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年前 , 安徽當涂的長江岸邊,秋風蕭瑟、草木搖落,北宋著名詞人李之儀望著滔滔江水,久久佇立,他在這里寫下《卜算子.我住長江頭》的千古名篇,“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凄美的愛情故事即使跌落塵埃,但也成為感動古今的愛情守望,這首詞讓李之儀當之無愧地占據了中國文學史中的一席之地。然而又有誰知道這首傳頌千古的愛情名篇竟是一個淮安人寫的,就連淮安人也幾乎將他遺忘。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 士, 他的 祖父 是 滄州無棣人 ,由于 在山陽縣為官 ,父親李頎跟著做官的祖父來到了楚州山陽 (今淮安區)定居, 10 48年 , 李之儀在淮安區出生, 李 之儀十歲那年,考入了山陽學宮。
他在山陽學官遇到了一生的知己, “蘇門四學士”之一文學家 張耒。張耒小 李 之儀六歲, 他 隨父親遷居楚州 ,也來到 山陽學官 學習 , 他遇見了李之儀 。據張耒 回憶 : “某為兒童,從先人于山陽學宮,始見端叔為諸生。”
李之儀早年師從于范仲淹之子 范純仁 ,后來再拜蘇軾門下。李之儀二十歲結婚,她娶了第一位夫人胡淑修,二十二歲他又進士及第,這時的李之儀可謂春風得意。
胡淑修字文柔,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翰林院大學士, 她才高八斗,“ 上自六經司馬氏, 更及諸纂集,多所終識。于佛書則終一大藏。作小詩歌詞禪 頌,皆有師法”, 尤其精通數學。 北宋著名科學家、《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 遇到數學方面的疑問,常常也會請教胡夫人, 李之儀因為黨爭,受到陷害,蒙冤入獄,胡夫人千 里迢迢從淮安趕到京師(開封),靠著她的機智和膽略救出了李子儀,成為一時佳話。然而李之儀依然被貶太平州,胡夫人又陪伴李之儀來到了流放之地。
在太平州,胡淑修跟隨李之儀經歷了人生所有的苦難, 第一年喪女,第二年喪子,第三年胡淑修也病逝了,李之儀自己也被疾病纏身。這時的李之儀已到了絕望崩潰的邊緣。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歌伎出現了,她用一曲《履霜操》觸動了李之儀的心弦,“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聽讒言。孤恩別離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歿不同兮恩有偏,誰說顧兮知我冤”,聯想到自己一生的坎坷經歷,李之儀悲從心來,那一年李之儀60多歲,而她不到二十歲。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這位歌伎就是楊姝,她用她的柔情撫慰著李之儀,他們走到了一起,于是人世間就有了《卜算子.我住長江頭》這首千古名篇: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