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加強和跨國企業經營的發展,全球化和在地化結合成為一種趨勢,在企業跨國經營過程中,企業的組織結構、技術方法、決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趨同,但員工的不同文化背景則使組織內文化沖突成為影響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什么是全球市場成功的最大障礙”為題的調查顯示文化差異被放在了首位。
文化沖擊不僅會直接影響員工之間的和諧關系,還會導致管理成本增加和組織協調難度加大,提高企業管理運行的成本,使組織運轉處于低效率狀態,很難以積極和高效的形勢迎接市場經營的挑戰。例如,一個跨國公司在不同國家開展業務時,可能會面臨到不同的文化差異,例如在不同國家的商業習俗、法律法規、溝通方式等方面。那要如何面對組織內的文化沖擊呢? 可以進行跨文化的培訓。
1
跨文化培訓的目的
跨文化培訓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文化決定制度的成本。當企業組織內部的文化融合得好且對主導文化認同度較高時,企業制度成本就低;當企業倡導的文化適應性差且對主導文化認同度較低時,企業制度成本則高。
對于企業組織來說,跨文化培訓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管理人員與員工加強對不同文化的辨別與適應能力,促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組織成員之間的溝通、理解,具體包括:避免駐外管理人員卷入或者制造文化沖突,使之能迅速適應當地環境;促進當地員工對國際企業經營理念以及經營方式的理解;維護內部良好、穩定的人際關系;實現內部信息順暢流動以及信息共享,使決策程序更加有效率;強化團隊協作精神和企業凝聚力。
一家跨國公司分別在美國和中國設有研發中心。該公司日益遭遇中國員工和美國員工之間的沖突。這兩部分員工有著明顯的文化差異:
第一,亞洲員工注重團隊和諧,重視上級權威,不愿公開指責;但歐美員工更自由易于表達觀點,更重視個人。
第二當亞洲員工按部就班完成工作時,西方員工傾向于提出新的觀點和想法。
這些文化差異在團隊交流中凸顯,并逐漸導致了沖突:
第一,亞洲員工認為歐美員工太散漫,缺乏效率;而歐美員工覺得亞洲員工太過保守。
第二,亞裔員工傾向于閉口不談問題,歐美員工則時時提出質疑。
兩部分員工之間缺乏交流,不斷產生誤解。這影響了團隊效率和合作積極性。
企業管理層看到這個問題,決定組織員工進行跨文化培訓,讓中國員工和歐美員工消除誤解,進入正常的工作流程。
2
發掘跨文化培訓需求
1)不帶成見地觀察和描述文化差異,理解差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進而在組織內部逐步建立共同的、統一的價值觀,確定人們的行為模式、交往準則。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有一個著名觀點:國際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個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樣性結合起來進行統一管理的問題
根據實踐領域的經驗,由于受到不同文化之間差異的影響,國際企業的管理策略和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始終面臨著很多文化困境的挑戰。譬如,提高工資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慣常手段,對于中國員工,當工資提升以后,員工很開心,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升,但當美方管理人員給墨西哥工人漲工資時,結果適得其反,墨西哥工人寧愿工資低而享受更多的閑暇時間。
所以在企業內部,需要根據不同的文化,選擇不同的方案,一刀切只會適得其反。
第二,選擇和培養適應多元文化環境的管理人員,使管理人員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具備較強的移情能力和應變能力,尊重、平等意識強,能夠容忍不同意見,善于同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
其中,語言培訓不僅僅要使學員掌握語言知識,還要組織各種社交活動,讓學員與來自東道國的留學生和工作人員有更多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幫助學員發現和學習文化差異,打破交往的語言障礙
文化敏感性培訓是一種改善人際關系和消除文化障礙的培訓方法,目的是幫助學員進行有效溝通,加強對不同文化環境的適應能力,特別是減少文化定勢與偏見,增加相互間的信任感。賽諾咨詢的跨文化解決方案,包括跨文化顧問、教練、引導師及培訓師有著跨文化類知識研究的沉淀、有最新的模型和行業工具認證,能幫助客戶團隊提升跨文化能力和跨國組織的跨地域協作效能。服務包括培訓課程、個人和組織的文化工作風格測試、跨國人才跨文化類輔導項目,企業多元及包容政策(D&I) 以及海外派遣 (跨文化調遷) 項目。
一家跨國企業發現,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員工存在溝通障礙和誤解。比如,歐洲員工傾向于直言不諱,而亞洲員工更注重克制和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為解決這一問題,公司開展了一場為期兩天的培訓。讓員工了解不同文化的工作方式和交流模式。闡釋文化背后的理念與價值偏好。教授跨文化交流技巧,如在溝通中避免絕對化觀點、主動詢問對方立場、解釋而非指責等。討論具體案例,分析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的誤解,介紹相應的處理方式。鼓勵員工養成文化開放與包容的心態,接納不同的溝通方式。
3
做好跨文化培訓
跨文化培訓的內容通常涵蓋了多個方面,旨在幫助員工理解和適應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并提供實用的工具和技巧來處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1)文化認知和意識:跨文化培訓的第一步是幫助員工認識不同文化的存在、特點和影響。對異文化的認識、對異文化的敏感性訓練。培訓可以涵蓋各種文化維度,如價值觀、信仰、禮節、溝通風格和決策方式等。員工可以學習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并理解這些差異對工作和業務的影響。避免因文化盲點而造成誤解和沖突。員工會學會尊重和接納文化差異。通過這個培訓,員工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例如溝通方式、工作作風、價值觀念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
2)跨文化溝通技巧:跨文化培訓應該關注有效的跨文化溝通,包括口頭和書面交流。培訓可以介紹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風格、語言障礙和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員工可以學習如何解讀和適應不同文化的溝通方式,避免誤解和沖突,并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3)跨文化團隊合作:在跨國企業中,團隊通常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組成。跨文化培訓應該關注如何促進團隊合作和協作。培訓可以涉及團隊動力學、沖突解決技巧、跨文化領導和協調不同工作風格等方面。員工可以學習如何在跨文化團隊中建立信任、理解和尊重,并達成共同的目標。
4)跨文化談判和決策:在跨國企業中,談判和決策往往涉及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跨文化培訓可以提供談判技巧和決策框架,幫助員工了解不同文化的談判風格、協商方式和決策過程。員工可以學習如何處理文化差異,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并做出明智的決策。
5)跨文化敏感性和適應能力:跨文化培訓應該培養員工的跨文化敏感性和適應能力。培訓可以涵蓋文化觀察和傾聽技巧,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觀點和做法。員工可以學習如何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文化背景,提高自己在跨國企業中的適應能力。
6)跨文化領導力:對于跨國企業的領導者來說,跨文化培訓還應該關注跨文化領導力的發展。培訓可以涵蓋文化智商、全球領導力素養、跨文化團隊管理和文化變革管理等方面。領導者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領導跨文化團隊,推動文化的融合和創新。
7) 模擬異國地區環境、培養傳播與適應能力。對于企業派遣員工出國工作或者與國外企業合作的情況,跨文化培訓能幫助員工了解國外工作環境的文化特征,更有效地完成任務。
4
在跨國企業中,文化差異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商業決策、組織文化和員工行為等方面。因此,跨國公司需要通過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以及建立跨文化溝通和合作的能力,來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并且實現跨國業務的成功。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阿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