,在這個朝貢秩序中,明清被視為世界的中心,由里及外則按照同心圓的方式,根據(jù)朝貢國家與明清統(tǒng)治者的親疏關系而依次向外排列。這一朝貢秩序既是建立在對天朝上國中央王朝的認可基礎上,也是在展示各朝貢國對中央王朝的忠誠度。
按照固有的歷史認知,各個朝貢國從四面八方匯聚中央王朝,在忠誠度上應該保持絕對忠誠,但現(xiàn)實卻是不少朝貢國在靈活展現(xiàn)著“一仆二主”的能力,中國的朝貢小弟從沒有中國帝王們想象的那么忠誠。
明朝時期,通過“鄭和下西洋”等外交活動將朝貢國擴展到了6個地區(qū),100多個國家,這其中既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地理上的鄰國,也包括在地理上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荷蘭、葡萄牙等西方國家。
朝貢開展的方式以朝貢國進獻禮物和中央王朝回贈禮物為主,其中回贈往往貴重于進獻,一方面體現(xiàn)天朝上國的物產(chǎn)豐富,同時也潛在的表現(xiàn)出以金錢收買“人心”的企圖,這其中與中國關系最緊密的非朝鮮莫屬,根據(jù)歷史記載,朝鮮進貢的頻率長期保持在一年一進或一年兩進,即使是在明清內(nèi)亂時期也不曾中斷。朝鮮的這種忠誠也只是表面上的。
對比各國歷史資料可以輕易發(fā)現(xiàn),在德川幕府時期,也就是1600年至1868年時,朝鮮不僅是中國當時的朝貢國,也在同時向日本派遣朝貢使團。琉球王國在向清朝派遣朝貢使團的同時,也在向江戶派遣朝貢使團。而在其中的重疊時期內(nèi),日本又同時在向中國派遣朝貢使團,在這種復雜的多邊關系中,日本表面上是中國的朝貢國,但實際上卻是中國暗藏的競爭者。
不僅僅是日本,在東南亞地區(qū),老撾作為中國的朝貢國,在向中國派遣朝貢使團的同時,也在向越南派遣使團。越南作為明朝久征未得之地,競爭屬性長期高于忠誠屬性。
這種“一仆二主”的朝貢關系在中國明清時期實際上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究其原因,則是因為這種朝貢體系所建立的是一個看似互惠和充滿等級的關系,實則則是建立在多維度貿(mào)易基礎上,雙方并不具備強制控制力的一種關系。
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倫理思維中,“一仆二主”是絕對不可接受的,等同于背叛的惡劣行徑。但現(xiàn)實卻是朝貢國在中國古代王朝崩潰時,往往充當了最親近的旁觀者,甚至是助推者,他們即使到了煤山的歪脖子樹上也不會想到,那些花無數(shù)金銀維系的朝貢國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忠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