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于2023年6月1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閉幕。冉起此次攜手海內外47家畫廊,七大特別項目和數位合作伙伴,展出350+位藝術家與1000+件藝術作品。
這是冉起藝博會在上海舉辦的第一屆,在它起源的英國卻已經有了24年的歷史。展覽會的英文原名叫做“affordable art fair”,直譯就是“買得起的藝術品博覽會”。海內外47家畫廊,展出350+位藝術家與1000+件藝術作品參展,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可以讓更多的年輕畫廊、年輕藝術家有機會在這樣的國際化平臺上露出為他們提供更多作品展示和對話的機會,并以藝術走進生活的場景(Collector’s Living Room)詮釋當代藝術發展的多樣可能性。
上海成熟的商業底蘊和優渥的生活美學,成為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進入市場的首選城市,一場聚焦海內外畫廊、呈現當代藝術作品,并且標價透明、價格從數千元到不高于十萬元的藝術博覽會,讓觀眾無負擔的從藝術愛好者轉變成藏家,徹底開創藝術市場和收藏的新思路。博覽會涵蓋繪畫、雕塑、攝影、裝置、新媒體等多種形式,每位觀眾可以在包羅萬象的媒材中,輕松、無負擔地挑選到心儀的藝術品。同時,所有展出藝術品皆由藝術家創作、標明版數、簽署或提供證書,為每位參展觀眾帶來價格透明,并且值得長期收藏的藝術作品。
當日新聞發布會和開幕儀式的蒞臨嘉賓包括:英國駐上海領事館莫娜女士、冉起當代創始人暨首席執行官冉維爾先生、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主任薛鋒先生、上海英國商會執行會長鄧斯圖先生、冉起當代中國區總經理楊婷婷女士、青年藝術家項目策展人尤洋先生等。為期四天的藝術收藏盛會,正式拉開帷幕。
由中國臺灣省百年家族霧峰林家建立的333畫廊發跡于臺中,已擁有臺中創始畫廊、臺北內湖、高雄鳳山與臺北微風南山。333畫廊主推的是臺南朱晨維、澳大利亞Nothan Paddison、日本上野裕二郎、泰國BENZILLA幾位藝術家的作品,為全球資深藏家、新進藏家、藝術愛好者,挖掘其當代藝術新星及其作品。
問象藝術空間(WeShine Art Space)2015年成立于南京,是一家具有國際審美和全球化視野的畫廊,致力于挖掘優秀藝術家,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問象”即為追求象之深意,探索藝術本體的意義和發展方向。問象藝術空間以優質的展覽聚焦具有潛力和個性的青年藝術家,為中國當代藝術領域注入充滿活力的新生代力量,將具有原創性、前瞻性的當代藝術作品進行宣傳和推廣,實現跨文化,跨領域的多元化交流。
藝術糧倉以更為精準和多元的面貌集結上海冉起當代,擴展更年輕的視角對當下中國文化藝術進行新思考。此次展覽圍繞“盾序”來表明當下藝術界的境遇。世界在有序和無序兩種力量的博弈中前行,而盾序,則是在無序的引領下,有序的收斂維持當下的一種姿態。
COSPACE致力于推廣和發現根植于東亞文化的當代藝術,數年來活躍于國內外各大藝術博覽會,意欲通過建立一個聯系藝術家、學者、藏家和公眾的平臺,呈現兼具文化底蘊和先鋒視角的當代藝術圖景。
高小云文化畫廊的作品依然搶眼,在藝術家高小云的創作中,江南水鄉可被視為一種文化符號,以江南意象為主題的一系列油畫創作,旨在呈現如何追求靜與動、主動性與被動性的介入作品語言于意象風景畫,他所描繪的情景未必與江南的風景逼真相似,但他用娓娓動人的方式所演繹的,卻是最真實的江南精神。
W06一仨藝術畫廊推出黃原的紙雕藝術、譚軒的版畫以及歪歪、WonZ的作品,每天人流不斷。扎根于傳統定位的三一畫廊以東方美學為原點,本次推出盧輝的《藤蔓系列》和《雪景系列》作品,枯藤和蔓葉交織錯落,安插在灰色斑駁滿含滄桑的老墻,令人感慨。黃賽峰《似是而非的空間系列》作品,畫面上呈現為層疊交錯、虛幻不實的空間表象。
燕譽堂力推的袁思文《繪書寫畫系列》,把記錄語言的符號與傳播思想的媒介,變成中國式涂鴉,模糊書法的邊界,成為一種既抽象又具象且意象的書法。這種書寫手法已然超越了語言文字,變成了一種視覺藝術。
來自香港的Kiyai力推朱慧敏的江南水鄉題材,水墨江南的作品,在朱慧敏的筆下煥發了新的生機,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畫廊主徐婭琪還推介了一位年輕新晉的18歲藝術家梁將,他最近的繪畫系列“SUNYATA 空”旨在揭示強烈的自我表現主義意識,同時通過色彩選擇和重復筆觸探索人性和周圍環境,從印象派藝術和城市夜景影響的新維度構建意識形態。
白洞畫廊帶來藝術家曹雅薇的白洞宇宙觀第二季——紫色星球,展出藝術家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創作成果, 圍繞八個系列,涵蓋雕塑與裝置、沉浸式 VR 數字世界等作品。
柒叁畫廊由年輕藝術團隊打造,本次推出楊超畫冊,楊超的的題材注重心理,表達一些心事或者說是內心世界的東西,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一幅畫面表達的心理世界是不一樣的。
藝博會現場還精心策劃豐富的藝術教育活動,藝術愛好者在藝術相關人士的分享和引領下,將這股熱愛轉化成有知識維度支持的收藏興趣,并且逐漸摸索出反映個人品位和思維的藝術收藏脈絡。
主題講座邀請藝術領域的領銜人士到現場交流,分享話題包括:社交媒體時代對藝術創作和收藏的影響、元宇宙對藝術的碰撞和作用、藝術如何進入生活空間、藝術跨界的可能性、青年藝術家和新生代藏家的品味,以及從第一件藝術收藏到建立脈絡等豐富的討論主題,探索藝術的不同面貌。(攝影:翁奇望、顧寶根、潘紅)
關于冉起當代
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是隸屬于Ramsay Fairs Group的全球品牌,1999年由冉維爾 (Will Ramsay) 于倫敦創辦至今,已經入駐全球11個城市,包括倫敦、布魯塞爾、紐約、斯德哥爾摩、阿姆斯特丹、漢堡、新加坡、香港、墨爾本、悉尼、上海。首屆上海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正是該品牌在全球版圖中拓展的第11個城市,每年總計舉辦14場展會。經歷24年的發展,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每年吸引近20萬名參觀者,累計啟發超過310萬名參觀者,其中40% 的參觀者購買收藏了人生的第一件藝術品,成為一位新手藏家。冉起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全球范圍售賣了超過50萬件藝術作品,總銷售額超過5億3千萬歐元,以其輕松有趣且易于理解的藝術欣賞方式,徹底改變了藝術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