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思忖之下,我決定把最近的一些經歷講出來,給各位家長作參考:
我有一位發小,如今也三十出頭了,可自從高中畢業以后就很少踏出家門,對著電腦一坐就是一天。最近突然接到了他的來電,他在那頭憋了好久,終于才緩緩開口:“你說,我還活著干嘛……”聲音聽得出來有幾分醉意。
我連忙打斷他這可怕的話,可他自顧自地繼續說道:“你說的我都懂,可你畢竟不是我……
我是真羨慕你啊!從小我媽就把你掛嘴邊,我每次考試,不管考了多少分,我媽第一句話總是‘你看看人隔壁XXX,多么優秀,你怎么就不行呢……’你說,我要像你一樣該多好啊!”
我瞬間聯想到兩年前去他家拜年的時候他母親對我說的話:“你從小就懂事,不像我們家這個……”只記得當時我正想反駁,就看見他默默地站了起來,回到了臥室里。
我如夢方醒,原來這么多年,他是這樣過來的……
他也有優點,他也曾有令我羨慕之處,可他如今怎么成了這個樣子?
其中的道理,我想不言自明。可憐他成為了打壓式教育的犧牲品了。
打壓式教育,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糟粕,是一些教育者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將孩子進行惡意比較,并不能起到激勵的效果,相反,還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
《中國青年報》就曾采訪過1863名家長,調查結果顯示,過半的受訪家長都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優秀,83.4%的受訪家長都曾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這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家長的每一次比較,都無異于對孩子施加的一次詛咒——名為“叛逆”“自卑”“嫉妒”“憎惡”的詛咒。
沒有人是為了與他人比較而生。就像世間沒有兩顆一模一樣的寶石,每個孩子也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光芒。他們需要的教育,是一雙見證他們成長的眼,是設身處地的鼓舞和感同身受的慰藉。
慶幸我國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便始終有著這樣一批人,他們不斷地在教育上下苦功,敢于破舊立新,不斷地啟發、引領著我國的教育事業。
他們不會拿孩子們作對比,制造焦慮。而是會親切地分享自己的經歷,哪怕不是什么光榮事跡,也要先讓孩子產生共鳴,感受到他們是站在同一邊的人:
洪子誠(北大中文系教授):
上初小的時候,我并不愛學習,經常逃學。雖然也翻了一點雜書,但語文課沒有留給我什么印象。用的是什么教材,有哪些課文,是哪位老師講課,現在一點都記不起來。……這樣,我上課常背不出書來,經常挨老師打掌心。期末考試,好幾門不及格……
——《語文課外的書》
他們從不高高在上的說教,反而是放低身段,以最謙卑的口吻,為孩子講述著最可貴的知識:
蔡元培(原北大校長,近代著名教育家)
我自十余歲起,就開始讀書。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中間除大病或其他特別原因外,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然而我沒有什么成就,這是讀書不得法的緣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寫出來,可以做前車之鑒……
——《我的讀書經驗》
他們善于先用幽默的表達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勾起孩子的興趣,再引發孩子的思考,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孩子真正去想了,教育的目的才算達到了: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語文這個工具我拿了幾十年了,這玩意兒可不是好耍的。這個詞跟那個詞湊到一塊,別人湊得對,你就湊得不對。……《紅樓夢》寫了那么多姑娘,個個都那么好看,你來試試。你看到一個姑娘,把她寫下來,寄給那個姑娘自己看看,她要不揍你才怪呢……
——《從記事練起,天天練,認真練》
以上這些文章,都被收錄在這套“大語文三書”中,它凝結了這批人近百年的心血。
這套書包含以下三本:
《孩子,為你自己讀書》
《孩子,作文其實很簡單》
《孩子,語文一點兒也不難》
是暢銷百萬冊的《愿你慢慢長大》的同系列新作,是中國文壇獻給每個家庭的學習、教育指南。
45位名家共著,近百篇教育名作
中國家庭必備的經典教養系列
緊貼“大語文”教育改革宗旨
自教育部頒布“大語文”教育改革政策,英數理化為王的時代就此翻篇,變成了以“語文”為核心,文史學為主線的教育模式。
表面上,是語文這一科目的重要性、考試難度有明顯增加,實際上,是想利用“大語文”來陶冶孩子的品性,幫孩子培養智慧、鍛煉思維。
正如書中潘新和教授所說:
語文教育的價值維度,即人的生命的同一維度,其終極意義都是指向言語表現與存在。
