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跟大家分享了一套家庭積分操作系統,可以說,遵循這套積分系統,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因為在這套積分家庭積分系統下,學習就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與整個家庭都相關的事,因此孩子會對學習更有責任感。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學習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那他選擇放棄或者不努力的話,那就完全是他自己的事,別人無權干涉,他也不會有內疚感。反正是他自己的事,跟別人又沒有太大關系,那只要他不想做,就可以放棄,難道自己的事自己還不能做決定嗎?所以孩子對學習就不會有太大的責任感。
但是如果這件事跟別人還有密切的聯系,那就不一樣了,我們需要顧忌別人的感受,畢竟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社會群體當中,是需要贏得別人的認可的,所以如果一件事跟別人有聯系,那我們就會注意放棄這件事會對別人產生的影響。
而遵循這套家庭積分系統,學習就不僅僅是孩子的事,而是與整個家庭的興衰榮辱都聯系在一起。
在以前,對于學習,孩子可以隨時放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建立在積分系統下,孩子需要給這個家庭貢獻出足夠的積分,只有這樣,整個家庭的目標才能達成。換句話說,孩子的學習就是家庭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放棄,那他就是家庭的罪人,最終目標失敗的話,孩子就會有很強的內疚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對于學習就需要積極投入。
而且這套積分系統帶來的最大好處其實不是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而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對家庭的認可。
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以前的孩子需要為家庭做很多農活,比如說割草喂豬、照顧弟弟妹妹,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家庭很難找出需要孩子為家庭付出的工作,你說你讓孩子為家里做什么?最多也就是刷刷碗,打掃下衛生,除此之外沒有什么家庭工作需要孩子去做。
也許很多父母覺得這是好事,覺得這樣孩子就有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學習成績會更好,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這不僅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反而容易培養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
在我們這個專欄里,我一直跟大家說,學習是有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什么以前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學習更有積極性,因為他們需要靠學習擺脫貧窮的困境,所以才努力。但現在孩子吃喝不愁,學習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所以他們也就很難產生學習動力。
不僅如此,當孩子在這個家庭中什么都不需要干時,他對這個家庭就很難產生認同感,就會變得自私、不負責任。
戀愛中,誰會更珍惜這段感情?肯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個,因為他付出了,所以他不舍得輕易的放手。同樣的,在家庭中,只有當孩子為這個家庭付出越多時,他才會越珍惜這個家庭,才會對這個家庭越有責任感,也才不會總考慮自己而不考慮家人。
所以我才說,這套積分系統對于父母來說,最大的收獲不是培養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而是培養了一個對家庭富有責任感、不自私自利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即使學習不行,他們也會很孝順,對父母也會很負責的。
那這套積分系統具體如何操作呢?本章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積分的制定
要想操作這套系統,那我們首先我們制定積分系統,要搞清楚有什么樣的項目,然后不同的項目需要賦予多少積分,這些積分用來干什么。
當然,我會跟大家分享整個的操作理念,然后一些具體的細節,比如說什么項目賦予多少積分,可能就需要大家根據自家情況進行調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