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淘汰的又一個產物!
沒有道別,沒有通知。悄無聲息連“再見”都不說!
近日網友在社交媒體吐槽(上圖),福建知名媒體《東南快報》停刊。
實際上,在此之前,說商道市也已收到該消息。
只是作為同樣轉型于傳統紙媒的新媒體人,不到官宣的那一刻,實在不忍心戳破這肥皂泡,直至行業自媒體《傳媒特訓營》證實此事!
朋友圈媒體人紛紛留言感慨。
創刊于2000年
已陪伴讀者22年
自2008年以來,紙媒的喪鐘就已敲響。
近幾年休刊潮愈演愈烈,《東南快報》被傳停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東南快報》創刊于2000年8月28日,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福建省分會主管主辦的省級都市報,立足福建,面向東南沿海,在福州設總部、廈門設分部。
《東南快報》的簡介顯示,主要報道本地及國內外時政要聞、外向型經濟發展、文化體育走向,同時關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致力挖掘各類新聞的縱深價值,服務于讀者和企業、市場。
據公開資料,《東南快報》擁有150萬讀者群,發行量最高突破40萬份(另一種說法是“50多萬份”)。
作為關聯企業,曾包攬《東南快報》等10多家地方報紙廣告經營權的十方控股,2010年在香港上市,然而如今股價僅0.395港元,總市值4.25億港元。2022年報營業額1.29億港元,凈利-9288.10萬港元。
海都、晚報夾擊
東快夾縫求生
實際上,福州紙媒行業一向競爭激烈。
原本福州就有《福建日報》《福州晚報》《海峽都市報》3家主流報媒。1998年《福州日報》創刊,兄弟媒體《福州晚報》轉型市民報,與日趨強勢的《海峽都市報》,對初來乍到的《東南快報》形成雷霆鉗擊之勢。
許多市民對當年紙媒發行印象頗深,這家送食用油,那家就送電飯鍋,甚至報紙免費送,“報紙一家比一家厚,賣廢報紙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在這種白熱化的媒體環境中,《東南快報》在新聞采編、深度調查、版式設計等方面的創新精神,曾在都市報里獨樹一幟。
業界盛傳,《東南快報》首任總編輯離開福州時,曾扔下一句話:“東南快報的出現,改變了福州目前的報業格局,福州報業面臨重新洗牌。”
2003年,創刊3周年之際,《東南快報》推出了“10萬大獎買意見”的活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媒體人T先生回憶,當初他當在福州日報當記者時,值班評報都要盯著獨家報道和漏稿,海都、東快、晚報等其他兩家或以上媒體有報道的新聞,就算相關口塊記者漏稿,要扣分。
“而轉崗到晚報廣告部門之后,這樣的競爭態勢又延續到了廣告版面和金額上,同一個客戶在晚報下單的份額,可以相當或僅次于海都,但必須高于東快,有時候甚至寧愿配送版面也要爭取份額。”
刊期縮水!記者跳槽!
停刊早已有預兆
傳統紙媒行業的衰弱,早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近年來,除了減少版面,越來越多的報紙開始減少出版期數,《東南快報》也沒能免俗,大刀闊斧地縮減版面。
2016年2月16日,《東南快報》在頭版宣布,刊期由日報改為周五報,即周一到周五出版,周六、日休刊,疫情期間等也有多次休刊。
相應地,東南快報社的記者、編輯等工作人員崗位不斷裁減,收入也斷崖式下滑,許多人被迫離職走向別的報社、新媒體,或其他行業崗位。
互聯網的沖擊固然是一方面原因,報紙種類同質化、用戶大量流失、收入結構不合理等原因,也加速了報紙被淘汰的命運。
有人把媒體發展比作 4 個時期:紙媒的陸軍時期、網媒的海軍時期、新媒體的空軍時期、全媒體的聯軍時期。東南快報社有任負責人就曾感慨生不逢時, “《東南快報》作為都市類報紙,起步于‘海軍時期’,晚走了一個時期”。
近幾年,福州日報社旗下的福州日報、福州晚報兩個傳統紙媒,就加快轉型升級,融媒體多元化發展,產業外延不斷擴張,成為全國報媒轉型的一面旗幟。
管理存漏洞?
欠薪200萬元員工維權
盡管《東南快報》已經停刊,但事情遠還沒有結束。
企查查顯示,東南快報社已是失信被執行人,其員工曾因欠薪問題等多次向相關部門求援、維權。
據相關涉事人透露,該社有20名員工遭拖欠工資、績效、醫社保、公積金等,“合計200多萬元”。
東南快報社自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已累計拖欠員工工資金額1575522.8元(共計15個月)。拖欠繳費自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在職員工社保和醫保費用共計87580.23元(共計4個月),欠繳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的在職員工住房公積金515192元(共計35個月)。
“總欠款金額高達200多萬元,部分員工因此陷入生活貧困狀態。”
日前,報社在崗員工透露,已向福州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舉報投訴,但東南快報社和關聯方十方控股依然拒付拖欠的工資,未能妥善解決問題。
而在此之前,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東南快報》的快速隕落,也與報社自身管理混亂等原因有關,曾發生過多次“記者大逃亡”。
有分析文章稱,從辦報前的業務培訓開始,《東南快報》就陷入權力紛爭,主管采編的負責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中層管理人員更是“你方唱罷我登臺”。僅僅2000至2001年兩年間,就發生了3次骨干記者集體出走的事件。
如今,東南快報社許多員工成為了其他報社、網媒、廣播電視等媒體機構,或者知名企業、行業協會的骨干。
至今,報社離職的員工,還互相稱呼為校友、同學,并自發成立了東快校友會,三不五時聚會。觥籌交錯間,難免談及過往的輝煌和憤懣,激動之下甚至淚流滿面。
而2015年8月,報社同仁盧豐清在“蘇羅迪”大風暴雨中發生意外,也成為了集體永遠難以忘懷的痛。
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媒體發展,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東南快報也曾嘗試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根據 “一報一網、報網融合”的發展戰略,《東南快報》以互聯網為平臺,加強新媒體發展步伐和布局。
目前,東南快報微博粉絲574萬、微信公眾號用戶約30萬~40萬。
微博最后一條更新停留在4月28日,微信公眾號、電子版則停留在4月19日。
借用《傳媒特訓營》一句話:
然而,“有的報紙,永遠沒有辦法迎接2024年的第一縷陽光。”《東南快報》甚至還沒有看到2023年最后一縷夕陽,就已悄然離去。
祝福東南快報社的媒體同行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來源:說商道市原創,綜合《傳媒特訓營》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