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如果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不僅累計繳費年限(即工齡)長,而且其他繳費情況也很理想,如退休地養老金計發基數高,本人養老保險繳費水平也高,既多繳也長繳,那么養老金待遇水平一定高。但如果其他情況不同,則另當別論。
因為工齡是決定養老金待遇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所以不能簡單下結論,需要結合其他因素,綜合判定。
現階段,決定養老金待遇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參數:
1、和退休所在地社會平均工資對應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越是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越高,繳費水平越高,退休時養老金計發基數也越高。
反之,越是貧窮落后,經濟不發達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越低,社保繳費水平越低,養老金計發基數也越低。
同一地區同一年度退休的職工,養老金待遇計發基數相同。但不同地區養老金待遇計發基數相差懸殊,對基礎性養老金待遇水平有深刻影響。
基礎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養老金計劃基數×(1+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1%
2、累計繳費年限(即工齡)
累計繳費年限由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組成,并且和養老金水平正相關。在同一地區退休,其他繳費情況相似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基礎性養老金待遇水平越高。
3、歷年平均繳費水平(即繳費指數)
平均繳費指數是所有繳費月份的均值,也和養老金水平正相關。在同一地區退休,其他繳費情況相似的情況下,繳費指數越高,基礎性養老金待遇水平越高。
4、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金額
是所有繳費月份中劃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本息總額。實際繳費年限越長,繳費水平越高,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金額越高,養老金待遇水平也越高。
5、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退休年齡不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不同。計發月數是由國務院統一規定的,和退休年齡一一對應。
如.,50歲退休195, 55歲退休170 ,60歲退休139。
由于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本息總額÷養老金計發月數,所以退休年齡越大,養老金計發月數越小,養老金待遇水平越高。
6、視同繳費年限
只有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在國企機關事業單位或縣級以上大集體正式參加工作,有人事檔案材料佐證的人(即中人),才會擁有視同繳費年限,才能額外享受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全國不統一。一個地區一個公式,以當地政策為準。但共同的特點是,視同繳費年限越長,過渡性養老金待遇水平越高。
鑒于以上原因,如果只是累計繳費年限長,養老保險繳費水平低,那么養老金待遇水平有可能屬于中等甚至中等偏低水平。
如果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長,但.繳費水平屬于中等,那么養老金待遇水平有可能處于中高水平。
如果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屬于中等,繳費水平也是中等,那么養老金待遇水平有可能處于中等水平。
如果養老保險累計繳費短,繳費水平也低,那么養老金待遇水平處于低水平。
歸根結底,養老金計發原則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