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應該不是第一次說了,不過每每過一段時間又想再談一次。在論壇上這叫月經貼,在這里也可以叫月經文了,哈哈。
先說結論:參數是有用的,非常有用!除非是虛標,否則音響參數肯定是有其參考意義的。不要說參數無用,你認為參數沒有用,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參數的最起碼的意義。
再說另一個結論:參數是好聲的基礎,不是好聲本身。比較參數是有前提的,同時,例外也是常見的。隨便看個參數給結論是被PUA的表現。
真要看懂參數和聲音的關系,要理解透很難,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自己經常都需要學習。但簡單的比較參數然后下個“XXX吊打YYY”,實在不能再容易的事。而且還可以據此推斷什么“老燒都是要吃腦白金的”,也相當容易。但其實聲音不會說謊,老燒雖然也不一定懂,但憑耳機靠聲音,往往才是最正確的。
參數不僅不能隨便比較的另一方面是:音響參數很多其實是曲線的取點或描述,這也就意味著看起來同樣的參數,但實際曲線可能天差地別。這就是靜態參數與動態曲線的區別。
比如,音箱的頻響范圍就是頻響曲線的描述。因此,同樣標稱50-20000Hz的音箱,對應的情況可能如下:
一、兩對倒相式都標注的是消音室測試后+/-3db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兩對音箱在高頻延伸和低頻下潛方面高度接近,三頻都基本均衡,音色還原基本沒有問題。但如果你要憑空想象它們之間的聲音差不多那就是明顯的被誤導了。實際上,它們在某個頻率的響度最大可能相差6db,這個差別非常明顯了。因此很大的可能是兩只音箱的風格根本二回事,滿足+/-3db的曲線有千千萬,它們的聲音也有千千萬,好聽不好聽都是可能的;
二、一對倒相式音箱和一對封閉式音箱,都是50Hz-3db下潛,延伸都是50-20000Hz+/-3db,它們的高頻延伸基本上差不多。但低音嘛,是兩回事。倒相式音箱的低頻衰減是-24db/Oct,而封閉式是-12db/Oct。假設正常聲壓80db,那在25Hz的地方,倒相式音箱只有56db,已經很小聲了;但封閉式還有68db的響度,仍然是有相當響度的(大體跟人大聲唱歌的聲音差不多);
三、一對50-20000Hz+/-3db的倒相式與沒標+/-的倒相式,后面這個就只有天知道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兩對音箱的聲音是天差地別。哪怕是只標-3db不標+/-,差別都可能會非常之大。
因為音箱的測試需要標準的消音室,但一套消音室及系統太貴了,全球最好的Klippel測試系統大約要200萬RMB,加上消音室的成本,這就意味著只有極少的音箱廠才能用得起。因此,能公開消音室曲線的廠家,是很少的。而很多曲線,實話說,不咋的。
比如下面這張,最高點有95db,最低點在80db,+/-5db都沒做到。但如果是標50-20000Hz-3db,則一點問題都沒有。
再以功放為例,功放的功率有多種標準,不同標準的功率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額定功率RMS對應的失真是1%,音樂功率對應的失真是0.1%,而某些功放甚至標的是10%失真對應的功率,它們的差距是很大的;很多功放由于散熱不足(采用外殼散熱),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發熱量過大,功率就會嚴重下降,但廠家標短期工作的功率;另外,甲類功放的功率和甲乙類的功率,膽機的功率和石機的功率,都是完全不同的(具體可以見自己相關文章);還有就是不同負載下的功率是完全不同的,4歐時功率通常要比8歐時大接近一倍。因此,簡單比較不同功放功率的值然后得出結論,然后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錯的;
而功放的諧波失真這個參數,所有功放都是標稱一個靜態的值。但實際情況是,它是一組曲線,記住不是一條而是一組。測量都只是取某幾個功率,設定一個恒定的負載,然后測試全頻率的失真。如果把這個圖給出來,不加解釋幾乎沒人能看明白,那怕是專業人士。
而實際情況比測試的情況更復雜,首先音箱的阻抗不是一個恒定的電阻負載,而是一個阻抗隨頻率變化的電感負載,變化還非常的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十倍都正常。音樂信號也不是一個功率不變的正弦波,而是功率變化巨大的很復雜的信號。這也就意味著:哪怕兩臺功放的曲線完全一樣,其實際的表現也一定是有差異的。更何況是在只標靜態失真的情況下了。
看完這些,你還能比較個參數,就給出XXX吊打YYY的結論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