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中英兩國交往不斷增加,中國來英留學人數不斷攀升,在英華人數量也越來越多。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021年5月發布的數據稱,英國的華僑華人總數約為70萬人,占英國總人口的1%,是繼印巴裔、非洲裔之后的第三大少數族裔。
與此同時,在英華人的職業也越來越多元化。他們中有業余時間在英國當志愿警察的職業經理人,也有從餐飲業轉行的車行老板,還有自創奶茶品牌的留學生,成為“駕考達人”的帝國理工在讀博士,以及旅英青年鋼琴演奏家(請拉到文末查看)。
常春一家自稱“倫敦功夫一家 人”,她的先生白龍16歲就到中國學習少林功夫。 如今,他們在 倫敦開辦的武術學校已經有弟子上千人,兩人的兒子小天也因為從小跟隨爸爸習武,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功夫。常春說, 武術是先生一生的摯愛,他們希望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各地。
我叫常春(CC),河南人,年輕時曾練過散打。我的先生白龍(他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妙武”,英文名MJ)是美國人,他從小就迷戀中國功夫。
我們在倫敦北邊開了一所武術學校。如今,來自世界各地的弟子已有上千人。
我們的兒子小天也從小跟著爸爸學習武術。 今年2月,他在意大利完成了17個高空定點連續后手翻,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拿到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的小天和隊員們
我和先生就是通過武術結緣的,有人說我們是“現實版七龍珠家庭”。
01
武術讓兩個不同生命軌跡的人有了交集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薪家庭里。我從小就很特立獨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時間觀念也特別強。
初中畢業后,我對學習就不太感興趣了,所以在14歲時,我把書從學校搬回了家,不打算繼續讀下去了。
回家后的細節已經記不清了,只是記得做生意的爸媽沒太為難我。喝多了的父親甚至對我說:“你從小身體素質也不好,去練武術吧。”
對我來說,有路子總比沒路子強。在2004年,我聽了我爸的建議,去了塔溝武術學校。
這所學校算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武術學校了。無論是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武術表演,還是每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少林功夫表演,也無論是節目編排還是演員,大部分都出自這里。
學校既教授武術,又可以學習文化知識。我在這里半天習武,半天學文。后來,我成為了學校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再后來,我又去學了旅游管理。
再說說我先生。1999年,由嵩山少林寺與英商業聯合會合作制作的大型舞臺功夫劇《生命之輪》在倫敦上演。當時只有11歲的白龍在臺下觀看了演出。
看完這個表演后,他大為震撼,也對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和向往,他就向他媽媽表達了想到中國學習功夫的想法。
白龍的媽媽是一位非常開明且睿智的母親,她原本是一位專業的芭蕾舞演員,之后變換跑道,本碩博連讀,一步一步地成為了當時英國最年輕的女教授。
在白龍的軟磨硬泡之下,媽媽同意在他中學畢業之后的Gap Year里,到中國學習功夫。
然而,從11歲到16歲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了給將來去中國學功夫打好基礎,白龍一邊在英國到處尋找傳授少林功夫的拳師和師父,拜師學藝,一邊在網上查找視頻資料自學。
終于,到了他16歲那年,他媽媽履行了承諾,資助他到中國學習少林功夫。當時,白龍連一整句中文都講不利索,拿著一本中英字典就踏上了去中國的旅程。
那時,白龍已經進行了四年的自訓,有了一定的功夫和體能基礎。但當他到了登封,真正開始在功夫學校進行正規學習時,當地生活和訓練的艱苦仍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和白龍帶著弟弟天賜,去爬達摩洞,晚上就睡在山上
除了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密集訓練之外,為了更好地融入環境,他還要兼顧大量的中文學習。
