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壺友一樣,筆者追不起名家,用不得重器,只是把紫砂壺當成一個喝茶的日常器物,用之、賞之、把玩之,并用自己并不專業(yè)的見解為大家介紹自己使用紫砂壺的一些心得,對它的泥料、做工、價值無法提供專業(yè)的分析。筆者買壺追求的是性價比、注重的是實用性,我堅持認為,紫砂壺是用來喝茶的,不是用來束之高閣、頂禮膜拜的,它只是我們平日喝茶的實用器。買壺,量力而行即可,不要妄想有漏可撿,不要盲目追求名家重器,更不要妄想傳世升值。
僧帽壺作為傳統(tǒng)鑲接成型中難度最大、最為復雜和精致的作品,是紫砂壺中的明星,讓人愛不釋手。當你入手第一把僧帽壺之后,就被這種器型所驚艷,愈發(fā)感到僧帽壺形態(tài)古韻,有種回牟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感覺。
傳統(tǒng)的僧帽壺由幾十塊泥片鑲接成型,工藝難度大,耗費的時間多,對泥片干濕度的把握要得當,對整體造型觀的理解和領悟要十分到位。因此,價格也要比一般紫砂壺略高。囊中羞澀的筆者歷經(jīng)半年多時間,才找到了人生中第二把僧帽壺。這把壺僧帽壺高沿高身,采用六方造型,壺身為六角形,壺身上下收斂,壺腹圓鼓可見弧度,整體給人一種卓爾不群之感。
僧帽壺壺口造型因形似僧帽而得名,壺身口沿處延伸出五瓣蓮花,各個部分的銜接自然貼切、挺刮,造型上節(jié)奏緊湊、渾然一體。
壺蓋呈正六邊形,邊緣隱現(xiàn)于花瓣之中。蓋頂部隆起,形式元代高管的頭盔。壺把線條流暢,使其在適于把握之余,更加精美。壺鈕則為佛球狀。
作為一個普通壺友,只是擁有了一種器型。對它的做工、泥料無法給出專業(yè)的判斷。從實用性來講,它真的不好,很細很慢??梢哉f,觀賞性遠高于實用性。但是,一旦你拿起它,就會被它吸引,這也許就是紫砂壺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