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各地的高考分數陸續公布,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憂的人可能不單單只擔心分數不夠理想,也苦惱選什么學校和專業合適。畢竟選專業是件 “大事”,如果選不好,可能大學沒讀完,你所在學校的這個專業可能就被裁撤,不再繼續招生了。
就在今年4月,中國教育部發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共計925個本科專業被撤銷。
據統計,截至2021年的近五年里,共有2346個本科專業被撤銷,涉及627個院校。
7月17日,英國政府官網也發布了一個政策,將裁撤部分大學的“溢價”課程。英政府宣稱:“對于那些效果不佳、輟學率高、就業前景差的大學課程,將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與此同時,政府還宣布,本土學生的大學預科學費將下降三分之一。
到底中英裁撤大學專業的原因有何異同?哪些專業最容易被裁撤?一起了解詳細內容。
01
大學專業裁撤:中國vs英國
先來看看中國裁撤了哪些高校和專業。
1.裁撤原因:
中國
教育部在2022年度共計裁撤了925個本科專業。其中,撤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高校有27所,是2022年高校撤銷數量最多的專業。其次是公共事業管理和市場營銷,分別有23所和22所高校撤銷。
有高校教師在談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撤銷的原因時指出:“主要是這個專業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鮮明,主干課程核心競爭力不強……最后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獨特的專業技能,也缺乏明確的就業方向,連去哪個單位實習專業對口這樣的問題都很難回答”。
據媒體分析,高校對專業的撤銷一般是因為以下幾種情況:
· 就業率不高
· 師資水平有限
· 生源質量較低
· 教育部對專業審查未通過
英國
再來看看英國。
根據英國政府日前公布的計劃,英國學生辦公室(OfS)將被要求限制大學招收那些無法為畢業生帶來良好結果的專業的學生數量。
英國政府認為,英國雖然擁有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但仍有一些大學的課程讓學生負債累累,收入微薄,就業前景黯淡。
“對于那些效果不佳、輟學率高、就業前景差的大學課程,將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
英國政府試圖對教育體系進行改革確保社會更公平,同時也想讓納稅人的錢得到更好的利用。納稅人在高等教育上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如果畢業生收入低,納稅人還要承受數十億英鎊的學費無法收回所帶來的后果。
來自學生辦公室的數據顯示,近十分之三的英國大學畢業生在畢業15個月后沒有找到高技能工作也沒有繼續深造。
2.裁撤專業
對比完裁撤原因,再來比較一下裁撤專業。
中國:
在中國教育部近5年公布的被撤銷的專業中,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信息與計算科學等5個專業是撤銷數量最多的。
英國:
本次英國政府暫未公布具體要裁撤的專業,英國教育大臣吉莉安·基岡(Gillian Keegan)稱:“這些新措施將打擊那些繼續提供低質量課程的高等教育機構。”
據悉,學生辦公室目前已有權調查和限制那些提供低于最低成績門檻學位的大學,新規定將要求監管機構限制這些課程的學生人數。
目前英國大學有資格招收全日制學生攻讀學士學位的最低要求是:
80%的學生繼續學業;
75%的學生完成課程;
60%的學生在畢業后15個月內繼續深造、從事專業工作或取得其他積極成果。
英國大學協會表示,在經合組織國家中,英國大學生的畢業率最高,總體滿意度也很高。
英國大學協會的一位女發言人說:“但即便如此,在大學課程質量需要提高的極少數情況下,政府監管可成為保護學生利益的后盾。”
英國政府希望確保大學和學院提供與其整體水平匹配的高質量課程,并鼓勵年輕人選擇適合他們的道路。無論是獲得大學學位,取得更高的技術資格,還是當學徒。
簡而言之就是,政府不鼓勵每個人都去讀大學,而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如果讀大學讓你負債累累并且畢業后還收入微薄,不如獲得其他技術資格或成為學徒。
02
英國畢業生收入受哪些影響?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的數據,一般來說,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的收入都比非大學畢業生高。
然而,大學畢業生與非大學生的收入差正在逐年減少。
與中國類似,英國學生的性別、所學專業和所上大學以及來自不同背景都會影響畢業生的收入。
▲圖表顯示英國大學生所選專業如何影響終生收入
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的一項研究表明,平均而言,獲得創意藝術和語言學位的女大學生一生中所得的收入,與沒有上過大學的女性一生所得收入是一樣的。
學習法律、經濟或醫學的女性比沒有讀大學的女性一生多賺25萬英鎊。
學習創意藝術的男性終生平均收入低于沒有上過大學的男性,但醫學或經濟學專業男性的終生收入卻比沒有上過大學的男性多出50萬英鎊。
▲圖表顯示不同背景的畢業生之間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
英國薩頓信托基金會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上大學可以幫助家境較差的學生比他們的父母掙得更多。
同一項研究表明,有資格享受免費校餐的畢業生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其收入在人口中排名前20%,而私立學校的畢業生中,這一比例不到一半。
這可能是由于大學選擇和學科之外的各種原因。例如,來自富裕家庭的畢業生可能有更多獲得高薪工作的信息和渠道。
在權衡是否上大學時,經濟狀況是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但上大學能提供的其他東西也很重要,比如學習新技能、交新朋友以及適應新環境。
英國財政研究所還估計,五分之一的大學畢業生如果沒有上大學,他們的經濟狀況會更好。
03
大學預科課程降學費
英國政府在計劃打擊大學“溢價”專業的同時,針對本國公民,還將把本土學生讀大學預科課程的學費上限,從目前的9250英鎊降至5760英鎊。在2021/22學年,有29080名學生在學習預科課程。
預科一年的學習,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為某些需要特定知識和技能的學位課程做準備,例如醫學和獸醫科學。然而,研究表明,太多學生去讀了沒有必要的預科課程,比如商業。
學生辦公室還將優化學生評估每門大學課程質量的系統,包括評估畢業生的收入潛力,以便他們在選專業和選學校時能夠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英國政府打擊大學“溢價”專業的政策得到了首相里希·蘇納克的支持,他表示:“太多的年輕人被灌輸了一個虛假的夢想,用納稅人的錢上了一個質量很差的課程,而且最終也沒有得到一份體面工作。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正在采取行動打擊‘溢價’大學課程,同時加強提供技能培訓和學徒制。這將幫助更多年輕人選擇正確的道路,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發展我們的經濟。”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英國廣播公司和英國政府網站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 The End -
文 彭琳
內容合作或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editor@thechineseweekly.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