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范偉,在幾年前必定歸為笑星,從央視春晚經典小品不同角色的塑造到和趙本山合作的鄉村系列電視劇中彪悍、愣頭青卻又讓人愛恨交加的角色,都給范偉貼上了喜劇小品明星的標簽。
直到離開趙本山,獨自闖蕩影視劇市場,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并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喜劇角色之后,從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到如今《漫長的季節》“王響”,范偉又一次因為演技而出圈。也再次證明了一個喜劇演員的轉型成功之后,更加的難能可貴和極其不易,卻又給很多躺在舒適區里的演員做了很好的示范。
有人評價范偉是當今相聲演員中少數幾個演影視劇不露相聲痕跡的人。
從電影《芳香之旅》的老崔,《耳朵大有福》的王抗美,再到如今《不是問題的問題》丁務源,都是平凡小人物的喜中帶悲,悲中含喜的掙扎和無奈。
再從搭檔趙本山一眾的東北電視劇,以及后來的《老大的幸福》傅老大到《漫長的季節》里的王響,范偉一度不斷突破,幾乎很少演爛劇。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些角色有一些雷同,可是正如網上關于《漫長的季節》相關話題討論中的一個問題——如何橫向去看范偉在以東北為背景的劇集里的整體表演?
點贊最高的評論是:三分得意,三分驕傲,三分小算盤。欠欠的,油油膩膩的。
可是這種油膩卻絕不同于某些偶像劇演員的油膩,范偉塑造的角色表面上的油膩,并不能掩蓋內心里的真誠和通透。
而這種角色的突破卻更多的是從一個舒適區跳脫到另一個不勝寒的高處,但是卻勝過眾多被冠為老戲骨的“戲混子”。
與其說大多數演員有自己的舒適區,躺在自己的舒適區里不愿意醒來,其實說到底本質上還是因為沒有過硬的精湛演技讓他們逃離舒適區。
細數如今從小鮮肉小花到中生代明星,都想從偶像劇轉型到正劇,都想標榜通過自己的演技以及敢于扮丑來證明自己可以演好接地氣的正劇角色,可是強如趙麗穎,流量如楊冪,都沒能百分百做到的轉型,就更不用說在如今資本深入的流水線影視劇市場中,很多只能淪為粉絲的狂歡乃至異想天開,卻依然徘徊在偶像劇里打轉。
再來看范偉褪去喜劇角色之后演繹的相對“苦情”的角色。
網友評價,《漫長的季節》比《隱秘的角落》更悲劇,《隱秘的角落》的惡魔是險惡的人心,他們只限于一小部分人。《漫長的季節》的惡魔是病入膏肓的樺林市。這二十年來的樺林市,像是個沒有人能逃脫的夢魘。
王響他們的這二十年,是個人不幸和時代變遷交錯混融、沉浮與共的復調悲劇;這些悲劇的內核,共同構成了劇作的魂。
《漫長的季節》也用配角的人生,拍出了樺林市的恐怖。
所以,一部經典電視劇的成功,角色群像優秀,是優秀條件中的一環,但僅僅只有全員演技在線還是不夠的。
從范偉到秦昊,再到劇中所有的配角,其實都融入了那個時代的大背景中,然后用沒有被現代快節奏侵蝕的慢節奏,拯救了一部不可多得的電視劇的成功。
所以,如果這部劇因為節奏慢被罵,那么錯的不是劇,是我們被短視頻侵蝕的人格。
一旦被侵蝕,就只會喜歡范偉曾經的喜劇笑星人設,反而不會哭了。
而范偉的偉大就在于,他不僅能夠融入并演繹出笑中帶淚的角色,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塑造和演繹了一種哭比笑更好的“多重宇宙”——
他不是那個活在江湖傳言里的娛樂人,他身上也背負著普通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漫長的季節等待之后,你會發現,哭比笑好!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