簡而言之,學校的生活幾乎滿足了他對功夫的所有追求。在那段時間里,他就像一個土生土長的登封人那樣,見面不說“How are you? ”而是說:“你吃飯了嗎?”“弄啥嘞?”“中中中。”
白龍原本計劃只在升學或工作前在中國體驗一年的生活,但后來他在中國卻足足待了四年。也就是在那時候,我和他相遇了。
其實那時我已經不在登封練武了。那天,我帶了一個朋友回登封見我之前的師兄弟,偶然遇到了正在那里習武的白龍。我學的是英語,就想和他練練英文,嘮嘮嗑。
▲我和白龍年輕的時候
因為共同的愛好,我們很快就碰撞出了火花,開始共同生活、訓練,互相鼓勵,相互進步。我們稱呼彼此為“雞蛋頭”,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一起吃著薯片看《生命之輪》。
之后,武術學校決定成立國際班,并由白龍來擔任教練。當時十個人的班,學生至少來自六個不同的國家,但是交流起來反倒障礙不大。少林功夫就像音樂一樣,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交流,肢體上的藝術。
▲我們開在倫敦的武術學校也培訓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功夫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是無國界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一聽到“功夫”二字就肅然起敬的原因。
02
小天的到來
和白龍小時候一樣,我親弟弟天賜也同樣癡迷于少林功夫,并且愛模仿動畫片中的前空翻。
▲我和白龍、天賜一起過圣誕節
我當時很難想象到,在短短幾年之后,在白龍的訓練下,他也會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少林武僧。
我開始練武的時候,天賜還很小。在我的影響下,他也在周末到當地的武術俱樂部練武。
在和白龍談戀愛之后,我就把他帶回老家,介紹給了父母。
白龍見到了天賜,覺得天賜小小年紀,武術練得還不錯,有一定潛力。他就問我媽,能不能帶天賜去登封,跟著他學文習武。沒想到,我媽同意了。
▲那時我和白龍只有18歲,帶著6歲的天賜,就像“一家三口”
多年之后,當我們聊起這個事兒時,我媽說她當時“挺虎的”:自己姑娘帶了個外國男朋友回來,竟然就把兒子也交給了他。
在白龍照顧我弟弟的過程中,我就看出他未來將成為一個很好的爸爸。
那時我在鄭州讀書,他們在登封習武。每到周末,我就坐兩個小時的大巴去找他們。
盡管白龍只有18歲,卻特別有爸爸的樣子,他給6歲的天賜做早飯,幫他洗澡、洗衣,教他英文。我覺得他是一個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我們帶著天賜去看北京天安門
2008年,《生命之輪》再次來到了英國巡演。不過,這次我先生不是坐在觀眾席上或在電視機前觀看,而是作為《生命之輪》演出團隊的唯一外國演員,跟隨演出團隊到世界各地巡演。
這距離他第一次看《生命之輪》已經有10年了,就像一個“10年輪回”。
此后,白龍登上了雜志封面,參與了紀錄片的拍攝,也在英國創建了自己的少林功夫學校和品牌。我們在2009年喜結連理,并在同年有了愛情的結晶——小天。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了小天
從小天1歲開始,白龍就開始訓練他了。
▲武術從娃娃抓起
當媽的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中西文化都要學到,還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開闊的眼界;而爸爸既是嚴厲的教練,又是慈愛的父親。
白龍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爸爸,他把自己很多技藝都傳授給了小天。武術只是一個方面,打籃球、街舞和畫畫 ,他都很擅長。受爸爸的影響,小天在這幾個方面也有一定造詣。
▲受爸爸影響,小天的籃球也打得不錯
爸爸對小天的武術培養是松弛有度的,在有表演的時候,當然是不能馬虎的,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平時訓練的時候,就有練有玩。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有犯懶的時候,小天也是如此,這時爸爸會在后面推他一把。媽媽的心還是軟一些,他訓練苦的時候,我不愿去看。
疫情期間,我們三個一起在家里訓練。訓練的時候,我從小天的眼神里就能看到“堅毅”這兩個字。武術這項運動,必須要有長年累月的訓練,以及內心對武術的熱愛,才能堅持下去。
