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北京知青被公羊撞倒,她立刻爬起來,躲閃到一邊。可是,那頭羊又沖過來,再次把她撞倒。她異常憤怒,手握著镢頭,猛地砸向羊頭。不料,這一砸,卻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1968年底,譚雅北和一群同學背著大包小包,在大隊長的帶領下,開始了在忻縣槐莊大隊的知青生涯。
一天早晨,譚雅北和同伴們像往常一樣去,哼著歌,一路有說有笑的走在田間小路。突然,聽到“咩……”的聲音,緊接著,一群羊朝著人群,狂奔而來。
這時,遠處傳來一個粗狂的聲音,大喊:“快閃開……”所有人都慌亂了,四處逃散。
不料,譚雅北躲閃不及,被一只公羊迎面撞倒在地。她頂著痛立即爬了起來。剛準備伸手拍去身上的泥土,誰成想,本來已經跑開的了公羊,突然又調轉頭瘋了似地,朝她后背撞了過來,譚雅北毫無防備,再次被撞倒。
下一秒,譚雅北怒了,順手撿起地上的镢頭,起身就朝公羊的頭砸下去。
公羊冷不丁挨打,一下失去重心,四腳朝天地摔倒了,折騰好半天才站起身子,還發出一陣痛苦的悲鳴。
就在這時,趕羊的人跑了過來,看到暈倒的羊,心痛不已,指著譚雅北大罵:“你膽子也太大了,這可是公社的羊!”
譚雅北面對毫無道理的指責,氣不打一處來,她毫不客氣地說:“我砸它怎么了?它連撞我2次,還不許我給它教訓了?”
幾個女知青都不自覺緊張起來,因為這個趕羊的人是張二叔,他是個可憐又可恨之人。
張二叔原來在采石場,因為手臂斷了,成了殘疾人。村里考慮他的情況,就安排他放羊。可能是因為正式工作沒有了,張二叔變得性情暴躁,不好相處。
這天,他揚著手中的鞭子朝著羊群就是一頓猛抽,導致羊群受驚,在驅趕下迅速朝前方的譚雅北他們跑來。
張二叔自知理虧,不好再說什么,卻一直懷恨在心,逢人便說這件事情,還不忘添油加醋,說譚雅北這個女子不好惹,平白無故對一只羊下狠手。
張二叔還給譚雅北起了個綽號,叫“狠女子”。不知情的村民偏聽偏信,也跟著這么叫她。
譚雅北聽了,也不在意。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卻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譚雅北在鄉里辦起了識字班,教鄉里人識字。慢慢地,她的付出得到了認可,也沒再聽到人家喊她“狠女子”,而是親切地喊她“知青老師”。
1972年,譚雅北被通知自己被選中,可以去太原師范讀書。
聽到消息的譚雅北高興極了。第二天,就趕到公社報到。可到了后,卻被告知名額已經給了別人。
原來,公社主任來大隊走訪時,碰見了張二叔,隨口問了一下譚雅北平時的表現情況。
張二叔是個記恨之人,砸羊事件已經過去4年,可他仍耿耿于懷。這次讓他逮住機會,來了個公報私仇。
“這個女子心眼不好,羊不過擋了道,她就拿起鋤頭砸,把羊砸得頭破血流,下手比男人還狠。”
張二叔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譚雅北的命運,公社取消了她的報考資格,譚雅北瞬間感到無助和失望。
不久,其他的知青,陸續離開了槐莊大隊,紛紛被招工進城,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譚雅北因為砸羊事件,她只能繼續留在大隊。
譚雅北內心充滿委屈,但她仍然勤勤懇懇地勞動,兢兢業業地教村民文化知識。
轉眼8年時間過去了,1977年秋天,譚雅北終于等來機會,回到了北京。
臨別的時候,鄉親們都來送她,給她送上當地的雞蛋,紅棗和烤饃,她感動得淚如雨下,承諾一定會常回來的。
后來,每隔幾年,譚雅北就會回到槐莊大隊,給鄉親們帶些城里的稀罕物,鄉親們也喜歡感激譚雅北。
雖然張二叔的一句話,導致譚雅北失去讀書的機會,回城也晚了5年,但她并不記恨。
時隔多年后,當有人再提起,她說:“我早不記得這件事了,只記住了鄉親們的純樸善良,大家都對我很好。”
俗話說:饒恕別人,也是放過自己,心里裝滿怨恨只會負重前行,放下過去,無事一身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