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劇,夠經典! 電影到今天還一直是大眾所關注的熱點,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音像可以保存并且無論在什么時候重溫,電影都能給人不同的感覺。而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個人認為它也十分符合這個理論。
首先是這個電影的主題,在不同的年級段看這部電影,都可以有很多的感受,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用糖果包圍的城堡,在里面你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巧克力,不同的味道,這個巧克力工廠就像是一個夢,一個在孩子心中最為美好的夢,一千塊的巧克力,融化在心中的美味,盡管無法理解電影里面所講述的故事,但是糖屋巧克力,確成為了幼年時最記憶深刻的東西。
幼兒喜歡夢幻,而青年則看見了自己,五個拿著金券的人,其實五人五色代表的都是青年人在面對自己的青年時擁有的狀態,善良,恃寵而驕,驕傲,饕餮,就像是人的七宗罪一樣,這些孩子代表的也是人的一種欲望,而如果這樣的欲望開始慢慢地放大,那么很有可能,他們就會因為自己的某一罪,失去重要的東西。就像是查理,他也有自己的欲,但是相比于其他的孩子,他確是那個最為平衡的人,正因為他的平衡,將自己的每一種情緒控制地很好,所以他可以得到最后的繼承權。
人生來帶著七宗罪,人的一生都一直在贖罪,而青年時期的人,則最容易被罪所吞噬,所以這部電影,對于青年人也同樣有著很大的關系。在最后說一說親情,在電影里,查理代表著幸福的家庭,而巧克力場主代表的則是不幸,因為家庭的不幸,所以廠主對于感情一直都處于不信任的狀態。
這同樣也是我們的生活狀態,就是因為于父母或者其他親人之間有隔閡,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并不信任感情,在《花樣年華》等電影中,我們也能看出那些對于社會具有迷茫狀態的人在生活中的封閉性。廠主也是這樣的人,可以說,《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這個電影里的所有人都不過是一個縮影罷了。
而在對于人物的塑造以及懲罰方式中,我可以看出一些《七宗罪》的感覺。在七宗罪里,兇手用對應七罪的人行進死刑審判,而《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則針對這一點設計了五個與罪孽有著深刻關系的人。貪吃,貪婪,高傲,暴力這些都是人之本欲,而這些孩子,就像是這些罪欲的化身,所以在這個夢幻的王國,他們必須要為自己的罪孽所負責。
其次《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在某些方面,有很像愛麗絲夢游仙境,在一個將罪與夢結合的電影中,我們能看到的,不止是糖果,還有那些人所需要的救贖以及被救贖,查理的貧窮在這場游戲中被打敗,而廠主對于家庭的冷漠,也最后被改變。
《查理》之所以能夠留名,一是因為其制作精良,其次就是因為它將童話與罪孽進行了完美的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