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代華(原名戚岱華),山東臨沂人。畢業于臨沂師范學院美術系?,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臨沂市美協理事、臨沂國畫院首席院士、北京南海畫院特聘畫家,北京國韻文化書畫院特聘畫家。
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美術作品展并獲獎,參加全國當代花鳥畫一、二、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屆邀請展,出版個人畫集多部。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68cmx68cm)
沂蒙如岱灼其華
——印象中國美協會員、沂蒙畫派花鳥畫家戚岱華
〇 岳希利
境由心造,畫由心生。品味戚岱華的花鳥畫作品,如同欣賞一首怡情的詩話、一曲流動的樂章;如同品享一壺甘醇的美酒、一杯濃香的名茶。其作品的超常脫俗,不僅有形而且有神,這種形神兼備的妙美,難以用哪個詞匯透徹解析,總會讓人感受到一股謐靜清新的自然之氣。
戚岱華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臨沂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南海畫院特聘畫家、北京國韻文化書畫院特聘畫家、山東沂南畫院專業畫家,是山東沂蒙畫派花鳥畫家的杰出代表。
山水秀美的山東沂蒙革命老區讓戚岱華難以忘懷。沂南縣葛溝街(現河東區),是戚岱華的家鄉。戚岱華1957年出生,1979年考入臨沂師范美術系。從此,他走出了故鄉,奔向了丹青世界的新天地。步入大學殿堂的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從理論到實踐,一步一步奮斗在用七彩扮靚生活的繪畫路上。這期間,他遍臨宋元明清等各花鳥畫大師的作品,用勤學苦練的精神打下了深厚的繪畫基礎。
△山花美(68cmx68cm)
書畫作為傳統的民族文化藝術,博大精深,獨樹一幟??瓢喑錾淼钠葆啡A非常注重對這一傳統藝術的學習和磨練,善于吸收其藝術精華。他深知,只有眼界的開闊和扎實苦練才能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為了畫好每一幅作品,他除了虛心向名師名家學習、認真鉆研繪畫理論外,每到春秋季節,他都要到山間田野采風寫生,觀察尋找大自然的原汁原味的題材。在他的畫室里,歷年來積攢的寫生畫稿有數千幅。戚岱華說:“每一幅作品所表現對象,其形須了然于心,在于常年的觀察,對事物的理解,同時注重對事物的概括和提煉。”因此,他筆下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鳥,都顯得靈氣十足,畫面生動而又有親和力。那些取材于山花野果、游曳于自然之中,發乎情而形于畫的山花野鳥,都在追求純凈自然的個性,崇尚不從俗更不媚俗的畫風,其作品蔚為大觀。
△荷塘生趣(68cmx68cm)
戚岱華出生在諸葛亮故里,成長在沂蒙山。他的作品來源于沂蒙山區的視覺經驗和生活感悟,讓觀畫人感到格外親切生動。這里瑰麗多彩的自然景觀為眾多藝術家所折服,為當代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無盡的靈感?;B畫要寫出生動之姿,須以造化為師。在寫生的過程中,戚岱華將沂蒙山區特有的花卉草木作為自己繪畫創作的主題,畫面自然具有了格外生動的藝術感染力。他將自然的直觀感受和極具個性的情感體驗結合在一起,不是單純客觀地去描摹一個現實,而是融匯了他對沂蒙山區的特有情感。他的作品中別具風華的暈染與樹石的干枯老辣儼然若生,皆隨筆點寫而成,思慮簡當,不費妝飾而自得圓融之趣。所畫花葉,雖也用墨敷染,但仍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以筆立墨,色與墨不相掩映的融厚華滋之美。在意境的營造上,戚岱華著力在畫中傳達繁密厚重的旨趣,在繁復中求變化,在繁復中求生意。他的作品多用滿幅構圖,在對物象結構生氣韻致的準確傳達過程中,精心構制畫面結構,又于點與線的錯綜交疊中流溢出書法性用筆的詩意美感。
