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工作、無止境的學習、頻頻被患者誤解等都是當下醫生職業生涯中所面臨的難題。而比起這些,醫生最痛苦的時刻莫過于眼睜睜看著生命逝去卻無能為力。
面對生命逝去卻無能為力
我相信,只要是醫生,一定感受過為患者拯救生命、解除病痛的快樂,一定體會過患者認可、贊揚的激動;但同時也一定面對過生命逝去、無力回天的痛苦。有一名心內科醫生就分享了以下的親身經歷。
一次夜班,醫院接到了一個重癥心肌炎的患者,才15歲。由于病情特殊,這個小患者住進了心臟監護病房。心臟監護病房是不允許家屬陪護的,他很不習慣,他說想見見他爸,讓他告訴他媽媽他住院期間哪些衣服要洗,桌子上哪些東西別收拾。醫生細心記下他的要求并告訴他會替他轉達,還安慰他,在這里積極配合治療,好轉了就能搬出去。
可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患者入院不到5個小時就突發室顫。醫生當時含著眼淚給他胸外按壓了40分鐘,卻還是看著他瞳孔一點點散大,最后搶救無效死亡。
眼睜睜看著一個鮮活生命的離去,那是一種無以言表的心痛和無力,甚至于過后想起來,醫生還會暗自悔恨自己這雙手為什么救不回他。
那是一種普通人難以體會的痛苦
醫生肩負治療疾病,救死扶傷的責任,他們透支著身體健康,經常加班加點,甚至忙到忘記吃飯,默默地為患者付出,無非就是為了看到患者痊愈的時刻。在一個個痊愈的患者身上,醫生獲得了其他職業無與倫比的成就感。與之相反,作為一個醫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看著患者病情惡化,等待著生命逝去卻無能為力。
每一個鮮活生命的離去都是醫者的痛,這種痛苦,普通人難以體會。
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也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這對于一個醫生來說是非常痛苦的經歷。作為醫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來幫助患者,卻最終無法挽救他們的生命。看到病人那雙對生命眷戀和渴求而絕望的目光時,看到病人被疾病折磨時,看到一個個生命因疾病而走向死亡時,那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醫生甚至會開始質疑自己,愧對醫生的稱號,愧對病人,愧對生命。
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
沒有哪個醫生會眼睜睜看著病人離世而無動于衷,也沒有哪個醫生接受得了自己竭盡全力挽救的患者卻離去的挫敗感。
然而即便事與愿違,他們依然在這種失敗和痛苦中反思、學習,精進醫術。即便醫路漫漫,他們依舊抱著將一切都變得更好的信念,繼續努力尋找更好的治療技術,不僅參考以前的方法,還會注重研究新的醫療技術。縱使這個過程漫長而又不易,他們仍然會堅持不懈地努力。這是因為“病者以命相托,醫者唯有一心赴救。”
作為普通人,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醫生所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也是靈魂深處對患者的關心和愛。我們應該尊重并感激他們所做的付出,默默為他們加油和祈禱。
“講行業故事,說人生心得”,感謝閱讀《文公主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