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公的小女兒鄧榕曾經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你這輩子有這么多革命戰友,和誰關系最好呢?”
鄧公聽后笑著回答道:“周恩來、聶榮臻、李富春,我們不僅是同志、是戰友,更親如兄弟,勝過兄弟。”
要說起這三人和鄧公的淵源,那就要追溯到赴法的勤工儉學運動了。
“五四運動”后,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在青年中迅速傳播,許多有志青年都想救國救民,改造社會。
這四個人正是赴法學習的青年之一,他們在法國相識,本來很迷茫的鄧小平結識了周恩來,并且加入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
隨后,鄧小平的才華得到了展示,和周恩來成了親密的革命戰友。
至此,二人關系越來越好,他們同吃同住,一同鬧革命,在鄧小平眼里,周恩來是亦師亦友的革命兄弟。
那段日子雖然非常艱苦,但每每回憶起來,鄧公仍然會覺得那是他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時光之一。
正所謂“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年輕的鄧小平和周恩來在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聶榮臻和鄧小平也是在赴法留學中結識的,他們都是四川人,因此能聊的話題也不少。
在回國后,鄧小平和聶榮臻一同在紅一軍團工作,一個是宣傳部部長,一個是政委。
在這期間,鄧小平得了嚴重的傷寒,差點要了他的命,聶榮臻則是將部隊里僅剩的牛奶給他送來,幫助他挺過了這個難關。
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和聶榮臻住到了隔壁,二人干脆把墻上開了個門,兩家變成了一家。
聶榮臻致力于科研工作,并且在晚年對老戰友改革開放工作非常支持:“小平同志了不起啊,按照他的思想搞下去,我國會有大發展。”
李富春和鄧小平同樣相識于法國,二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鄧小平見證了李富春和蔡暢的婚禮,由于鄧小平年齡小,李富春和蔡大姐很喜歡叫他小弟弟。
回國后,李富春非常關注鄧小平,遵義會議時,二人同樣擁護毛主席的決策。
新中國成立后,李富春和鄧小平也經常走動,每次蔡大姐都會做飯招呼,二人在許多問題上觀點都十分一致,他們不僅是革命戰友,還情同兄弟。
為什么“革命友誼”堅不可摧,正是因為他們從那個黑暗的年代熬了過來,共同患難的感情無比堅固。
1975年李富春病逝后,鄧小平致了悼詞,還經常看望蔡暢,這更可以證明他們堅固的感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