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頭人“闖關東”,傳奇的愛情故事!
我在不同的時期,到過許多地方的礦山銷售過風鉆頭、選礦設備、壓濾設備等企業產品,深知礦山的地理位置偏僻、地質情況復雜。我懷著好奇之心,也到礦井深處體驗過,結交淳樸的礦工師傅,看到難以想向到的工作環境,體驗繁重的體力勞動,內心無比震憾。除了殺敵立功上戰場的軍人,大概再就是礦井下的礦工了,人皆盡知的高危行業,所處環境惡劣、勞動強度極大、存在各種不確定的傷亡威脅。我剛參加工作時,習慣于抱怨苦累,年長的師傅總是開導我說,這比下礦井挖礦好多了。也可能是這樣的緣故吧,有的單位為了提高員工素質進行軍訓,也有的單位組織員工到礦井下參觀體驗,以此讓員工珍惜自己的優良工作崗位,讓員工更加愛崗敬業。
著名作家路遙為了寫好《平凡的世界》,到礦井一線體驗生活,他的感悟是:對于那些無病呻吟的人,只要他下過一次井就會明白,生活在陽光下就應該滿足了......
記得2002年發生在山西省的繁峙縣礦難,內幕讓世人震驚,我對此多有關注。因為我多次到過繁峙縣及周邊地域的礦上聯系過業務;我還在繁峙縣偶遇過幾名礦工師傅,他們是我老家井頭村相鄰的老崖崮村人,慶幸的是他們都平安回家了。
我老家的井頭村人,為了謀生和過上更好的日子,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很多人闖關東去了東北。在闖關東的井頭人中,發生了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
真實的經過是這樣的:闖關東的一位井頭人, 在一次礦難中被困井下,在救援時其他礦工都找到了,而這位井頭人一直失聯,被困井下時間己經很長了,按以往救援經驗,即使沒有因為事故死亡,也會由饑餓而導致死亡了,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存在了。尤其是再往下挖掘尋找,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還不知道什么時間能夠尋找到。
為此,有關人員找到井頭人的媳婦,勸說不要救援挖掘尋找了,并且許諾一些條件……,可是這位井頭人的媳婦堅決不從,并且哭天嚎地、意志堅決地表明,必須尋找到丈夫,無論生死,都要尋找到!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深受震動,只好繼續挖掘尋找下去。奇跡出現了:礦井下被困的井頭人尋找到了,事故發生時他僥幸躲過死亡,在黑暗中又與饑餓抗掙,把棉衣袖子上的棉絮都吃進肚子里,在救援人員發現時,他已經咽咽一息,極度虛弱,整個人象面條一樣軟綿綿的了,經過救援人員和醫務人員搶救,井頭人又康復過來,獲得了重生。
這個催人淚下的傳奇愛情故事,也在關東大地和山東老家流傳開了。2004年,井頭人的父親,從關東回老家時到我家玩,我敬重的問他,孩子現在都好吧,他說煤礦都黃了(倒閉了),孩子又到貴州去打工了......
2021年2月2日寫于朐城彌水河畔
【作者簡介】王治剛 筆名致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臨朐縣井頭村人。從事營銷工作,業余酷愛讀書,喜歡寫作,主要文學作品:《月是故鄉明》、《懷念我的奶奶》、《奮斗》、《探訪朐山村》、《中國神秘的朐氏》、《中華逄氏尋根地》、《闖山西》、《闖關中》、《闖關東》、《下南湖》等散文隨筆,專長于山東移民文化研究,為在外的山東移民公益尋親二十多年,山東電視臺、山東商報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