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廷君
據今年2月20日《日本經濟新聞》一文報道(1),在日“高端外國人才”有66%來自中國,遠遠領先于第二名印度和第三名韓國。截至2022年6月底,獲得日本居留資格的高端外國人才數量有17199人,按照66%的比例來算,也就是說約有11351人來自中國。
這個數據表明,我國中高端人才流失確實不是小數。拿2018-2019年留美人數為例,留美人數高達到369548名,占美國留學生總數的33.7%。尤其在2019年,留美人數達歷年最高,雖受疫情影響,留美趨勢有所下降,但截至2022年,中國在美留學生依舊高達到34.89萬人左右。同時,還有國內因多種因素造成,我國現有不少真才實學的中高端人才流落民間,正如曾在基層工作多年的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近期答中外記者問時一針見血地指出(2):“我長期在地方工作,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
(作者歐廷君工作照)
大家不禁要問,我國真才實學的中高端人才(特別是社會科學方面)為何流失海外和民間?發達地區及西方國家為何能夠吸引這么多中國中高端人才?僅僅是待遇嗎?我看非也,因為絕大多數中國公民均受過傳統文化的熏陶,除極小數個別例外,沒有誰愿意離井背鄉遠離祖國,誰不愿意為國家的繁榮富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究其根源,可能是我國各城鄉區域、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對中高端人才在事業舞臺上受到限制和體制內慣用的高學歷、高職稱等血統論、關系論有一定關聯,而造成這些真才實學的中高端人才遠走他鄉或流落民間。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競爭環境,我們要不斷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贏得更多國際話語權。其擁有真才實學的各類中高端人才至關重要。可以說,如果各城鄉區域公共管理、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3)“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這樣,就能真正擁有和利用一大批真才實學的人才,我們的改革成本將會極大降低,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必能在波濤洶涌的國際競爭浪潮中行穩致遠。
(作者歐廷君工作照)
因為人才是社會與單位繁榮富強的基石,特別是真才實學的人才,他(她)們是推動社會生產力、改善生產關系的第一動力。只要擁有和充分利用真才實學的人才,就必能有力促進各區域、各單位、各企業持續永恒發展。
古往今來,漢高祖劉邦為什么從一個小亭長成為大漢王朝的締造者,其關鍵就是他善于重視和重用人才,明朝開國帝王朱元漳也是如此,文,善于誠請宋濂、劉伯溫、李善長,武,善用徐達等將士,以弱勝強地打敗各路諸侯和推翻元朝統治。我國近代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周總理親自關懷下,不畏美國政客的阻攔,歷盡艱辛,想盡辦法回到祖國,為我國開創“兩彈一星”而驚耀世界。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在當時湖南省委和中央的關懷下,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成功開發了一、二、三代雜交水稻,解決了人類社會吃飯難的問題。
在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史上,如何發現人才、引進人才、利用人才、培養人才的例子枚不勝舉。不管是古遠史記,還是當今與未來的發展,時勢造就人才,人才推動發展,良好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唯有不拘一格地發現、引進、利用和培養人才,為我國各城鄉區域、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定能如期實現!(作者系全球品牌、創新、人才、企業家概念科學闡述第一人。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經網.中經在線專家智庫特約專家、首席研究員。國內財經、品牌、管理實戰知名專家、多家權威媒體財經、品牌、管理、文學欄目專欄作家、詩人)
參考資料:
1、中國經濟網:《日媒:日本高端外國人才66%來自中國,遠遠領先于印度韓國》地址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396074907958197&wfr=spider&for=pc
2、新華社:《李強總理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地址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266563370180581&wfr=spider&for=pc
3、黨建網:《善于用才方為愛才之道》地址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711849868427476&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