而“大語文”也并不是什么新鮮概念,而是對老一輩教育家先進教育理念的繼承和發揚。
說到這里不得不先介紹一下這套書的主要作者之一——葉圣陶。
“語文”概念的提出者、
“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師”
他是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曾擔任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要職,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另外,在他的教育下,他的三個子女在文學領域也都有著卓越的造詣。他的家庭教育模式也被朱自清等諸多名家推崇備至,被無數家庭奉為模范。
在書中,他對語文教育這樣總結道: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訓練語言(同時也訓練思想品德),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兒童時期打下的基礎極關重要。
可以說,在學習、教育上如果能夠認真聽取他的一些見解和指導,是可以讓許多孩子、家長都少走很多彎路的。
文壇、教育界45位大師權威共著
這套書的作者還有家喻戶曉的近代、現代巨擘,如:胡適、魯迅、朱自清、朱光潛、茅盾、梁實秋、豐子愷、季羨林、冰心、老舍、巴金……
更不乏當代名家大師、“茅盾文學獎”等權威獎項獲獎作家,如:余秋雨、周國平、肖復興、梁曉聲、史鐵生、韓少功、劉心武、劉亮程……
他們的文字里,不會制造焦慮,沒有所謂“速成”,拒絕假大空的“雞湯”理論,讓家庭教育回歸到真正的專業、正統、實用。
適讀年齡
這套書十分適合9-18歲的孩子,以及家長們閱讀,也就是孩子到了小學二三年級,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有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之后,一直到高中都很適合閱讀,當然這些經典篇章,一定是越早接觸越好的,孩子們可以從中領悟學習之道,父母們可以懂得教育之法。
特色溢彩 窮極匠心
三本書在裝幀設計上歷經打磨,十分出彩,封面全部采用專色印刷,鮮艷活潑、繽紛亮眼、整潔大方。
內文采用護眼、高質量的純質紙。
每本都搭配了不同的世界著名藝術家的經典繪畫作品,全彩印刷,精心排版、疏朗有序。
還有國家環保部門“綠色印刷產品”認證。
內容介紹
高效閱讀指南:《孩子,為你自己讀書》
正如余秋雨在書中的觀點:
閱讀的最大理想是為了擺脫平庸,青少年時期的正確引導必不可少。
這本書從“為什么要讀”“讀什么”到“怎么讀”,全面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建立閱讀習慣,提升孩子閱讀能力和水平,以名家之言解決孩子“讀書難”的千古難題。
內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循序漸進:
01
培養閱讀習慣——要為自己讀書
02
擊碎“讀書無用論”——掃除成長顧慮
03
杜絕無效閱讀——懂取舍、讀好書
04
提高閱讀效率——有重點、分主次
書中搭配的是加拿大著名畫家莫娣的藝術作品,其風格特點為:色彩絢麗、天真無邪,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溫暖。
作文提分:《孩子,作文其實很簡單》
肖復興在書中這樣告訴我們:
只要讓孩子玩中有心,作文真的很簡單。
從“為什么要寫”到“如何明確寫作態度”“如何積累素材”再到“傳授實用寫作技巧”,解決孩子寫作文抓耳撓腮、生搬硬套、不知所云的問題。
內容大致按照以下幾點對孩子進行引導:
01
激發寫作動力——作文是思考者的起點
02
讓作文打動人心——從生活汲取素材
03
讓孩子文采斐然——傳授實用寫作技巧
搭配了法國藝術家勞爾·杜飛的著名畫作,其風格特點為:鮮艷大膽、不拘一格,幫助孩子激發創作動力、獲取寫作靈感。
語文學習:《孩子,語文一點兒也不難》
葉圣陶首先在書中為我們樹立了學語文的正確方向:要做到學以致用。
先幫助孩子構筑“大語文”思維,再從字、詞、語法、古文全面打牢學習基礎,最后還附有大師親身求學經歷,將人文的陽光融入孩子血脈,讓孩子的大語文學習登高望遠、事半功倍。
這本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攻克難關:
01
培養大語文思維——把學習融入生活
02
打好基礎 事半功倍——字、詞、語法 全面提升
03
巧過古文大關—死記硬背不如融會貫通
并搭配了美國著名畫家摩西奶奶的藝術作品,摩西奶奶是全球自學成才、大器晚成的典型,其經歷、作品能鼓舞、激勵孩子的成長、進步。
最后的話
總有人說,陪孩子學習,是一天中最心累的時候。
你可能也在日復一日地對著孩子焦頭爛額、聲嘶力竭,亦或是垂頭喪氣、長吁短嘆……
那么你是否曾意識到,如果我們不主動改變教育方式,又怎能奢求孩子轉換學習態度?
家庭教育并非勢不兩立,親子互動本應其樂融融,畢竟我們并不要求孩子成龍成鳳,有的只是一個藏在“大語文”背后的小心愿——愿他們慢慢長大、不悔當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