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共工是炎帝的后代,人面蛇身,紅色頭發,不食五谷,專吃禽獸中貪惡頑愚者。
共工很聰明,有力氣,懂得農業生產方面的很多事情,他還擅長治水,他治水的辦法是壘石筑土,攔擋洪水,這種辦法雖然共工族的處所得到了保障,但是下游的人們卻吃盡了洪水的苦頭。
與共工同時,還有一個人,他叫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他很有智謀,善于利用鬼信迷信來管制部族成員,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他自比“天之子”,成為代天行事的統治者,就連共工這樣一個地方的霸主,也無權再直接領授天命,成了對顓頊俯首聽命的臣子。
本來在炎帝和黃帝阪泉大戰時,炎帝戰敗,共工一族隨同炎帝一起被發配到南方一個偏野的地方,他們時刻準備復仇,這時的共工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為了爭奪部族的領導權,顓頊與共工之間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斗爭。
共工族的兵士生活在水鄉澤國,極善水戰,而顓頊的京都帝丘卻是一個曠野千里的平原之地,并沒有大江大河可利用,到了平原之地,他們被晾在曠野上,不知道是攻東還是攻西,無所適從,成了任人宰殺的羔羊,又因為共工的部隊一路殺來,太過于招搖,顓頊早已得到了消息做了防備,事先設好包圍圈,張網以待,請君入甕。
經過一場惡戰,共工的兵士死傷無數,共工眼看勝利無望,只好收拾殘兵敗將,向西北方面逃去,而顓頊窮追不舍,不殺共工誓不罷休,共工跑了三天三夜,突然被一座大山攔住了去路,尤其讓他吃驚的是,面前的這座山是柱形的,扶搖直上,高插入云,他心中暗想:“這不是天柱山嗎?我怎么被困在了這里?難道是我違背了天意嗎?”,這時后面顓頊部隊的追兵已到,共工覺得自己這次失敗的這樣慘,感到羞愧,覺得無臉見人,他羞忿難忍,竟然一頭撞死在天柱山下。
傳說天柱山是西北方天空的頂天大柱,天柱山被共工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泥土石塊嘩啦啦地崩塌下來,頃刻之間,整個天空劇烈地搖晃起來,整個地面也劇烈地顛簸起來,天柱折斷了,系著大地的繩子也崩斷了,大地向東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傾倒,因為天空向西北傾倒,太陽、月亮、星星每日里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里去了。這天柱山原來是一座完整的山,可是被共工撞后,山體變得殘缺不全,從此人們將“天柱山”換作“不周山”。
這個傳說只是我們的祖先想要解答為什么太陽、月亮、星星都是東升西降,為什么大江大河都是從西向東奔流等許多問題,可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來解答這些問題,只能以豐富的想象編出像“共工怒觸不周山”那樣有趣的神話故事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