△秋色雅韻(68cmx68cm)
文如其人,畫如其人。戚岱華是一位情感型的畫家,他的作品中流露出自然之美與情韻之美,給人們無限暢快而又溫馨的感受。清淡素雅是戚岱華繪畫作品的顯著特點。在他的畫中,見不到火氣與霸氣,沒有俗氣與匠氣,撲面而來的是淡雅中透著清新,謐靜中含著真情。而這,也正是他人格的折射。走進戚岱華的畫室,往往被他作品的獨特構思與巧妙構圖所吸引。在看似信手拈來的畫面構成中,蘊含著他冥思苦想的匠心經營。作為一名花鳥畫家,面對著古代、現代和當代眾多的大師,要想超越和突破,其難度不言而喻。一味地借鑒與模仿,會在畫中失去自我。要想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就要有鮮明地藝術個性。為此,戚岱華在作品創作中傾注了大量的精力與心血。
戚岱華熱愛家鄉,喜愛沂蒙山。觀賞戚岱華的作品,看到最多的畫面是沂蒙山區特有花鳥風物,老干新枝的石榴、迎風傲霜的秋菊、成群結隊的山里紅,或月下、或黃昏、或雨中,五彩斑斕、絢麗多姿、各盡其態,這是他最偏愛最喜歡的題材,也是他經常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面對著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細細揣摩體會、慢慢思索感悟的結果。他從大自然中、從平淡的生活中,去搜尋著美的境界、情的支點,用情感畫出點、線、面、色、墨,編織出一幅幅水墨交融、情韻雋永的花鳥世界。
△秋色宜人(68cmx68cm)
讀戚岱華的花鳥畫作品,不論巨幅畫面,還是斗方形畫面、長方形畫面,都顯示出時代氣息。他的作品,既注重畫面構成,又體現線的力度及色墨的韻律和技法的運用;既有傳統藝術的師承,又有現代情感的傾注;既有對其他藝術門類借鑒,又顯示著獨特的藝術個性。自然界中那些不被人們注意的野花野果,完全在他的畫中變成了抒發情感的載體。他畫中那體態各異的小鳥,靈透生動,筆墨洗練概括,造型夸張獨特。不論是人們心愛的荷花、牡丹,還是取材于生活中的石榴、山楂,到了戚岱華的筆下,那充滿畫面的濃濃情感,都會讓欣賞者思緒萬千、心曠神怡。
戚岱華喜愛花鳥畫的創作,其主要受到了家兄戚岱新的影響。戚岱新是一位上世紀七八十年有影響的花鳥畫畫家,他告訴弟弟,畫家要注重理想、志氣、情操、膽略的培養,要學會讀畫、看畫、論畫、悟畫 ,心有靈犀一點通。戚岱華悟出了道理,作畫要用自己的審美觀找尋強化符合自我個性的因素,摒棄其他因素。作畫是對社會、對人生的一種生活體驗、一種精神寄托。在花鳥畫的表現形式中,堅持一畫一世界。在現實生活中,花鳥雖小,卻與四時更迭相連;在精神世界里,花開花落,卻又與人們的萬種情思相牽。所以在花鳥畫創作中,一要生活的移入,二要感情的移出。畫一朵花,就是畫一個世界,就是一個裝得下畫家奔馳的思想感情的世界。
△秋色年華(68cmx68cm)
扎實的功力,勤奮的創作,讓戚岱華不斷登上新的臺階,不斷收獲豐碩的成果,大量作品登上國家級的殿堂并屢獲大獎。戚岱華收獲的一個個沉甸甸的果實,著實讓我們感嘆敬佩,讓我們在羨慕中動容。采訪結束時戚岱華說:“多少年來,我一直堅持要求自己的作品要有三個屬性,就是民族的、時代的、生活的,當然也要努力做到真實的、善良的、美好的。近年來,我更加堅定和明確了自己藝術發展的坐標點,就是民族傳統與藝術意蘊、時代生活真情與新的形式構成的交融?!?/p>
畫山水要有神韻,畫花鳥要有情趣,畫人物要有情又有神,舉凡花卉草木、鳥獸蟲魚,無不涉筆成趣,戚岱華做到了。戚岱華不愧為一位沂蒙革命老區走出的沂蒙畫派畫家。我們相信并期待著戚岱華在中國畫藝術的天空飛得更高更遠。
作 品 欣 賞
△爭春(100cmx50cm)
△秋趣天成(100cmx50cm)
△歲歲秋實(100cmx50cm)
△紅葉物語(100cmx50cm)
△臘梅隨春開(136cmx68cm)
△香滿塘(136cmx68cm)
△春風夜放花千樹(136cmx68cm)
△秋實秋語(136cmx68cm)
△大塘美荷(136cmx68cm)
△富貴天成(136cmx68cm)
△春暖茶花香(136cmx68c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