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褲辣”,“誰懂啊”,“鼠鼠我啊”,“精神內耗”,“Gap”……
如果你是5G沖浪選手,這些網絡熱詞想必你一定不陌生。
雖然新晉詞匯層出不窮,“精神內耗”這個詞卻依然穩定發揮,從去年到現在,如何治好“精神內耗”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聊天對話里頭,是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當我們過分在乎他人的評價,對此胡思亂想,郁郁寡歡;當我們猶豫不決,害怕把事情搞砸而不敢行動;當我們追求完美,卻只能厭惡著與完美相去甚遠的自己……
那些不斷地和自己拉扯,較勁的情緒,成了無數根名為焦慮的細線,將人縷縷纏繞,處處緊繃,消耗著我們的精神和能量。
而《莊子》卻提出了一種全新思路——
“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
人要像沒有繩子系著的小船一樣,才能自在遨游。
在現實中,如果一艘船沒有繩子的話,我們通常會慌亂不安。那么,《莊子》為什么反而要把系著的繩子解開?
試著把身上的細線解開,我們又會迎來什么樣的人生?
一起來聽聽意公子的講解吧
就像意公子說的,蘇東坡當年創作詩文的時候,一定不是為了某個宏大目標,不是為了一千年后被寫進語文課本,更不是為了讓人們看到自己寫的東西以后說:哇塞,這個人真牛。
而是因為創作是他的解藥,是他的自我療愈。
所以,他不給自己預設,也不給自己捆綁,就只是那么寫著、創作著。
所以呀,不要把一切想的那么嚴肅,不要一門心思追求極致。
試著給自己松松綁,試著“泛若不系之舟”,試著從心而行,試著輕裝上陣。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說:
“按照順序,一件一件地用心去處理好眼前發生的問題,這才是你該做的事。只要這么做,你心中的不安便不會再任意膨脹,只因你采取了具體的行動。”
解開意識層面的細線,解開系著小船的繩索;拋開所有的不安,無所顧忌地啟航就好啦。
祝你旅途愉快,祝你滿載而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