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山的牽掛,秦嶺深處的鎮安,一個叫塔云山的風景,那幅三面臨淵的白墻金頂畫面,用飄逸中的險峻,成為心中珍藏的一個美麗。
“來安去安,小城鎮安”是進入鎮安稱謂,也是秦嶺最美是商洛的一個心靈放松感嘆。在鎮安縣西南三十多公里的柴坪鎮安坪村,有一座山峰討兒山,海拔1665.8米,昔日名士贊譽“金頂旋轉在九霄,腳踩飛云魂飄渺。果是人間一仙界,天宮勝景獨這好”,清代鎮安進士晏安瀾改名此山為“塔云山”。塔云山形似寶塔,直聳云端,素有“金頂刺青天,松海云霧間”之美譽。金頂觀音殿,建于塔云山萬仞絕頂之上,三面懸于萬丈深淵,被稱為“秦楚一柱,絕頂道觀”,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曾高度評價塔云山“秦嶺第一仙境,天下最險道觀”。
端午和家人自駕來到鎮安,入住金臺書院.蘭因酒店,這個依偎金臺山大的酒店,讓清晨有了漫步輕松登上金臺山,感受小城晨光的方便。
早餐后,駕車來到云臺山游客中心,改乘景區擺渡車來到景區登山口,一家人乘坐纜車,來到塔云山核心風景金頂,晨光里在南翅峰拴馬樁附近的觀景臺上眺望,塔云山金頂那依階而建的白墻道觀,三面臨淵,傲立山巔,散發臨淵不驚的灑脫與飄逸。塔云山金頂始建明萬歷年間(1582),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期間曾五次修葺初具規模,五個平米的金頂之上,道觀屹立近五百年,成為秦嶺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來到金頂下的觀松臺,一棵古老的白皮松從金頂下的懸崖上挺立蒼勁的身姿,像是護佑著歷經數百年風霜的道觀,被稱為護峰松,白色的樹干,繁茂的樹枝,高達的身姿,仰視里,這棵古老的白皮松成為一道美的風景。
金頂前往的南天門的棧道上,回望金頂,不同角度的眺望,眼簾里有不一樣的美。穿越太歲洞,益壽洞兩個滴水的隧道,登山后的大汗淋漓感受到夏日清涼。登上南天門的陡峭臺階上,俯瞰踩云橋(玻璃橋)、摩月樓、步云橋(鐵索橋),兩橋一塔的塔云山新風景,在群山疊嶂中,描繪鎮安新美。
南天門最高處的福壽亭,俯瞰金頂,上山的纜車在山谷穿行,想到在太歲洞附近見到了耄耋之年的老夫妻在孫女的陪伴下,乘坐纜車來到塔云山上,感受山巔上天倫之樂的陪伴幸福。心中感嘆,只有景區在發展中的設施完善,才讓老人有了的端午看山的美好體驗。
端午和家人登上塔云山,秦嶺最美道觀的游感有了不同感觸,也許這就是山的牽掛之美,不同時節,不同游人,不同風景,身心都有不同感慰。這個端午塔云山欣賞的塔云山觀與塔的飄逸與灑脫,心中是家人陪伴的幸福與歡樂。
圖文:辛秋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