今年2月,13歲的小天,在四人支撐的高臺上完成了17個高空定點連續后手翻,也創造了一項屬于自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當媽的也倍感欣慰。
▲小天完成17個高空定點連續后手翻的視頻片段
03
“現實版七龍珠家庭”
一直以來,我先生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所武術學校。
我們的武術學校,最開始是在健身房里租了一個塊場地訓練。很快,我們就有了自己的訓練場所。
學生以本地人為主,也有從巴西、印度、美國、意大利等國家慕名而來的,還有一些是通過網絡教學和訓練的。
▲BBC來武術學校采訪我們
有一位來自劍橋的老學員,每個周末開車來回數小時來學校訓練,一直堅持了十幾年。
其實與跆拳道、空手道這些運動的普及度相比,少林武術還是比較小眾的,知道的人不多。很多英國人路過我們學校,都以為是個飯店。
當我們告訴他們,這是一個武術學校時,他們并不懂什么是“少林”。我們身在海外,一直覺得有責任、有義務傳播少林文化和武術精神。
在新冠疫情期間,學校關門關了18個月,我們就把器械搬回家訓練,也開始陸續發一些練武的視頻到社交媒體上,逐漸在網上打開了知名度。
2020年,《美國達人秀》和《英國達人秀》同時邀請我們去錄制節目。由于我先生是在美國出生的,我們就先去了《美國達人秀》。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要一起同去的隊員沒拿到簽證,我們一度想放棄了。
白龍是美國人,作為他的家人,唯有我和小天可以去美國。可在表演上,我著實幫不上什么忙,只能靠他和小天。
在離節目正式錄制前僅有的幾天時間里,他們能否編排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節目,也完全不確定。那段時間真讓人焦慮。
最后,我們以《父與子》為主題,編排出了這個節目,也如愿登上了《美國達人秀》的舞臺。
在表演時,白龍和小天發揮出了該有的水平。表演結束后,四位評委和不少觀眾都起身都為他們鼓掌歡呼。
▲白龍和小天登上《美國達人秀》的視頻片段
憑借著出色的發揮,我們進入了《美國達人秀》的半決賽,但后來又因為簽證的問題,遺憾地退出了。在《美國達人秀》之后,我們又參加了《英國達人秀》。
此后,又有很多達人秀相繼找上門來,我們又去參加了《意大利達人秀》以及在西班牙舉行的一個達人秀總賽。最近,白龍和小天還要去俄羅斯參加一個表演。
▲我們一家以及隊員們在《意大利達人秀》上表演
今年4月,在時隔三年之后,我們終于有機會回到了嵩山少林寺,拜見了釋永信方丈。
在少林寺,我們和釋永信方丈匯報了這些年來在海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和少林武術的成果,也分享了我們的所想所悟。
師兄弟們給我們帶了專場表演,白龍和小天也為他們進行了表演。
師兄弟都驚嘆于白龍現在的狀態,他們說盡管多年未見,但以他30+的年齡,功力依然不減。我想這得益于他每天雷打不動地堅持訓練幾個小時,以及他刻苦鉆研的精神。
我一直也挺佩服我先生的,他一個80多公斤的大老爺們,一次能做十幾個二指禪俯臥撐,這是很不容易的。這樣自律的爸爸也給小天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那幾天里,我們又走訪了其他朋友和師兄弟的武術學校,小天也和一些和他同齡或者更大的孩子交流和分享了各自對武術的熱愛。同時,我們也把“世界很大,要有夢想”這樣的信念傳遞給了他們。我們以親身經歷告訴他們,盡管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很艱苦,但希望他們能持之以恒。
小天在跟著爸爸去俄羅斯參加完表演后,會進入我老家駐馬店的一所中學學習。我特意讓他留在國內一段時間,一是想讓他學習中文,二是想讓他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感受中國大家庭的溫暖。
在中國,無論是跳廣場舞,還是和小伙伴們打籃球、滑冰,他都很喜歡。
除了我們一家三口,我弟弟也為少林文化在海外傳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在英國接受了白龍的培訓之后,曾被嵩山少林寺派到澳大利亞的分院進行管理工作,現在,他又到新西蘭拓展少林武術的市場。
武術是我先生生命中的摯愛。從他11歲到現在,這20多年來,無論是習武還是教人習武,他一直都在做這件事,從來沒變過。我想他一輩子就會堅持做這么一件事,我們也會一直支持他做下去。
- The End -
講述 常春
采訪成文 林卉卉
圖片和視頻由受訪者提供
內容合作或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editor@thechineseweekly.com。
更多相關文章請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