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無意中刷到張雪峰老師的視頻,被深深打動了。他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原來還可以這樣選專業,大部分人都是瞎子摸象!現在居然有人罵他,越有人罵他,我就越支持他,因為他觸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和蛋糕!
我站張老師,十幾年前我高考后,連什么是211、985都不知道。過了一本線,糊里糊涂選了一個離家近的本省大學,學了一個天坑專業——金融工程。我家農村的,祖上三代都是農民,沒有任何資源,畢業后有幸進了銀行。在業務上我能吃苦肯拼,但是資源上一籌莫展,每次有各類任務,我都很愁。
一起入行的同事,有的是銀行子弟,有的是部門子女,有的是辦企業的。他們確實很優秀,晉升的道路也比較開闊。業務能力再優秀,也彌補不了農村孩子沒有資源沒有見識的短板。所以,如果你家是官二代、富二代,可以不用聽張雪峰,按照自己心意或者聽父母安排。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沒資源沒背景,切記要聽他的勸。
他很現實,就告訴你,你要精神愉悅,還是要吃飽肚子。沒有背景的普通人,還是要冷靜理智地分析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啥。有背景的那就開心就好,就這么簡單。
對老百姓來說,讀書就是為了就業,有了好工作才有資格買車、買房、建立小家、培養下一代。有些燒錢的專業,的確不適合窮人家的孩子。我自己也只是經歷了一場大學生活而已。選了個燒錢的專業,說后悔吧,還是很懷念那段日子。說不后悔,也是騙人。如果重新選,我想選個普通的且學費少的即可。專業不對口不可怕,可怕的是拖累了家人最后還耽誤了自己。
網友張華說:作為一名新聞學專業的普通二本畢業生,很負責任地說,張老師說的是對的。我們一個班50人,目前從事新聞行業的還沒有五個,真的很難就業,而且待遇也很一般。雖然說的可能有點兒偏激,但是體現出張老師對普通家庭孩子的愛之深責之切,說明他真的是站在普通家庭的角度考慮。
不少新聞專業的網友來報道,畢業13年了,雖然沒能從事本專業,但是個人感覺工作還可以,誰也不能保證畢了業,一定能夠從事本專業。所以,重要的不是學不學新聞,而是畢業以后是否能夠迅速適應社會,抓住擇業機會。
想想現實中有多少人學的專業和就業是對口的呢?我覺得大學四年提高自己能力最重要,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讓自己變成金子就對了。
聲明:原創文章,請尊重原作者,勿抄襲到其它平臺。關注作者,天天收到直擊心靈的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